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
第3章:總會會長的繼任


第3章

總會會長的繼任

導言

本教會總會會長的繼任方式是由主所設立的。教會一直都有受靈啟發的領導,因此沒有必要猜測或爭論誰將成為下一任的總會會長。海樂·李會長(1899-1973)說明:「〔主〕知道祂要誰來主領這教會,祂不會弄錯。主做事絕非出於偶然,祂從來不曾無意地做任何事」(in Conference Report, Oct. 1970, 153; or Improvement Era, Dec. 1970, 127)。泰福·彭蓀會長(1899-1997)教導:「神通曉萬事,知道從開始到終了的事。成為耶穌基督教會總會會長的人,絕不是碰巧上任,也不是靠運氣繼續留在這職位上,更不是意外蒙召返回天家的」(參閱「耶穌基督——恩賜與期望」,1977年4月,聖徒之聲,第23頁)。

神透過先知約瑟·斯密(1805-1844)宣告:祂「必給忠信的人律上加律,令上加令」(教約98:12;亦見教約42:61128:21)。從總會會長繼任這個受靈啟發的原則之發展過程,可以看到教義和程序是如何逐步揭示的。

研讀本章時,要沉思召喚新任總會會長的過程與遴選政府官員的政治過程有何不同。了解主如何揀選新任的總會會長,可以增加你對現任總會會長的信賴和信任。

注釋

3.1

總會助理會長

「1834年12月5日,先知約瑟·斯密按立奧利佛·考德里為總會助理會長〔see History of the Church, 2:176〕。亞倫聖職和麥基洗德聖職復興時,他與先知在一起。耶穌基督的教會於1830年成立時,奧利佛為『第二位長老』,他擁有權柄,地位僅次於約瑟〔見教約20:2-3〕。因此,每當聖職權柄或各項權鑰復興之際,奧利佛都跟先知約瑟在一起。『按照神聖的證人律法,約瑟·斯密必須有一位持有那些權鑰的同伴』〔參閱約瑟·斐亭·斯密,救恩的教義,布司·麥康基編(1954),第一卷,第204頁〕。奧利佛·考德里不僅要協助約瑟·斯密主領教會,他也要與先知同工,擔任福音復興的第二位證人〔見教約6:28;亦見哥林多後書13:1〕。到了1838年,奧利佛·考德里因為叛教而喪失了助理會長的職位,並被開除教籍。然而,在1841年,主召喚海侖·斯密填補這個空缺(見教約124:94-96)。會長和助理會長,即第一和第二證人,將在卡太基監獄用自己的血印證他們的見證」(參閱圓滿時代的教會歷史,第二版〔教會教育機構課本,2003〕,第153頁)。

約瑟·斐亭·斯密會長(1876–1972)敘述,每當聖職權鑰復興時,奧利佛·考德里在場如何履行證人律法(見哥林多後書13:1):

「主召喚了奧利佛·考德里為第二位證人,站在本福音期的前頭,協助先知持有權鑰。這些紀錄告訴我們,每次先知由天上接受聖職權柄和權鑰的時候,奧利佛·考德里都與先知共同被授予那些能力。倘若奧利佛·考德里繼續保持忠信,並在那樣的情況之下比先知活得更久,他會藉此神聖召喚而繼任總會會長」(參閱救恩的教義,布司·麥康基編〔1954〕,第一卷,第206頁)。由於奧利佛·考德里沒有保持忠信,在1841年1月19日,「主命令約瑟·斯密按立海侖·斯密,並授予他所有曾授予奧利佛·考德里的權鑰、權柄,以及特權,並使他成為總會『第二會長』」(參閱救恩的教義,第一卷,第213頁)。

圖像
約瑟·斯密和海侖·斯密

約瑟·斯密和海侖·斯密

百翰·楊會長(1801-1877)曾說:

「如果海侖還活著,他在約瑟和十二使徒中間不會有任何職位,而是會接替約瑟的職位。——約瑟曾按立任何人接替他的職位嗎?他有。是誰呢?是海侖。但是,海侖在約瑟殉教之前就先倒下殉教了。如果海侖還活著,他會接替約瑟」(“Conference Minutes,” Times and Seasons, Oct. 15, 1844, 683)。

約瑟·斐亭·斯密會長(1876-1972)解釋為什麼我們不再有總會助理會長:

