總會會長的教訓
第29章:不可對任何人心懷惡意


第29章

不可對任何人心懷惡意

讓我們跟隨救主的榜樣,寬恕冒犯我們的人,對他們仁慈。

斯密F.約瑟側寫

斯密F.約瑟的大半生一再目睹本敎會和敎友遭受嚴重的迫害。那些反對主的事工並反對祂敎會的人更一再侵擾他,使他遭受極大的苦難。儘管如此,他仍平靜地從事自己的事工,毫不畏懼,也鮮少回應他的敵人──他説這些敵人「不是我的」,而是「我所努力服事的那位的」。1

他的女兒伊琳諾伊蒂絲回憶起小時候,有一次「新聞媒體大力迫害我的父親,學校裡也有些人説一些對父親不利的話。有一天,我從學校回家時憤怒極了,等父親在傍晚一進門,我就對他説:『爸爸,你為什麼都不想想辦法?你什麼都沒做,那些小人卻在利用你,四出散發謊言,你卻什麼也不做!』父親看著她,笑著説:「孩子,不要生氣。他們一點都傷害不到我;他們只是在傷害他們自己。你難道不知道嗎,孩子,人在説謊的時候,傷害到的是自己,不是別人。」2

斯密會長一向志在以德報怨,且決心行善。他若知道自己冒犯了別人,除非撫平創傷,否則他就無法安心。他曾説:「我曾經做過什麼事,或説過什麼話傷害了你嗎?如果有的話,我要説,那不是故意的。我一生不曾有意傷其他人的心。……如果我曾經傷害過任何人,或冤枉過任何人,希望你們都讓我知道,我在哪裡傷害過你們,我會盡一切所能加以彌補。我的心中對我的弟兄沒有絲毫惡意,僅有愛心、慈悲和熱切行善的渴望。」3

斯密F.約瑟的敎訓

不可對任何人心懷惡意。

我們要吿誡、懇求在耶穌基督福音中的弟兄姊妹,不僅要藉著適當的生活方式來尊重自己,也要尊重你們的鄰人,對他們有愛心和慈悲之心。我們要吿誡你們,不僅要遵守神賜給人一切誡命中那條最大的誡命,也就是盡心、盡意、盡力地愛主──你的神,更要力勸你們遵行那第二重要的律法,要愛人如己〔馬太福音22:36-40〕;要以德報怨,不要因為你們被辱罵,或可能被辱罵,就辱罵他人。我們不必去拆毁他人的房子(以此比喻作為説明)。我們非常願意他們住在為自己所造的家裡,但我們要設法讓他們知道有更好的方式,……並為他們建造一個更好的家,然後懷著基督的精神,真正的基督敎精神,仁慈地邀請他們進入這個更好的居所。4

弟兄姊妹們,我們希望你們團結起來。我們希望並祈求你們在回到……你們的家裡時,在你們的心中,你們的靈魂深處,彼此寬恕,不再對其他人懷有惡意。我不管那人是否為耶穌基督末世聖徒敎會的敎友,是朋友或敵人,是好或壞。任何持有聖職且享有聖靈恩賜的人,若對同胞懷著嫉妒、敵意、報復或不寬容的心思,是一件極為有害的事。我們應該在心中説,讓神在你我之間審判,但至於我,我必寬恕。我要對你們説,那在靈魂中不願寬恕的末世聖徒要比那冒犯他們的人更有罪,更該受責罰。你們回家後,要除去心中的嫉妒與怨恨,除去那不願寬恕的感覺,並在你們的靈魂中培養出基督的精神;祂在十字架上時,仍呼求説:「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路加福音23:34〕。這就是末世聖徒應該有的精神。5

我若知道有任何人對我懷有不好的感覺,我極樂意到他那裡去,與他談談,查明自己在何處傷害了他,否則便無法安心。我若真的做了什麼事,傷害了我的弟兄,我必不會要求他妥協讓步以解決問題──我必自己負起全部責任,盡我一切所能地彌補他。我的使命不在於傷害人,不在於做錯事,而在於行善。6

把你們的觀點和視線從邪惡上轉移,改為注視他人的良善、注視純潔之事,並引導、鼓勵那些犯錯的人進入那條沒有錯誤、且不容誤解的道路。要尋找良善,若是沒有良善,要試著為他們建立起良善;試著增加他們的良善;要尋找良善;建立良善;支持良善;並盡你所能地,少講惡事。擴大惡事、發布惡事、藉著舌頭或筆來張揚惡事,不會有任何好處。這樣做不會獲得任何好處。比較好的是埋藏惡事、稱揚良善,鼓勵所有的人拋棄邪惡、學習行善;我們的使命在拯救世人,敎導並引領他們行走在正義的道路上;不要坐下來審判,論斷作惡的人,卻要成為人們的拯救者。7

