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親近基督

透過聖殿與基督更加接近

聖殿以救主為中心

聖殿裡的一切都將我們指向耶穌基督。我們參與聖殿教儀時,就能確定祂一直在顧念我們。祂參與著我們的生活,並且致力於我們的永恆幸福。只要我們在每天的生活中努力跟從祂,就能感受到祂的存在。當我們更加與救主接近時,就會更加認識祂,祂的一生為我們所有人提供了正義和幸福的完美模式。

經文中提到救主時,使用了許多名稱和頭銜。這些稱呼幫助我們了解祂的神性、品格、使命,以及祂對全人類的愛,我們也可以開始看到聖殿與救主希望祝福我們個人和家庭這件事的關係。


和平的君(以賽亞書9:6)

也許在所有的事情當中,我們最渴望的就是感受到平安。平安來自於記住我們是慈愛天父的兒女,祂的兒子耶穌基督是我們個人的救主,以及祂隨時都會支持我們——尤其是困難的時候。平安提醒著我們,即使要忍受痛苦、焦慮和悲痛,我們最終「到末日,……必被高舉」(教約17:8)。我們一旦獲得這項保證,就可以重新恢復力氣和決心來面對挑戰。

羅素·納爾遜會長經歷過一個差一點以悲劇收場的事件,這事件說明了透過聖殿可以得到持久的平安。他乘坐的螺旋槳飛機由於有個引擎著火而失去動力,飛機開始盤旋下降,看來必死無疑。奇蹟的是,火勢滅了,飛行員重新掌控了飛機,最後將飛機安全地降落在田野上。納爾遜長老說:

「在那整個劫難過程中,雖然我『知道』死之將至,我第一個感覺卻是不怕死。我記得我有一種回家見那些我為他們做聖殿事工的祖先的感覺。我由衷感激內人和我,以及在聖約中出生、成長的兒女,已永遠印證在一起了。我了解到,聖殿婚姻是我最重要的成就,世人加諸我身上的榮耀都遠不及在主屋宇中印證後所得到的內心平安」(「死亡之門」,羅素·納爾遜,1992年4月總會大會)。

納爾遜會長所體驗到的平安,來自於他在聖殿裡得到的應許。當我們在聖殿裡與耶穌基督訂立聖約,然後按照我們所承諾的過生活,就會獲得同樣的平安,這種平安讓我們能夠憑著信心而非恐懼來面對艱困的處境。救主被釘十字架之前賜給使徒們的應許,也同樣適用於今日的我們:「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裏面有平安。 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翰福音16:33)。

多馬·孟蓀會長見證,救主所應許的平安就體現在聖殿裡。他教導:「我們去聖殿時,會得到某種程度的靈性力量和平安的感覺,遠超過其他任何能駐進人們內心的感覺。我們能夠體會到救主說以下這段話的真正含意:『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你們心裏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聖殿的祝福,多馬·孟蓀,2015年4月總會大會)。


聖者(以賽亞書48:17)

在每一座聖殿的入口,我們都會看見這句話:「主的殿——歸主為聖」。在古代,這個字指的是專門為神聖目的留下的東西,換句話說,聖(潔)是指保留下來獻給神的東西。當天父指派耶穌基督擔任全人類的救主時,祂帶著一個獨特的目的來到世上。祂所說、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為了服從祂在天上的父。祂親口說祂服從了「父從開始時對萬事的旨意」(尼腓三書11:11)。祂的一生對於如何對待他人、如何面對逆境、如何寬恕、如何提振並支持有需要的人,皆樹立了完美的典範。救主獻出祂的時間、精力和生活來服從且榮耀祂在天上的父。在某種意義上來說,祂是聖潔的。

古時候,神指示以色列人建造會幕,「使我可以住在他們中間」(出埃及記25:8)。人民獻出可取得的上好材料來建造會幕,在奉獻會幕之前,以色列人必須將會幕內要使用的材料分別成聖(或聖化)。更重要的是,為了讓自己在神的眼中是聖潔的,人民本身也要經過特定的儀式來潔淨和準備自己。

今日,我們也要藉由參與洗禮教儀、接受聖靈的恩賜和領受聖餐,來準備進入聖殿。透過救主的贖罪和悔改的恩賜,這些教儀幫助我們將不聖潔的行為思想變得潔淨,讓我們有自信知道自己可以配稱得到祂的認可。我們在聖殿裡所立的聖約和接受的教儀,幫助我們變得更為聖潔——簡言之,就是變得更像祂。在聖殿裡,我們學習如何「脫離自然人,藉著主基督的贖罪而成為聖徒」(摩賽亞書3:19)。只要我們回到聖殿繼續向耶穌基督學習,我們對祂的認識和服從祂誡命的能力都會加深。最後,我們會開始「在容貌上……蒙得……祂的形像」(阿爾瑪書5:14)。


神與人之間的中保(提摩太前書2:5)

