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进修班
摩赛亚书第21~24章,第1部分:为我们的考验和苦难找出主的目的


「摩赛亚书第21~24章,第1部分:为我们的考验和苦难找出主的目的」,摩尔门经教师用本(2024)

「摩赛亚书第21~24章,第1部分」,摩尔门经教师用本

摩赛亚书第21~24章,第1部分

为我们的考验和苦难找出主的目的

图像
沉思中的青少年,看似悲伤

你会如何向某人解释,主为什么让我们经历考验和苦难?摩赛亚书第21~24章描述了林海的人民和阿尔玛的人民的经历,他们都遇到了困难的挑战。本课旨在帮助你,在生活中经历考验和苦难时,更加信赖天父和耶稣基督。

提出能鼓励讨论的问题。教师与学生互动还有学生彼此互动时,会产生有意义的课堂讨论。提出有关联的问题,让多位学生有机会回答。你也可以请学生回应同学发表的意见,来鼓励讨论。

学生准备:可以请学生想一想,曾帮助他们经历成长或更接近主的考验或挑战。鼓励学生准备好到课堂上分享他们所学到的事,或这项考验对他们如何产生了正面的影响。

可进行的学习活动

本课是探讨摩赛亚书第21~24章的两课中的第一课。第1部分将着重于主为什么会让我们经历考验,而第2部分将着重于我们能如何倚靠天父和耶稣基督,来帮助我们度过这些考验。如果上课时间有限,只能教导摩赛亚书第21~24章的一课,请思考如何有效地合并这两课。

背负重担

图像
背着沉重背包的人

想象一下,你必须在身上背着装有石头的袋子或背包,而那些石头代表你的考验、重担和苦难。

不妨准备一个背包和一些重物来代表各项重担,带到班上来。请一位自愿的学生背上背包,让班上其他同学说出各种不同的考验,并将物品放进背包里。确保背包不会变得重到让背着它的学生受伤。可能的话,那位学生可以继续背着背包,同时让全班讨论以下问题。

不妨在白板上列出学生对以下问题的回答。

  • 青少年可能会经历哪些考验或重担,感觉就像背包里的沉重石头?

  • 对于自己所背负的重担,人们可能会有哪些疑问?

不妨给学生时间,在自己的研读日记中列出他们的一些个人考验,并将他们对那些考验的想法、问题和感受记录下来。这可以帮助他们准备好自己,在研读经文时获得个人的体验。

在你今天研读时,找出能帮助你更深入了解,主为什么会让你经历这些考验的真理。

林海的人民和阿尔玛的人民

为了帮助学生记住与林海的人民和阿尔玛的人民有关的上下文,不妨展示或画出以下图片,并在提到各群人时指出他们的位置。

摩赛亚书第21~24章中,我们学到有两群人经历了巨大的考验和苦难。第一群人住在尼腓地上,由挪亚王的儿子林海领导;第二群人住在希兰地,由阿尔玛领导。

图像
摩赛亚书第21~24章各个地点的示意图

请几位自愿者分享,就他们所知,导致林海的人民和阿尔玛的人民受奴役的情况。如有需要,请运用以下摘要。

林海的人民

在拒绝阿宾纳代的教导和警告后,当时由林海王领导的尼腓人在尼腓地受拉曼人奴役,并被要求缴纳重税(见摩赛亚书19:15)。正如先知阿宾纳代所预言(见摩赛亚书12:5),拉曼人强迫林海的人民为他们服务并背负重担(见摩赛亚书21:3)。

阿尔玛的人民

阿宾纳代死后,阿尔玛和追随他的人逃到摩尔门水流,在那里受洗(见摩赛亚书17:1-418:1-14)。后来他们为了安全,就逃往希兰地建立了一个正义的居留地(见摩赛亚书18:32-3423:1-4,19-20)。阿尔玛的人民最终也被拉曼人发现,被他们奴役(见摩赛亚书23:25-29,36-37)。过去曾是挪亚邪恶祭司的艾缪伦被赋予权威,开始迫害阿尔玛和他的人民(见摩赛亚书24:8-9)。

主为什么让人经历考验

不妨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让一半的小组研读林海的人民,另一半的小组研读阿尔玛的人民。

阅读以下经文章节,找出能帮助你了解主为什么让我们经历考验和苦难的教导。不妨将特别引起你注意的字句划记下来。

如果学生分组研读这些经文,请各组的一位自愿者摘述他们从研读的经文中学到哪些事。以下问题可以帮助学生讨论,他们从这几节经文中学到哪些事。

  • 在这两群人和他们的经历之间,你看到哪些相似和不同之处?

  • 在这些记事中,你看到哪些证据证明了主对人民的爱与关怀?

    学生在回答前一个问题时,可能会指出「主还是听了他们的呼求」(摩赛亚书21:15)、「他们开始渐渐在这地昌盛」(摩赛亚书21:16)、「我也要减轻你们肩上的重担」或「我,主神,的确在我人民苦难时拜访他们」(摩赛亚书24:14)等句子。

  • 关于主为什么让人们遭受考验和苦难,你学到了哪些事?

不妨请学生在白板上,写下他们对前一个问题的答案。以下是学生可能会找到的一些真理例子。

许多人认为,受惩戒(见摩赛亚书23:21)与受惩罚的意思相同。七十员林恩·罗宾长老解释道:「惩戒或责备chasten一词来自拉丁字castus,意思是有道德、纯洁的(chaste),所以chasen就是使成为纯洁的意思〔see Merriam-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 11th ed. (2003), “chasten“〕」(「正义的法官」,2016年11月,利阿贺拿,第97页)。沉思主会如何透过你的考验和苦难来洁净你。

可以运用以下问题(或你想到的其他问题),为学生建立切身关联。不妨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在全班讨论这些问题之前,先把自己的答案记录在日记中。务必感谢学生分享他们的想法。

  • 了解这些真理,会如何影响你对考验的反应?

  • 哪些经验曾帮助你看到,主让你经历考验的目的?

    若想举例说明前一个问题,不妨播放影片「神的旨意」(3:02),影片可在此取得: ChurchofJesusChrist.org。

  • 你今天学到哪些事,能帮助你更了解自己所经历的考验?

为你今天所讨论的真理作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