我們需要慈悲;因此讓我們心懷慈悲。我們需要博愛;因此讓我們心懷博愛。我們需要寬恕;因此讓我們寬恕他人。我們若希望他人怎麼對待我們,就讓我們怎麼對待他人〔見馬太福音7:12〕。8

要慈悲地對待你的敵人。

讓主神慈悲地對待那些尋求傷害錫安偉業的人。神啊,憐憫那些走入歧途的、犯錯的、沒有智慧的人。將您的靈放入他們心中,使他們轉離錯誤的道路,轉離他們的愚蠢,帶領他們回到正義的道路,回到您的恩寵中。我為我的敵人──為那些造謠誹謗我,以各種惡行冤枉我的人祈求慈悲。我懇求神,我的天父,對他們慈悲,作為回應;因為做這事的人,並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只是受人誤導而已;那些睜著眼睛做這事的人,當然更需要神的慈悲、同情與憐憫。願神憐憫他們,願祂慈悲地對待他們。我不會為了得到世上的任何事物而去傷害他們一根頭髮。我不會在他們的成功之路上扔擲一塊石頭。不會;我懇求我的弟兄們,不要阻擋我們的敵人,那些自取滅亡而不悔改的人,那些睜著眼睛犯罪,知道自己正違反著神的律法,造謠誹謗主的僕人的人。要對他們慈悲。不要碰他們,因為那是他們所要的。不要管他們,讓他們去。9

我承認,我很難像愛我的朋友一樣地愛我的敵人──耶穌基督末世聖徒敎會的敵人。要做到這件事很難。我承認,我沒有完全做到;我很難做到;但有時候,當主的靈感動和軟化我的靈魂時,我就可以欣然地説:我將審判交到主的手裡。10

在基督的福音裡,你們都必須對全人類懷著博愛,並懷著對神的愛。你們必須愛你們的同胞,懷著寬恕的精神,並慈悲地對待你們的同胞,一如救主在十字架上祈禱:「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路加福音23:34〕所示範的那樣。我們也要這樣替我們的敵人著想,這樣為他們祈禱,使他們不致完全迷失,使耶穌福音的拯救恩典與大能能擴及於他們,使他們的心能受感動,使他們能悔改他們的罪,盡可能地彌補他們所做的錯事,開始服從,並藉著悔改,藉著一位持有權柄施行神聖敎儀的人,接受能讓罪得赦的洗禮,使他們從他們的罪中獲得潔淨。

我們愛全人類。我們沒有任何不利世人的事物,只要他們不管我們,我們也絕不會對抗他們。我們不會對他人所信奉的主義發起戰爭;我們不會對他們的敎會或宗敎信仰發起戰爭。這並不是我們的目的,也不是我們使命的任何部分;讓他們依照他們的願望,去選擇崇拜的方式、對象與處所。……我們的職責僅僅是向前邁進,盡我們的責任,藉著好榜樣並藉著敎訓來宣講福音,並讓我們的光照耀在他們的理解力上,使他們能見這光,如同神見這光一樣,並且在他們樂意時,接受這光,行走在這光中。11

主的事工有敵人,但神絕不會讓我們的努力挫敗。

主的事工有敵人,一如神的兒子也有敵人。有些人只會講末世聖徒的壞話。有些人……會在與此一末世事工有關的每一項美德、每一項良善之事上,閉上眼睛,對神的人民傾注虛謊與不實的潮水。12

「你們若屬世界,世界必愛屬自己的;只因你們不屬世界,乃是我從世界中揀選了你們,所以世界就恨你們。」(約翰福音15:19)耶穌的門徒就是祂的選民,因為祂揀選了他們,世界就恨他們。……受世人輕視是選民所繼承的一項遺產。但是我們就應該去主動招來世人的輕視嗎?絕不是。相反地,我們不應沮喪,因為這些都是不請自來的。13

我不相信有人在蒙得啟示引導或被主承認為祂的人民之後,不會被邪惡腐敗的人所恨惡迫害。14

從斯密約瑟先知第一次宣布他見到異象至今,那與一切正義為敵的人,與真理、美德、榮譽、正直與純潔生活為敵的人,與惟一真神為敵的人,與來自神的直接啟示和上天賜給人的靈感為敵的人,一直都在列陣反對此一事工。15

我個人沒有任何敵人。我的敵人不是我的,而是我盡力服事的那位的敵人。魔鬼並不十分在乎我。我是無足輕重的。他恨惡的是聖職,是同神子序位的聖職。16

事實上,福音引導我們逆著世界的潮流行走。我們在許多方面、在許多地方都妨礙俗世的事務,攪擾生活的潮流。那些生活安逸的人不喜歡被攪擾。這觸怒了他們。……聖徒若跟從那些要我們恆常與世界和諧之人的話語及忠吿,絕不會獲得平安。我們有獨特的使命要執行。為了使我們在執行時能與神的目的一致,我們就會違反世人的方式。我們天生就不受歡迎,世界也輕視著我們。17