「有時候有人會問這個問題:既然奧利佛·考德里曾被按立與先知共同持有權鑰,在他因違誡而失去這些權鑰後,這權柄被授予海侖·斯密,那麼本教會現今為什麼沒有同樣的體制,在總會會長團裡同時有一位助理會長以及兩位諮理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那是因為在特殊的情況下需要有兩位證人來建立這個事工,這事工建立後就不需要了。約瑟·斯密和海侖·斯密站在本福音期的前頭,共同持有權鑰,作為兩位必要的證人,以成全律法,即主為回答猶太人而設立的律法〔見馬太福音18:16〕。由於福音再也不需要復興,因此沒有必要再出現這種情況。我們每個人都會追憶這兩位特別證人,他們完全依照神聖的律法蒙召喚作見證」(參閱救恩的教義,第一卷,第215頁)。

3.2

十二使徒定額組

「復興救主的教會,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是組織十二使徒定額組。在教會成立之前,教會成員就期待著這意義非凡的程序。……〔在1829年6月〕一項啟示指示奧利佛·考德里和大衛·惠特茂,要找出那十二個將『蒙召喚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的人』〔見教約18:26-37〕。後來馬丁·哈里斯也蒙召喚去協助這項篩選的工作。這表示,摩爾門經的三位證人在總會會長團的指示及同意下,將選出十二位使徒在此福音期擔任救主的特別證人」(參閱圓滿時代的教會歷史,第153頁)。1835年2月14,這項選派的事工在一場特別大會中完成。

「多年來,主……謹慎地準備十二使徒定額組,使他們能承擔起教會的領導責任。1835年十二使徒剛蒙召喚時,他們的責任僅限於在支聯會組織以外的地區服務,但後來他們的職責擴大,具有管理全體教會成員的權柄。……

圖像
約瑟·斯密教導十二使徒

先知約瑟·斯密教導十二使徒

© 1998 保羅·麥恩

「在百翰·楊的帶領下,十二使徒到英國傳道的事工使他們緊密結合,成為一個團結的定額組。他們回到美國後,先知約瑟在俗世事務和教會事務兩方面都加重了他們的職責。……最先從約瑟·斯密那裡接受到多重婚姻及聖殿教儀教導的就是十二使徒。十二使徒定額組的成員要負責督導教會發行刊物,指示召喚、指派及教導傳教士,在納府及傳道地區主領大會,以及管理國外的分會。

「最重要的是,約瑟·斯密知道他的時日已不多,在生前最後七個月更積極培養十二使徒。他幾乎每天與定額組開會,教導他們並賦予他們其他職責。1844年3月底,在一個特別議會的會議中,他慎重地告訴十二使徒,由於他已完成他的事工,也已奠定基礎,使得神的國度得以建立,所以現在他可以離開他們了」(參閱圓滿時代的教會歷史第293頁)。

1844年,惠福·伍會長(1807-1898)是十二使徒定額組的成員。他回憶約瑟·斯密當時給十二使徒的教導:

「我們每位使徒從〔約瑟·斯密〕手中接受個人恩道門後,他向我們作見證,我是此見證活著的證人。我記得他死前對我們作的最後一次演講,那是在我們動身前往東部傳教之前。他大概站了三個小時,房間裡似乎充滿烈火,他的臉如琥珀般晶瑩,身上披著神的大能,他向我們說明我們的職責,以及神這項圓滿偉大的事工,並對我們說:『神曾賜予活在地面上任何人,有關生命及救恩的各項權鑰、能力、原則,皆已印證在我頭上。這些原則、這個聖職及能力皆屬於這偉大且最後的福音期——天上的神已著手在地面上建立的福音期。他向十二使徒說:『現在我已將神印證給我的每項權鑰、能力及原則印證給你們。』……

「他這樣講完之後,又說:『我告訴你們,這個國度的重擔現已落在你們肩上了;你們必須在全世界擔負這項責任』」(Deseret Weekly, Mar. 19, 1892, 406;亦見總會會長的教訓:惠福·伍〔2004〕,xxxi-xxxii)。

