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通往希望和醫治的橋樑
2017年04月


通往希望醫治的橋樑

在適當的協助下,性虐待的受害人可以找到他們極為渴望的醫治。

圖像
造橋

克麗斯汀娜·柏拿薩尼繪

想像有人告訴你,在一座深峻峽谷的對岸,有著極大的幸福在等著你,你想到對岸去,卻只能站在懸崖邊。你探尋通往對岸的方法,找到了一堆物品,那些物品若能正確地組合起來,就會搭起一座跨越峽谷的橋樑。

如果你不知道蓋橋的方法,這些物品就毫無用處,而你也會感到沮喪無助。但是,如果你能從有蓋橋經驗的人那裡獲得協助,你的知識和理解力就會增加,兩人通力合作就能完成這項任務。

過去18年來,我的工作一直是在提供工具和指引,幫助人們跨越情緒或精神方面的痛苦深淵。在我諮商的所有人當中,受創最深的客戶莫過於性虐待的受害人。我了解這樣的挑戰對於個人能否好好持守到底,具有很大的影響。

然而,我也逐漸體會到,藉由我們的救主,我們的痛苦和煎熬的確有可能得到永久的安慰。祂的愛能提升人們,讓人走出黑暗,迎向光明。

性虐待造成的傷害為何如此深切?

虐待的受害人告訴我,他們的生活充滿憂鬱、自我懷疑和其他深層的情緒痛苦。戈登·興格萊會長(1910-2008)幫助我們了解性虐待造成的痛苦為何如此深切:

「再來就是可怕、不道德的性虐待行為;這行為令人難以理解,並且對每個男人和女人應有的高尚情操是一種侮辱,對聖潔與神聖是一種冒犯,對孩子的生命是一種毀滅;這種行為應該受到譴責,而且應受最嚴重的處罰

「對小孩子性虐待的任何男女都應感到慚愧。施虐的人不僅犯下最嚴重的傷害罪,更會受到神的懲罰。」1

生育能力是天父賜給祂兒女的一項神聖能力。十二使徒定額組的大衛·貝納長老教導:「生育能力在靈性上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在天上的父和祂的愛子不僅創造我們,更把祂們創造能力的一部分交托給我們每個人。」2因此,難怪破壞這項神聖的能力是犯下「最嚴重的傷害罪」,要「受最嚴重的處罰」。

理解那樣的傷害

圖像
望向窗外

插圖:© nuvolanevicata/iStock/Getty Images

任何非雙方自願的互動,包括利用觸摸或非觸摸的行為,來使另一人得到性滿足,就是性虐待。有太多時候,性虐待的受害人事後會思緒混亂,覺得自己很不配稱、很可恥,幾乎到難以承受的地步。他人因為誤解性虐待及其影響而下的評語,往往讓受害人更加痛苦、受創。有些受害人被指控說謊,或被告知他們之所以受虐是他們的錯。還有些人則被誤導,相信他們必須悔改,彷彿他們多少也因為受害而犯了罪。

在我輔導的客戶中,許多在童年或青少年時期遭受性虐待的人,都被告知要去「克服」,「過去的讓它過去」,或是「只要寬恕並遺忘就好了」。這類的話——特別是親近的朋友、家人或教會領袖說出的——只會讓受害人更守秘、更感到羞恥,而不是得到醫治和平安。這些情感的創傷就像嚴重的身體外傷或感染,無法置之不理便自動痊癒。相反的,因為受虐而產生的困惑會越來越深,情緒也跟著越來越痛苦,連思考模式都有可能因此改變,最終發展出不健康的行為。虐待的受害人常常察覺不出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是虐待,而且他們仍有可能發展出不健康的行為和痛苦的情緒。

哈拿(姓名已更改)在童年時曾遭受性虐待。像其他受害人一樣,她從小就覺得自己是個很糟糕的人,一無是處。她一生努力為人服務,希望能藉此補足她不「夠好」的感覺,這樣才值得天父或其他人的愛。在人際關係上,她很擔心如果有人真的認識她,會認為她很糟,就像她一直相信自己很糟一樣。她非常害怕遭到拒絕,後來演變到害怕在生活中嘗試新的事物,連打電話這樣簡單的事,都令她害怕。她很蒙福擁有藝術才能,但卻因害怕無法面對批評而放棄藝術。

50多年來,她的無助感、無力感、恐懼、憤怒、困惑、羞恥感、寂寞和孤立,影響著她每天的抉擇。

讓平安來取代痛苦

救主受盡「各種痛苦、折磨、試探」,這樣祂才能「因肉身,了解如何……救助他們」(阿爾瑪書7:11-12)。祂受苦不只是為了我們的罪,也是為了醫治他人的罪對我們造成的傷害。

如果救主今日在這裡,我想祂會與那些曾經遭受性虐待的人一起哭泣,並祝福他們,就像祂陪尼腓人哭泣並祝福他們一樣(見尼腓三書第17章)。雖然祂現在人不在這裡,但祂的靈能夠與我們同在,而祂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方法,讓我們能得到醫治,感受到平安,並能夠寬恕。