不要懼怕;不要放鬆你們為真理所作的努力;要過著聖徒應有的生活。你們是在正確的道路上,主必不會讓你們的努力挫敗。本敎會不會因為外界的反對與迫害而陷入險境。反而,更可怕的是發自內心的漫不經心、罪惡與漠不關心,更危險的是個人未依義而行,生活不符合我們的主和救主耶穌基督所啟示的敎義。我們若依義而行,一切都必很好,我們的父神必支持我們,每一項反對都只會使真理的知識更廣為傳揚。18

讓我們將敵人交到神的手中。

經上記著説,絆倒人的事是免不了的,但那絆倒人的有禍了〔見馬太福音18:7〕,我也相信如此;他們與我們一樣,都是在主的手中。我們不咒罵也不譴責他們。我們樂意將他們交到全能者的手中,照著祂認為好的方式來對待他們。我們的責任是在世上做正義的工作,努力讓人認識神的旨意和神的方式,並認識那不僅為了生者的救恩,亦為了死者的救贖與救恩,而經由約瑟先知所啟示的偉大榮耀真理。19

神必在祂自己的時間,依照祂自己的方式,來處理〔我們的敵人〕,我們只需盡我們的責任,守住自己的信心,在世界上行正義,並將結果交在祂的手中;因為祂統治萬事,必使那愛祂並遵守祂誡命的人得益處。20

我們心中對任何人都沒有惡感。我們寬恕侵犯我們的人。我們心中對那些講我們壞話,在世人面前中傷我們的人,絲毫不懷敵意。我們要説,讓神在他們與我們之間審判;讓祂按照他們的行為賜給他們酬賞〔見敎約64:11〕。我們必不會舉手反對他們;只要他們悔改他們的罪,在生活中歸向主,我們就向他們伸出友誼的手,與他們交誼。無論他們過去懷著多少敵意,或行為多麼愚蠢,只要他們悔改,我們就必張開雙臂接納他們,並且盡我們一切所能,協助他們拯救自己。21

研讀建議

  • 你寬恕了冒犯你的人後,有何感覺?你認為,為何無法寬恕他人的末世聖徒要比冒犯他們的人更有罪?(亦見敎約64:9-11

  • 若知道有人對我們懷有不好的感覺,我們應該怎麼做?

  • 「稱揚」他人的良善,會如何使我們更有能力履行「拯救世人」的使命?

  • 為什麼我們也要對敵人懷著憐憫和愛心?我們可以在祈禱中為我們的敵人祈求些什麼?

  • 為什麼聖徒往往會受到「世人輕視」?我們對這樣的輕視應該作何反應?這敎會為什麼「不會因為外界的反對與迫害而陷入險境」?

  • 有人傷害我們時,為什麼應該樂意將他們的懲罰交到「全能者的手中」?

  • 救主如何對待祂的敵人?(見路加福音23:34)。我們要如何跟隨祂的榜樣,對我們的敵人伸出「友誼的手,與他們交誼」?

  1. Gospel Doctrine, 5th ed. (1939), 271.

  2. Quoted in Norman S. Bosworth, “Remembering Joseph F. Smith,” Ensign, June 1983, 22.

  3. Deseret News: Semi-Weekly, 31 Mar. 1896, 9.

  4. Gospel Doctrine, 256.

  5. Gospel Doctrine, 255–56.

  6. Deseret News: Semi-Weekly, 31 Mar. 1896, 9.

  7. Gospel Doctrine, 254.

  8. Gospel Doctrine, 339.

  9. Gospel Doctrine, 339.

  10. In James R. Clark, comp., Messages of the First Presidency of The Church of Jesus Christ of Latter-day Saints, 6 vols. (1965–75), 5:97.

  11. “Testimony,” Improvement Era, Aug. 1906, 808–9.

  12. Gospel Doctrine, 337.

  13. Gospel Doctrine, 340.

  14. Gospel Doctrine, 46.

  15. Gospel Doctrine, 371.

  16. Gospel Doctrine, 271.

  17. Gospel Doctrine, 118–19.

  18. Gospel Doctrine, 413–14.

  19. Gospel Doctrine, 338.

  20. Gospel Doctrine, 338–39.

  21. Gospel Doctrine, 2.

Image
Jesus Christ on the cross

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受苦時,仍不懷恨那些迫害祂的人,卻祈求説:「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嘵得。」〔路加福音2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