圖像
約瑟·斯密教導使徒

先知約瑟·斯密死前,就已預備讓使徒帶領教會。這確保了主的事工會繼續在持有權柄之人的指導下進行。

當時也是十二使徒定額組一員的帕雷·普瑞特長老(1807-1857)說明,在同一場聚會中,先知約瑟·斯密「接著授予十二使徒會長〔百翰·〕楊長老印證能力的權鑰。……

「這項聖職中最後的權鑰是所有事務中最神聖的,唯獨總會會長團可以擁有」(“Proclamation,” Millennial Star, Mar. 1845, 151)。

十二使徒定額組持有領導教會所有必要的聖職權鑰、能力和權柄(見教約107:23-24112:14-15)。十二使徒定額組的每位成員被按立為使徒並蒙召喚進入此定額組的時候,都被賜予聖職的權鑰。然而,唯有總會會長有權柄行使所有的聖職權鑰,誠如戈登·興格萊會長(1910-2008)所說明的,每位十二使徒定額組的成員皆「持有本福音期的各項權鑰,但備而不用。神所作的這種儲備能確保教會會繼續提供領導」(參閱「祂不打盹也不睡覺」,1983年7月,聖徒之聲,第5頁)。

3.3

主向聖徒證實百翰·楊就是約瑟·斯密的繼任者

圖像
百翰·楊看起來像是約瑟·斯密

百翰·楊看起來像是約瑟·斯密的時候,有數百名聖徒在場。這種顯示方式清楚地表明,百翰·楊有聖職權鑰來領導教會。

先知約瑟·斯密死後,應該由誰領導教會這件事引起了一些混亂。總會會長團的一員西德尼·雷格登,是自稱為約瑟繼任者的其中一人。1844年8月8日,主公開向聖徒顯示,十二使徒定額組會長百翰·楊被揀選擔任本教會新任的先知。

後來在總會會長團服務的喬治·肯農會長(1827-1901),描述了此次從主而來的奇妙顯現:

「先知殉教後,十二使徒很快地回到納府,並得知西德尼·雷格登的野心。他宣稱教會需要一位監護人,而他就是那位監護人。他指定遴選監護人的日期,當然,這是在一個露天舉行的聚會中提出來的。當時陣陣強風吹向用篷車臨時搭建的講台,講台靠近後半部的會眾,〔威廉〕馬可和其他人就站在那裡。西德尼試圖發言,但卻感到侷促不安。他向來是教會的演說家;但這一次,他卻不能滔滔雄辯,他的演講平淡無味。在此同時,楊會長和一些弟兄抵達了會場,並走上講台。這時風停了,西德尼·雷格登講完後,楊會長起身對會眾說話,會眾就轉頭看著他、聽他說話,背對著西德尼所在的篷車」(Deseret News, Feb. 21, 1883, 67)。

「自從〔百翰〕去東部傳教後,那是會眾第一次聽到他的聲音,而這對他們的影響是再奇妙不過了。那些身歷其境的人永遠都忘不了這個印象!就算約瑟從死裡復活,再次和他們說話,效果也不會比在那次會議中所感受到的那樣驚人。那是約瑟本人的聲音;但不僅是聽到約瑟的聲音而已;似乎在場的人眼中所見的,就是約瑟本人站在他們面前。再也沒有比那天晚上在那群會眾眼前發生的更奇妙的事情了。主給祂的人民一個見證,讓他們毫不懷疑誰是祂揀選來帶領他們的人。他們親眼看到也親耳聽到,他口中發出的話語,伴隨著神的說服力進入他們的心中,他們於是充滿了聖靈和極大的喜悅。這裡曾經愁雲慘霧,某些人心中可能有過懷疑和不確定;但現在眾人都很清楚,那就是主已經將必要的權柄授予那人,要在他們中間接替約瑟」(“Joseph Smith, the Prophet,” Juvenile Instructor, Oct. 29, 1870, 174–75)。

七十員會長團的西拉·包西佛(1789-1872)描述,有數百名教會成員見證聚會中發生的這個奇蹟:

「百翰·楊開始說話的時候,我和其他許多人一樣背對著講台而坐。百翰開口時,他以約瑟的聲音說話,我們轉過頭看見百翰用約瑟的聲音在講話,看啊,約瑟的斗篷落在他的身上。群眾也以同樣的方式理解到這一點。百翰是十二使徒之首,因此,教會交托給他」(in Lynne Watkins Jorgensen and BYU Studies staff, “The Mantle of the Prophet Joseph Passes to Brother Brigham: A Collective Spiritual Witness,” BYU Studies, vol. 36, no. 4 [1996–97], 173)。

