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
在婚姻中建立穩固根基的3個看法
2021年8月


僅提供電子版:年輕成人園地

在婚姻中建立穩固根基的3個看法

作者現居美國猶他州。

婚姻中的各樣挑戰,可以淬鍊我們的關係。

圖像
年輕夫妻走在四周滿是積雪的路上

婚姻並非一直都很容易。

但許多人打從心底覺得婚姻應該很容易。

原因不難了解。各式各樣的流行書籍和電影教導我們,人生真正的挑戰是尋找和追求真愛——只要結了婚,就會永遠幸福快樂。而已婚朋友精心張貼的社群媒體貼文,似乎更強化了這種不正確的信念!

所以,當我們的婚姻和所期待的樣子出現落差時,該怎麼做?

作為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的成員,我們蒙福知道塵世生命本就伴隨考驗。只要我們把婚姻視為成長的機會,仰賴耶穌基督,並讓祂淬鍊我們,就能在婚姻中獲得極大的幸福。

如果你很難將婚姻中的挑戰視為祝福,請思考以下的看法。

1.未實現的期許是增進合一的機會。

許多人對婚姻懷著很高的期待——期待能自我實現,或期待一些單身時所沒有的奇蹟和幸福。但是我們若不小心,就會開始期待自己心目中認可的婚姻,而不去了解何為主所定義的婚姻。

十二使徒定額組大衛·貝納長老說:「婚姻是一種神聖的體制,其基礎在永恆的聖約、職責和終生奉獻,這與現代世俗的婚姻觀有著天壤之別。世俗的婚姻觀完全不會想到,要失喪生命來為家人服務,也不會想到要為配偶和子女犧牲自己。」1

幸運的是,婚姻可以是一項正在進展的工作!與其盼望婚姻會自動帶來幸福,何不將婚姻視為一個彼此犧牲、彼此服務的機會,能讓兩個有缺點的人變得更加謙卑、能有所成長,也能變得更像基督呢?

想到要放下期待,不再認為婚姻就應該是永恆的幸福,可能會令人害怕。但我們若像貝納長老說的那樣,以彼此承諾、互相犧牲,來取代那樣的期待,我們的生活會與基督更和諧一致。這樣做的美妙之處在於,主會鞏固我們的婚姻,幫助我們獲得一心嚮往的幸福!

2.意見不同能讓關係更緊密。

兩個人一起生活時,往往會有不同的意見:

要住哪裡?如何運用金錢?要花多少時間和姻親來往?多久清潔一次房子?

對這類事情的歧見未必就不好,事實上,學習用仁慈和體諒來表達不同意,是培養謙卑和同理心的絕佳方法。當你努力去了解配偶的觀點時,一旦你真正比較了解對方,你的愛也會隨之加深。

總會慈助會會長琴恩·賓翰會長教導我們要如何做到這一點,她說:「我們有幸蒙召來從事神聖的事工,合一是這事工所不可或缺的,但也不會憑空發生。這需要花時間努力真正地一同商議——彼此聆聽,了解別人的觀點,還要分享經驗——然而這過程會導引出更多受靈啟發的決定。」2

往往在意見不合的時候,只要想想那個較大的目標,不要緊盯著特定的歧見不放,就能避免衝突。這適用於婚姻中的大小事。

例如,也許你的配偶將碗盤放入洗碗機的方式會讓你惱怒:那裡應該放杯子,而不是碗!

更大的目標是什麼?是有乾淨碗盤。你用的個人方式是否能將碗盤放入洗碗機?太好了!這樣就沒有問題,也沒有理由發生衝突了。

再來看看一個更重要的婚姻議題——養育子女。你們或許一個認為要有紀律,也要有系統、有組織,而另一個則認為應該要有彈性和寬容的空間。這兩項意見怎麼可能並存呢?只要專注在更大的目標上。

這個更大的共同目標就是要養育出快樂、負責,並在耶穌基督的福音中深受薰陶的孩子,如此,你們就已經在最重要的事情上達成共識了!

要學習如何一起合作,達成目標,並享受這過程。只要善加利用你們雙方之間的差異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你們的孩子(他們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就會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和你們雙方進行有意義的互動。

兩顆腦袋,兩種世界觀,兩種不同的意見,總好過只有一種!