圖像
伸手穿過梯子

許多曾經受到傷害的人很難相信自己背負的痛苦能被平安取代。受虐者的創傷往往多年不被人注意或察覺。他們會用微笑、樂意助人和若無其事的生活,來掩蓋他們的傷口,只不過痛苦依舊存在。

讓我們把醫治情緒問題的過程,與照護身體外傷的過程作一比較。假設你小時候曾摔斷腿,你當時沒有去看醫生讓腿復位,反而忍著痛跛著腳。後來,深層的痛消失了,但你每走一步,總有些地方還是隱隱作痛。幾年後,你想讓疼痛消失,所以去找了醫生。醫生必須重新接好骨頭,清除所有增生組織,裹上石膏,最後送你去接受物理治療,強化你的腿。

這和醫治受虐的過程很類似。首先,受害人必須了解,那痛苦是真實的,但不是無法處理。處理的過程包括承認所發生的事,容許有受傷和害怕的感覺,並去感受、承認、確認那份悲傷。一般來說,有這種醫治經驗的專業人士會對你很有幫助。(請教你的聖職領袖,了解你的區域是否有後期聖徒家庭服務處。)

無論是否得到專業人士的協助,受害人最好要祈禱,研讀救主的生平和祂的贖罪,並定期與聖職領袖面談。他可以幫忙減輕重擔,並獲得靈感,來協助受害人了解他們的神聖價值,以及他們和天父及救主的關係。正如總會慈助會會長團第一諮理卡蘿·史帝芬姊妹最近所教導的:「醫治可能會是一條漫漫長路,需要你們透過祈禱尋求指引和合宜的幫助,包括與已被適當按立的聖職持有人商議。當你學習坦誠溝通時,要設定恰當的界線,或許還要接受專業諮詢。在整個過程中,維護屬靈的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3

對哈拿來說,因為生活已完全走樣,所以她不得不尋求協助。她從自己的見證知道,她可以在生活中感受到平安和滿足,但卻不能一直都有這種感覺。透過祈禱並和主教懇談,她得到指引,去接受心理諮商,好讓她能夠獲得走出黑暗所需的工具和真理,卸下她獨自一人背負的可怕重擔。做了這些事之後,她終於能夠不再痛苦,找到救主所應許的平安(見約翰福音14:27)。有了這樣的平安與安慰後,就會有渴望和能力去寬恕了。

寬恕的必要

寬恕的概念通常讓受虐者很難接受,也常遭人誤解。如果要受害人把寬恕想成是放過施虐者一馬,或是說施虐者所做的一切已不具任何意義,受害人不會感到獲得支持。雖然神命令我們要寬恕(見教約64:10),但在傷害這麼深的情況下,受害人通常必須先得到醫治,然後才有辦法完全寬恕施虐者。

因被虐待而受盡痛苦的人,可以從摩爾門經的這項忠告得到安慰:「我,雅各,要對那些心地純潔的人說,要用堅定的意志仰望神,用極大的信心向祂祈禱,祂必在你們苦難時安慰你們,也必為你們辯護,並向那些企圖毀滅你們的人討回公道」(摩爾門經雅各書3:1)。討回公道的必要以及獲得補償的權利可以交托給主,這樣祂就能用平安取代我們的傷痛。

哈拿最後發現,她可以把討回公道的必要交托給救主,而後終於在生活中找到自己從未體驗過的平安感受。在此之前,她很害怕出席家庭聚會,因為施虐者也會在場。現在,由於她願意面對痛苦的情緒創傷,走上醫治的道路,所以她在那個人的面前不再感到恐懼,甚至對垂暮之年的他感到憐憫。

卸下不必要的重擔

圖像
向上伸手

十二使徒定額組的李察·司考德長老(1928-2015)說過:「藉著你對耶穌基督的信心、對祂的力量和能力的信心,藉著祂的贖罪,你可以得到完全的醫治,治癒那些不公平且不該受的傷痕。……

「祂愛你,祂獻出生命,使你可以卸下不必要的重擔。祂會幫助你做到的。我知道祂有力量醫治你。」4

撒但因為自己悲慘,所以也想讓世人受到痛苦和折磨的束縛(見尼腓二書2:27)。在救主耶穌基督的幫助下,痛苦確實可以被平安所取代——也只有救主有能力賜予這樣的平安,讓我們可以過快樂的生活。「亞當墜落,才能有世人;成了世人,才能有快樂」(尼腓二書2:25)。快樂的生活會讓我們更能承受考驗,讓我們有能力學習和成長,變得更像我們在天上的父。

我深感謙卑,能蒙福在我的生命中陪伴這些受到虐待傷害的人,並看到醫治的奇蹟確實只能經由救主而來。如果你正在受苦,請透過祈禱尋求幫助。你不需要獨自背負重擔。我知道祂能醫治,因為我已親眼見證過無數次了。■

註:

  1. 戈登·興格萊,「救救孩子」,1995年1月,聖徒之聲,第63頁。

  2. 大衛·貝納,「我們信要……貞潔」,2013年5月,利阿賀拿,第42頁。

  3. 卡蘿·史帝芬,「醫治大師」,2016年11月,利阿賀拿,第11頁。

  4. 參閱李察·司考德,「卸下重擔」,2002年11月,利阿賀拿,第8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