茱西拉·漢椎克也寫下了她的經驗:

「百翰·楊會長開始講話。我跳了起來,想看是否是約瑟弟兄在說話,那確實是他的聲音和動作。每位後期聖徒很容易就看出來聖職降到誰的身上,因為百翰·楊持有那權鑰」(in Jorgensen and BYU Studies staff, “The Mantle of the Prophet Joseph,” 163)。

南西·崔西寫道:

「我可以見證,那一天,約瑟的斗篷落在百翰身上,就像以利亞的外衣落在以利沙身上一樣〔見列王紀上19:19列王紀下2:11-15〕,因為他的聲音、他的動作,所有一切都像約瑟,就好像我們又和他在一起。民意支持他為先知、先見和啟示者」(in Jorgensen and BYU Studies staff, “The Mantle of the Prophet Joseph,” 177)。

3.4

繼任的重要原則

圖像
賓塞·甘會長與戈登·興格萊會長

賓塞·甘會長,戈登·興格萊會長扶著他的手,泰福·彭蓀會長在跟他說話

1996年的旌旗雜誌有一篇文章,特別報導了總會會長繼任的重要原則:

「先知約瑟·斯密去世後,歷來會長繼任的特定程序和規則雖略有不同,然而,基本原則卻是一樣的,且牢牢地建立在啟示上。這四個基本原則和作法實施於1844年,此後每一次的繼任,這些原則和作法都清楚可見。

1.授予十二使徒國度的權鑰。繼任的第一項原則或步驟是將國度的權鑰授予每個被按立至神聖使徒職位、且被按手選派為十二使徒定額組成員的人。(見教約27:12-13)……

2.資歷:會長團的管理原則。總會會長去世後,誰主領十二使徒,誰可以積極行使國度所有權鑰是根據資歷的原則來決定。1835年,首批十二使徒定額組蒙召喚時,其資歷是按照年齡大小來排列。從那之後,資歷便由被按立進入十二使徒定額組的日期來決定。……

3.總會會長去世後,十二使徒之上就沒有總會會長團。依照先知約瑟·斯密所教導的原則,當總會會長去世後,總會會長團定額組就自動解散,兩位諮理之前如果是十二使徒定額組中的一員,就回到自己在定額組中原來的資歷順位。擔任十二使徒定額組會長的資深使徒,由於其資歷順位,自動成為教會的『主領大祭司』,因為這樣,他主動持有且能行使國度中所有的權鑰,並『主領全教會』(見教約107:65-66,91)。這個主領的十二使徒定額組,其『權柄』與總會會長團『相等』,當它組織完備且完全運作時,就等同於總會會長團(見教約107:23-24)。同樣地,當時的十二使徒會長的功能和權柄等同於總會會長,和他被支持成為新成立的總會會長團的會長時一樣。……

4.改組總會會長團。身為教會的主領職員,十二使徒會長有權接受啟示,知道何時改組總會會長團。這項決定是在與十二使徒定額組商議後,透過一致支持而作出的。……

「豪惠·洪德會長〔1907-1995〕被支持為總會會長的那天,他見證:

「『每一個被按立為使徒和被按手選派為十二使徒定額組成員的人都被支持為先知、先見和啟示者。總會會長團和十二使徒定額組蒙受召喚並被按立持有聖職的權鑰,有權柄及責任來管理教會、執行教儀、教導教義,並建立和維護教會的各項作法。

「『若總會會長生病,或無法完全履行其職務上的一切責任時,與他共同組成總會會長團定額組的兩位諮理就會執行會長團的事工。總會會長團的兩位諮理以及十二使徒定額組會在議會中審慎地就任何重大的問題、政策、計劃或教義作通盤的考量。總會會長團及十二使徒定額組若非在一切相關的事務上達成一致同意,是不會作任何決定。

「『按照這個受靈啟發的模式,教會得以向前邁進,不受任何阻礙;教會的管理和先知恩賜的運用,也將永遠屬於那些具有使徒身份的持有權柄人員,他們持有並行使所有的聖職權鑰』〔in Conference Report, Oct. 1994, 6–7;或參閱1995年1月,聖徒之聲,第7頁〕」(Brent L. Top and Lawrence R. Flake, “‘The Kingdom of God Will Roll On’: Succession in the Presidency,” Ensign, Aug. 1996, 29, 31–34)。