總會會長團第二諮理亨利·艾寧會長美好地教導我們,人際之間的差異如何讓我們在婚姻中互補:

「我因為愛她〔我的妻子〕,和她一起生活,而成為更好的人。在所有我能想像到的事情上,我們都是互補的,隨著我們越來越合一,她在滋養他人這方面的能力,漸漸也在我身上出現。而隨著我們在婚姻中越來越合一,我在策畫、指導和領導家庭方面的能力,也漸漸在她身上出現。我如今明白,我們年復一年的,慢慢地彼此提升和塑造,漸漸地合而為一了。我們學習彼此的優點,這絲毫沒有減損我們個人的恩賜。

「我們彼此間的差異相輔相成,彷彿它們原本就是被設計來建立一個更好的整體。我們的差異不但沒有造成分歧,反而使我們更加合一。」3

3.我們要為自己的幸福負責。

我們往往會期望配偶能讓我們感到有自信、被愛,和有安全感,但我們甚至不知道該如何為自己做到這些事!期望配偶能滿足所有這類需求,可能會導致對婚姻感到失望和怨恨。

要為自己的幸福負責。十二使徒定額組迪特·鄔希鐸長老有次分享:

「年紀越大,越是回顧過往,就越會發現外在的境況其實和我們快樂與否關係不大,也不能決定我們是否快樂。

「……我們決定自己是否快樂。」4

要了解自己需要些什麼來管理自己的情緒健康,你的配偶無法為你管理你的情緒;——他們在你身旁,要管理的是他們自己的情緒。

關於婚姻,最能使人自由的真理之一,就是知道我們的情緒無須受到配偶的言行左右。換句話說,我們可以採取行動而不受支配(見尼腓二書2:26教義和聖約58:27-28)。我們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想法,因此也可以掌握自己在婚姻中的感覺。

當我的丈夫沒有把垃圾拿去倒時,我可以選擇相信那是因為他不重視我,畢竟,他知道我不喜歡廚房裡的垃圾太滿。

但是這個想法的結果是什麼呢?就是我會很難受,甚至可能會覺得自己跟他疏遠了。如果我把想法轉換成,他只是忘了倒垃圾,會怎麼樣?或者,更好的是,如果我選擇相信,他沒倒垃圾這件事,與他對我的重視程度完全無關呢?比較可能的是,他沒有很在意垃圾這件事,這就是他忘了去倒垃圾的原因。如果這件事會困擾我,那最好就由我負責這份工作!

改變你的想法來改變你的婚姻經驗可能並不容易,但是絕對值得。這當然也會比嘗試改變配偶的行為更容易!

婚姻是一段成長的歷程。

婚姻總會有些起伏,但只要記住,婚姻是一個成長的機會,那麼這些起伏就能成為令人喜樂的冒險之旅了。今生是準備變得更像天上父母的時刻,婚姻能幫助我們做到這一點!

羅素·納爾遜會長教導:「即使努力達到完全,目前看來似乎很難且無盡期,我們也無須氣餒。完全終歸會來臨,唯有在復活之後,也唯有靠主才能達到完全。」5

我多麼感激耶穌基督贖罪的力量,使我的婚姻能隨著時間而進步,變得更快樂。我永遠感謝有一位救主;儘管我和丈夫仍有弱點,需要一起努力克服,祂還是能幫助我們變得更像祂,也能讓我們的婚姻,成為真正能稱為「高榮」的樣子。

註:

  1. David A. Bednar, “The Divine Pattern of Eternal Marriage,” Ensign, Sept. 2020, 37.

  2. 琴恩·賓翰,「團結合一完成神的事工」,2020年5月,利阿賀拿,第62頁。

  3. 亨利·艾寧,「婚姻的『文藝復興』:合一」(艾寧會長的講辭,發表於2014年11月18日羅馬梵蒂岡,國際宗教研討會:男人與女人的互補),ChurchofJesusChrist.org。

  4. 迪特·鄔希鐸,「遺憾與決心」,2012年11月,利阿賀拿,第23頁。

  5. 羅素·納爾遜,「完全終歸會來臨」,1996年1月,聖徒之聲,第9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