我們在天上的父是完美的。祂的存在被定義為永生——一男一女結婚所開始的關係的延續。祂渴望將此恩賜給予祂每一個兒女。由於祂對我們的愛是永恆的,因此祂要求我們服從祂的誡命,以便具備資格獲得永生的恩賜。不服從神的律法被定義為罪。我們所有人在人生某個時候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羅馬書3:23)。耶穌基督是中保,祂站在罪所造成的後果與全人類中間。對立的雙方尋求調解時,居中協調的就是中保。在理想的情況下,中保要確使雙方對於達成的結果都感到滿意。天父派遣耶穌基督來到世上為祂所有兒女償付罪的代價,讓我們有可能獲得永生的恩賜。

縱觀歷史,神已向祂的兒女顯示,唯有透過耶穌基督的調停,他們才能回到祂身邊。神指示摩西制定逾越節時,要他宰殺一隻沒有殘疾的公羊羔,這樣人民才能逃過毀滅,這象徵著將來耶穌基督的死亡,祂受死是為了拯救所有悔改並相信祂的人(出埃及記第12章)。在會幕以及後來在耶路撒冷聖殿舉行的獻祭,都繼續著這項具有強烈象徵意義的做法,也同時提醒人們需要一位中保——可以在神和祂的兒女中間調停。

好幾世紀以來的動物獻祭,是人們對救主的期待,在耶穌基督犧牲以後這項獻祭便告終了,先知艾繆萊克教導祂是「偉大而最後的犧牲」(阿爾瑪書34:14)。祂為我們的罪受苦、死亡和復活,構成了祂的贖罪。贖罪的恩賜讓全人類都可以再次變得潔淨並回到神的面前,祂的贖罪替我們滿足了所有的罪罰,現在祂邀請我們承認祂是我們的救主和主。祂不僅滿足了公道,也提供慈悲給那些會悔改並遵從祂的誡命的人。

在今日的聖殿裡,天父繼續將我們的注意力集中在我們的救主,主耶穌基督身上。每一項教儀都是奉祂的名,藉著祂的聖職權柄來執行的。每一項教儀都提供機會讓我們記得祂,並承認祂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拯救的角色。洗禮和授予聖靈的恩賜提醒我們救主對尼哥德慕所說的話:所有的人都必須是「從水和聖靈生的」(約翰福音3:5)。恩道門教儀教導我們救主在創造大地時扮演的角色;我們要完全仰賴祂才能回到天家;我們必須立約遵守某些特定的誡命,才能有資格在生活中獲得祂的能力。丈夫和妻子在聖殿裡印證則提醒我們,救主說他們應該「是一體的了」(馬可福音10:8),同時也提出保證,藉由印證權柄締結的婚姻可持續到永恆。在聖殿裡,我們時常受到提醒,「在神和人中間,只有一位中保」——即主耶穌基督(提摩太前書2:5)。


道路、真理、生命(約翰福音14 :6)

我們在人生中遇到的許多事情,可能很耗費心力又令人困惑。當我們每個人自問:「我們……怎麼知道那條路呢?」不免都曾感覺自己像使徒多馬一樣。(約翰福音14:5)。耶穌基督是我們的最佳典範。祂向我們展現要如何培養我們與神的關係,如何寬恕,如何在面對艱難困境時堅持不懈,如何服務他人,還有如何找到喜樂。

耶穌不僅示範如何將今生的生命活得充實,也教導永生的真正意義,並且讓我們有可能得到永生。耶穌在為世人的罪贖罪前不久,私下與使徒們見面。在此莊嚴的場合中,祂主理了聖餐,祝福他們,並且向天上的父祈禱。祂在祈禱中,對於永生的意義提出了深邃的見解:「認識你——獨一的真神,並且認識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這就是永生」(約翰福音17:3)。耶穌用這段清楚的陳述教導,要獲得永生就要認識祂和祂的父。布司·麥康基長老說明認識父與子是什麼意思:「從獲得永生的觀點來說,我們在享有並體驗和祂們同樣的事情時,才真正認識祂們。認識神就是要想祂所想的,感受祂所感受的,擁有祂具有的能力,理解祂所知道的真理,做祂所做的事。那些認識神的人會變得像祂一樣,並具有與祂一樣的生命,即永生」(Doctrinal New Testament Commentary, 3 vols. [1965–73], 1:762)。

在聖殿裡,忠信的教會成員會獲得知識、能力和應許來準備接受神最偉大的恩賜——永生的恩賜。聖殿裡發生的每一件事都集中在救主耶穌基督、祂作為救贖主的角色,和祂希望讓我們回到神面前這些主題上。在聖殿裡,我們被邀請在個人行為和忠信程度上要有更高的標準,以此表現我們可以「把這世上的事放在一邊,追求一個較好世界的事」(教約25:10)。在聖殿裡,我們被教導有關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真理,因此獲得「對事物的現在、過去與未來的知識」(教約93:24)。在聖殿裡,我們逐漸更加充分了解救主的這項教導:「我來了,是要叫羊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翰福音10:10)。在聖殿裡,一再向我們證實救主為祂神聖角色所作的見證:「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約翰福音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