3.5

主制定本教會總會會長的繼任制度

約瑟·斐亭·斯密會長去世後,海樂·李被支持為總會會長;賓塞·甘會長(1895-1985)指出,神在任命總會會長一事上所扮演的角色:

「令人放心的是,知道李會長不是經由委員會和集會在衝突和批評中,由人投票選舉出,而是蒙神召喚,然後由眾人支持所產生的。……

這種神聖的模式沒有錯誤、沒有衝突、沒有野心,也沒有不可告人的動機。主為自己保留了召喚領袖管理其教會的權利」(參閱「感謝上帝賜我先知」,1973年7月,聖徒之聲,第2頁)。

戈登·興格萊會長(1910-2008)成為總會會長後不久,他說明了主所制定的神聖模式:

「隨著洪德會長的過世,總會會長團解散了。當時擔任諮理的孟蓀弟兄和我也回到十二使徒定額組,即教會當時的主領持有權柄人員。

「三個禮拜前的今天,所有活著並已接受按立的使徒,懷著禁食與祈禱的心情,到聖殿的上層房間聚集,一起唱聖詩,作祈禱,領受主的聖餐,在象徵性的神聖約言裡,更新了所立的聖約,也更新了與神聖救贖主之間的關係。

「然後,按照歷來的慣例,改組總會會長團。

沒有競選活動,沒有競爭,沒有謀求職位的野心,只有安靜、平和、簡單和神聖,一切都依照主親自制定的方式作成」(參閱「這是夫子的事工」,1995年7月,聖徒之聲,第74頁)。

海樂·李會長(1899-1973)說,猜測誰會繼任總會會長團是「主眼中不喜悅的事」。他說:「那些試圖提前猜測誰將是下一任總會會長的人,就好比在賽馬會上賭馬一樣,因為只有主有時間表」(參閱「關於神的聖職的勸諭」,1973年9月,聖徒之聲,第33頁)。

3.6

十二使徒定額組的資歷

總會會長是最資深的使徒。資歷順位僅次於他的使徒是十二使徒定額組的會長;如果他正在總會會長團服務,在這個情況下,資歷順位僅次於他的使徒便會擔任十二使徒定額組的代理會長。使徒的資歷順位並不是由年齡大小來定的,而是按照他們被按立為使徒的日期和順序來決定。例如,1943年10月7日,賓塞·甘和泰福·彭蓀兩人同時被按立為使徒,由賓塞·甘先接受按立。因此,海樂·李於1973年去世時,甘會長便成為總會會長。

賓塞·甘會長(1895-1985)說明,由於總會會長的繼任模式是按照資歷順位,因此只有主可以支配繼任的順序:

「自約瑟·斯密以來,〔及至1972年〕共約有80位使徒被賜予〔此權柄的諸權鑰〕,卻僅有11位就任總會會長的職位,因為死亡進行干預。然而,主的僕人之生死皆在主的力量和掌控之中,祂只允許那預定要擔負起該項領導責任的人就任此最高職位。生死因此成為了主控因素。每一位新使徒也都是主所揀選的,並啟示給當時活著的先知去按立他」(參閱「感謝上帝賜我先知」,第3頁)。

圖像
基督召喚彼得和安德烈

救主召喚祂的使徒

戈登·興格萊會長(1910-2008)敘述資歷順序和繼任的過程,是從一個人蒙召喚進入十二使徒定額組時即展開了:

「我多次參與了權柄轉移的過程,過程單純而顯得十分美好。這個過程顯示出主行事的方法。先知按照主所訂的程序,挑選某人為十二使徒議會的一員。但此人並不以此為職業。他蒙召喚,就如耶穌時代的使徒一樣,主對他們說:『不是你們揀選了我,是我揀選了你們』(約翰福音15:16)。隨著年月的推移,這人從他職位的責任中接受訓練和調教,到世界各地去履行身為使徒的召喚。這是很長的一段準備過程,他會在這過程中認識各地的後期聖徒,而各地的聖徒也將因此認識他。主考驗他的心智和資質。隨著世事自然的演變,該議會出現空缺,新的指派也就產生。在這個過程中,某個特定的人就成為資深使徒。聖職的所有權鑰都是由他和與他同工的總會弟兄們所持有,那權鑰是在按立他們時賜給的。但是運用這些權鑰的權柄則侷限在總會會長手中。總會會長過世時,該權柄就由資深使徒行使,然後由他在十二使徒議會的同工提名、按手選派並按立為先知和會長」(參閱「請來分享」,1986年7月,聖徒之聲,第38頁)。

