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約2022年
思考要點:聖約


「思考要點:聖約」,來跟從我——供個人和家庭使用:舊約2022年(2021)

「思考要點:聖約」,來跟從我——供個人和家庭使用:2022年

圖像
思考圖示

思考要點

聖約

在整本舊約當中,不時都會讀到約(聖約)一詞。我們今日通常認為聖約是與神的神聖約定,但在古代,立約也是人們彼此互動時的重要部分。為了安全與生存,人需要能互相信賴,而約就是取得這種信賴的一種方式。

因此,當神對挪亞、亞伯拉罕或摩西提起要立約時,祂是在邀請他們與祂建立起信賴關係。舊約中最知名的一個立約例子,就是神與亞伯拉罕和撒拉所立的約——之後祂又和他們的後代,以撒和雅各(又名以色列)更新了這約,我們通常稱之為亞伯拉罕的聖約;然而在舊約經文中,只稱為「約」。由此可知,「舊約」基本上就是一群自認是此約的繼承者(即約民)的故事。

亞伯拉罕的聖約在今日仍很重要,對於後期聖徒更是如此。為什麼?因為我們也是約民,無論我們是不是與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有血緣關係的後裔皆然(見加拉太書3:27-29)。因此,我們務必了解何謂亞伯拉罕的聖約,以及它如何適用於今日的我們。

何謂亞伯拉罕的聖約?

亞伯拉罕想要「作個更偉大的正義的追隨者」(亞伯拉罕書1:2),因此神邀請他建立聖約關係。亞伯拉罕不是第一個有這渴望的人,也不是第一個接受聖約的人。他尋求「祖先們的祝福」(亞伯拉罕書1:2)——那些祝福已透過聖約賜給亞當和夏娃,也賜給之後每個殷切尋求這些祝福的人。

神與亞伯拉罕所立的聖約應許了奇妙的祝福:繼承土地、繁多後裔、獲得聖職教儀,以及一個受到往後各世代尊崇的名字。但這項聖約的重點,並不僅是亞伯拉罕和他的家人所得到的祝福,還包括他們將成為神其餘兒女的祝福。「你也要叫別人得福,」神宣告:「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創世記12:2-3)。

這項聖約是否賦予亞伯拉罕、撒拉和他們的後裔,在神的眾多兒女中享有特權?就這意義上,此事唯有表示使別人得福是一種特權。亞伯拉罕家族要「將這事工和聖職傳給萬國」,並要分享「福音的祝福,那是救恩的祝福,即永生的祝福」(亞伯拉罕書2:9,11)。

這項聖約是亞伯拉罕渴望獲得的祝福,得到這祝福後,亞伯拉罕在心中對自己說:「您的僕人熱切地尋求您,如今找到您了」(亞伯拉罕書2:12)。

那是數千年前的事了,然而這項聖約已在我們的時代復興(見尼腓一書22:8-12),並且目前正應驗在神子民的生活當中。事實上,隨著神的事工不斷向前推進,造福世界各地的家庭,這項聖約正在這後期時代風起雲湧般地應驗。每一個像亞伯拉罕那樣,想要成為更偉大的正義的追隨者的人,每一個熱切尋求主的人,都可以成為其中的一員。

圖像
聖殿前的一家人

亞伯拉罕的聖約對我來說有什麼意義?

你是聖約之子,你在受洗時已經與神立約;每次領受聖餐,都是在更新那約。然後你在聖殿裡立下了種種聖約,這一切的約使你成為亞伯拉罕的聖約的一員,這項聖約因聖殿教儀而圓滿。羅素·納爾遜會長教導:「最後,我們都可以在神聖聖殿裡一起繼承永恆家庭的各項祝福,就像神對亞伯拉罕、以撒、雅各和他們的子孫所應許的那樣。」1

我們透過這些聖約和教儀成為神的子民(見出埃及記6:7申命記7:626:18以西結書11:20)。我們變得與周遭的世人不同,我們的聖約使我們能成為耶穌基督真誠忠信的門徒。納爾遜會長說明:「我們的聖約會將我們和祂綁在一起,賜我們神性的能力。」2當神祝福祂的子民有祂的能力時,祂邀請他們,也期望他們去祝福別人——使他們能成為「地上所有的家庭」的一項「祝福」(亞伯拉罕書2:9,11)。

這就是神透過先知約瑟·斯密復興亞伯拉罕的聖約,所賜予我們的寶貴認知。因此,當我們讀到舊約中的聖約時,不要以為那只是神與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之間的關係,也要想到祂與你的關係。當你讀到後裔繁多的應許時(見創世記28:14),不要以為那只包括今天稱亞伯拉罕為祖先的數百萬人,也要想到神給你的永恆家庭和永恆增進的應許(見教義和聖約131:1-4132:20-24)。當你讀到繼承地的應許時,不要以為那只是應許給亞伯拉罕的土地,也要想到地球本身的高榮命運,它是應許給那「溫柔」地「等候耶和華」之人的繼承產業(馬太福音5:5詩篇37:9,11;亦見教義和聖約88:17-20)。當你讀到神的約民將祝福「地上所有的家庭」(亞伯拉罕書2:11)的這項應許時,不要以為那只是亞伯拉罕或繼他之後各先知的聖工,也要想想你——身為約民和耶穌基督的門徒——可以做些什麼,來成為周遭各個家庭的祝福。

註:

  1. 羅素·納爾遜,「聖約」,2011年11月,利阿賀拿,第88頁。

  2. 羅素·納爾遜,「把耶穌基督的能力帶進我們的生活」,2017年5月,利阿賀拿,第41頁。琳達·柏頓會長說:「訂立和遵守聖約的意思是選擇讓自己和天父、耶穌基督連結在一起,也就是承諾跟從救主」(「遵守聖約的能力、喜樂和愛」,2013年11月,利阿賀拿,第1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