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懷著仁愛施助
2023年7月


「懷著仁愛施助」,2023年7月,利阿賀拿

施助原則

懷著仁愛施助

我們可以用自然的方式表達愛,藉此帶來深遠的影響。

Image
placeholder altText

多加如何幫助貧困者Classic Bible Art Collection∕GoodSalt.com授權許可

仁愛的榜樣

大比大(又名多加)是耶穌基督的門徒,住在約帕。人們都知道她是位「廣行善事,多施賙濟」的婦人(使徒行傳9:36)。大家都喜愛她,因為她為了愛他人而付出良多。就像救主一樣,她終生無私地為人服務。她擁有一些能發揮影響力的技能和才能。

其中一項技能是製作裡衣和外衣,而至少有一些送給了有需要的寡婦。對那些收到她禮物的人而言,她是神派來的使者。當彼得在她死後來看她時,「眾寡婦都站在彼得旁邊哭,拿多加與她們同在時所做的裏衣外衣給他看」(使徒行傳9:39)。彼得很感動,就讓她從死裡復生,這使許多人相信救主(使徒行傳9:40-42)。

懷著仁愛施助

仁愛是耶穌對我們的愛,也是祂期望我們對彼此懷有的愛。仁愛就是要愛人如己(見馬太福音22:37-39),用我們自己所期望的憐憫、耐心和慈悲去對待他們(見馬太福音7:12)。仁愛就是要運用我們所獲得的恩賜和才能來為他們服務,就像大比大一樣。

我們可以用自然的方式來表達我們的愛,即使我們所做的事很簡單,也能帶來深遠的影響。如果你有縫紉方面的才能,可以用這種方式來施助,但或許你更擅長操作割草機而不是縫紉機。又或許你的恩賜是知道如何真正地傾聽,並當個真正的朋友陪伴對方。

培養仁愛

我們要如何培養仁愛這項基督般的品格?

  • 仁愛是天父賜給耶穌基督所有真正信徒的一項恩賜。「要全心全力向父祈求,好使你們滿懷……這種愛」(摩羅乃書7:48)。

  • 摩羅乃教導何謂仁愛:「仁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不嫉妒,不張狂,不求自己的益處,不易被激怒,不動惡念,不在罪惡中快樂,只在真理中快樂,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摩羅乃書7:45)。這些特質不僅會在你滿懷愛心時展現出來;我們在培養這些特質時,也會一併增加我們去愛人的能力。

  • 同情心由同理心而生。1當我們努力去了解他人時,就會讓仁愛有更多成長的機會。練習用有助益、有愛心的方式提出問題,然後用耐心和諒解去傾聽。

  • 練習仁愛。將你的時間和其他資源,包括你的寬恕,給予那些有需要的人。多馬·孟蓀會長(1927-2018)教導:「寬恕與愛心是攜手並進的。……指責會讓傷口無法癒合;只有寬恕能撫平傷害。」2

註:

  1. 見「懷著憐憫之心施助」,2023年6月,利阿賀拿,第20-21頁。

  2. 多馬·孟蓀,「愛就是福音的精髓」,2014年5月,利阿賀拿,第9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