圖像
戈登·興格萊會長和多馬·孟蓀會長

戈登·興格萊會長(右)過世後,多馬·孟蓀成為總會會長。

十二使徒定額組的培道·潘會長(1924-2015)談到,資深使徒成為總會會長是必然的事:

「戈登·興格萊會長過世後不久,十四位已被授予國度權鑰的使徒聚集在聖殿樓上的房間,要進行總會會長團的改組。我們對於這事情該如何處理毫無疑問、也不會猶豫。我們知道最資深的使徒是總會會長。在那次神聖的會議中,多馬·孟蓀被十二使徒定額組支持為總會會長」(「十二使徒」,2008年5月,利阿賀拿,第83頁)。

3.7

十二使徒定額組的領導和繼任的時機

賓塞·甘會長(1895-1985)說明現任先知去世後,權柄便轉移到十二使徒定額組:

「主的事工是無窮盡的。即便一位有力的領袖過世了,這教會也不會有任何一刻沒有領袖,這都要感謝仁慈的神讓祂的國度能永遠持續。……

「從總會會長去世的那一刻起,一群弟兄成為共同的領袖——這些都是久經訓練而有經驗的人,長久以前便已指派,已賦予權柄,已授予權鑰。……國度在此已獲授權的議會之下向前推進。不會『角逐』職位,沒有競選活動,沒有競選演說。多麼神聖的計劃啊!我們的主多有智慧,如此完美地組織祂的教會,遠勝過人類脆弱、貪婪的弱點」(in Conference Report, Apr. 1970, 118; or Improvement Era, June 1970, 92)。

圖像
總會會長團及十二使徒定額組,1870年

總會會長團和十二使徒定額組(約1870年),與先知約瑟·斯密的畫像(上排,左二)

「身為教會的主領職員,十二使徒會長有權接受啟示,知道何時改組總會會長團。這項決定是在與十二使徒定額組商議後,透過一致支持而作出的」(This decision is made in consultation with and through the unanimous support of the Quorum of the Twelve” (Top and Flake, “The Kingdom of God,” 33; emphasis added). “The Kingdom of God,” 33)。先知約瑟·斯密去世後,十二使徒定額組在總會會長團改組之前,帶領教會三年半。百翰·楊會長去世後,十二使徒定額組帶領教會超過三年,也在約翰·泰來會長去世後,帶領教會將近兩年。近來,十二使徒定額組通常只帶領教會幾天,就會改組總會會長團並按手選派新的會長。

1898年9月18日,總會會長團的喬治·肯農會長(1827-1901)談到,惠福·伍會長於9月2日去世後,組織總會會長團的情況:

「9月13日,使徒在會議中討論到為教會任命信託董事的必要時,弟兄們似乎也很清楚有必要組織總會會長團。因此,十二使徒一個接著一個發言贊成在當時採取此項行動。聽取他們的意見後,舒會長站起來對總會弟兄們說,伍會長去世之後,他在聖殿裡,穿著聖職的袍子,感覺自己被帶到主的面前,主啟示他要組織總會會長團,也啟示他誰是他的諮理。他不曾提起這件事,不過,直到使徒們就這個主題發表看法之後,他才說出來。舒會長的這番話,證明了神的靈啟發他們作出先前的發言,並且贊同他們建議的事,這讓他們大為歡喜。雖然我由衷地贊同,也一直覺得應該盡速組織總會會長團,或在主給予此行動的靈感後即盡速進行,但對我來說,當時所要採取的行動是我始料未及的」(Deseret News, Oct. 8, 1898, 514)。

3.8

改組總會會長團

1974年,總會會長團的以東·譚納會長(1898-1982)講述海樂·李會長逝世前後所發生的事,他描述權柄的轉移,以及新任總會會長蒙十二使徒定額組支持和改組總會會長團的過程:

「值得注意的是,海樂·李會長逝世時發生的情況。羅慕義會長被請到醫院,他們倆談話時,李會長想到自己可能有段時間無法做事,便對羅慕義會長說:『譚納會長現因公外出,我要你接手繼續照管教會的事務。』後來進來的甘會長,自願協助羅慕義會長。不過,李會長逝世的消息一經宣布後,羅慕義會長立即對甘會長說:『你是十二使徒定額組的會長,現在由你負主管之責。我聽候你的吩咐,也準備好盡我所能協助你。』

「這完全符合教會的體制,也是個了不起的榜樣,說明教會永遠不會失去會長團的帶領,而且會一任接一任地順利進行。時任十二使徒會長的甘會長,立即成為本教會的主領持有權柄人員。

「我想大致說明他被任命和按立為總會會長時,所遵循的程序。……

「……李會長逝世四天後,十二使徒定額組的會長甘會長,召集十二使徒定額組的成員到聖殿樓上的房間,目的是要討論總會會長團改組的事宜,並在有所決定時立即採取行動。前任會長的二位諮理——也就是羅慕義會長與我本人——分別回到他們在十二使徒定額組中的位置。

「甘會長對李會長的辭世致上最深的哀悼之意,也表達了無法勝任之情,接著,他就按十二使徒定額組成員的資歷順位,請每個人表達他們對改組總會會長團的看法。

「每一位使徒均表示,自己覺得現在是改組總會會長團的時候,而賓塞·甘會長則是主要他在這個時候主領教會的人。主甜美之靈豐沛地降臨,總會弟兄們的心聲完全和諧一致。他們唯一的目的與意願是遵行主的旨意,每個人的心中皆無疑慮,知道主已經表達出祂的旨意。

「泰福·彭蓀長老接著正式提議改組本教會的總會會長團,並支持、按立、按手選派賓塞·甘為會長、先知、先見、啟示者,並擔教會的信託董事。此項提議得到附議,且獲一致贊同。

「甘會長謙恭地走向前,作了接受提名的演講,他祈求主的靈與祝福臨到他,使他能夠完成主的旨意。他說,他一直在為李會長祈禱,希望他保有健康、體力和活力,也祈求在李會長擔任總會會長時,主的祝福能臨到他。他強調,他也曾與他的愛妻嘉美娜一同真誠地禱告,祈求這個職位永遠不會落在他頭上,而且他也覺得李會長一定會比他長壽。……

「然後,他揀選及提名以東·譚納為他的第一諮理,墨林·羅慕義為第二諮理。倆人都分別謙卑地表示,承諾擁護和支持甘會長為總會會長,也會盡最大的能力履行其職務,並祈求主的祝福臨到他。

「之後,彭蓀會長被支持為十二使徒議會的會長。這時,甘會長坐在房間的中央,所有在場的人都按手在他頭上。我們確實感覺到主的靈與我們同在,甜美的靈充滿我們的心。接著,彭蓀會長擔任發言人,在他動人的祈禱和祝福中,賓塞·甘被按立且按手選派為先知、先見、啟示者,以及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的總會會長」(參閱「主所揀選的」,1974年9月,聖徒之聲,第42-44頁)。

3.9

什麼是莊嚴集會?

圖像
莊嚴集會

在教會莊嚴集會中舉手支持

戈登·興格萊會長過世之後,多馬·孟蓀會長雖然在2008年2月3日成為總會會長,但他是在2008年4月份總會大會星期六晨間大會(被指定為莊嚴集會),才被教會成員、世界各地的定額組和小組支持為先知、先見、啟示者,以及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的總會會長(見「支持教會職員」,2008年5月,利阿賀拿,第4-6頁)。

在早期的一場莊嚴集會上,十二使徒定額組的大衛·海長老(1906–2004)談到什麼是莊嚴集會,以及這樣重要聚會的神聖性:

「今天我們見證並參與了一場最神聖的集會,這是一場執行天上事務的莊嚴集會。如同往日一樣,世界各地的許多聖徒都獻出了禁食和祈禱,以使主的靈能傾注於他們,這在今天早上的這場大會中豐豐富富地應驗了。

「顧名思義,莊嚴集會是聖徒在總會會長團的指導下舉行的神聖、嚴肅且虔敬的集會。莊嚴集會有三個目的:奉獻聖殿,賜予聖職領袖特別的指示,支持新任的總會會長。今天這場大會就是一場莊嚴集會,要在這場集會中支持最近召喚的總會會長和教會的其他職員。

「在莊嚴集會中支持教會領袖的程序,和教會其他一般聚會所使用的程序不同。這個程序由先知約瑟·斯密制定,自總會會長團開始的各個聖職定額組,要一一起立並舉右手表示他們願意以信賴、信心和祈禱來支持總會會長為先知、先見和啟示者。教會的各個聖職定額組就這樣用舉手表決來表示。接著,全體聖徒起立並表示他們同樣願意支持他。教會的其他領袖也同樣在他們的職位和召喚上接受支持。

「我們舉手支持總會會長時,不僅表明我們在神前承認他是所有聖職權鑰的合法持有者,同時也表示我們與神立約,會遵行經由祂的先知而來的指示和勸誡。這是一項神聖的聖約。

「教會成立的當天,神賜給教會這條誡命:

「『你們要用一切耐心和信心接受他的〔總會會長的〕話,就像從我口中接受一樣。

「『因為這麼做,地獄的門必不能勝過你們;是的,主神要從你們面前驅散黑暗的力量,並使諸天為你們的益處和祂名的榮耀而震動。

「『因為主神這樣說:為了有益的目的,我已感召他以強大的能力推動錫安偉業』(教約21:5-7)。

「第一次莊嚴集會於1836年3月27日在嘉德蘭聖殿舉行。教會領袖按照我所說的程序接受支持,先知約瑟·斯密記載著:『我向大家預言,只要他們願意在這些人的職位上支持他們,……主會祝福他們;……奉〔耶穌〕基督的名,天上的祝福將會是他們的」(History of the Church, 2:418)。

「今天,我們運用這項一致同意的原則,表達自己的意願。這項特權和責任有多麼神聖呢?非常神聖。主在那項偉大的聖職啟示中,說『可將〔這些事情〕帶到組成教會屬靈持有權柄人員的若干定額組的總集會面前』(教約107:32)」(參閱「莊嚴集會」,1995年1月,聖徒之聲,第15-16頁)。

3.10

我們如何支持總會會長

圖像
教會成員在總會大會上支持領袖

教會成員的特權之一是,有機會支持蒙召喚來主領本教會的人。

多馬·孟蓀被支持為第16任總會會長時,總會會長團的亨利·艾寧會長在莊嚴集會結束之際,談到我們所擁有的極大祝福,以及當我們舉起手來支持領袖時所作的承諾:

「神的人民並非一直都配稱擁有我們今日所享有的奇妙經驗。基督升天後,使徒們繼續運用祂留給他們的權鑰。但由於成員們不服從而且失去信心,使得使徒們未把這些權鑰傳給繼任者就死去了。我們將此項不幸事件稱為『叛教』。要是當時的成員和你們今日一樣,有機會、也有意願運用信心,主就不會從世上取走聖職權鑰了。所以對天父的兒女來說,今天是個世界史上具有歷史意義和永恆重要性的日子。

「如今,我們的責任是要配稱地擁有必要的信心,去履行我們的承諾來支持那些蒙召喚的人。……我們既然舉手支持今日蒙召喚的人,就必須檢視自己的生活,作必要的悔改,承諾遵守主的誡命,並服從祂的僕人。主告誡我們,我們若不這麼做,聖靈就會退出,我們會失去所得到的光,而且將無法再信守今日所做的承諾,在主的真實教會中支持祂的僕人」(「真實而活著的教會」,2008年5月,利阿賀拿,第21頁)。

思考要點

  • 了解總會會長的繼任是受神聖之靈啟發的過程,可以在哪些方面增加我們對總會會長的信心?

  • 一位新使徒被按立時獲授予聖職權鑰,此舉如何是繼任過程的開始?

  • 擁護和支持資深的使徒為先知和總會會長,會帶來哪些祝福?

建議作業

  • 以本章作為指南,列出主在揀選新的總會會長時所建立的步驟。這個過程是如何從揀選一位新的使徒開始?

  • 記錄你對下列問題的答案:我們支持新任的總會會長時,我們應該做些什麼?這如何應用在支持我們的主教或教會其他領袖?

  • 簡短地向一位朋友或家人說明,受神聖之靈啟發的總會會長繼任過程,如何能排除謀求職位的野心,消除錯誤和衝突。

  • 了解十二使徒定額組成員的資歷順位原則,如何能鞏固你的信心,相信教會的領導在主的掌握之中,而且祂認識並準備每一位十二使徒。將你的感受記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