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會會長的教訓
第18章:在教會中服務


第18章

在教會中服務

我們都關心神在末世的偉大事工,我們應該都是這事工中的同工。1

泰來約翰生平摘記

泰來約翰從歸信的那一刻起,就決心爲主的事工奉獻出一切。回想1837年蒙召擔任使徒時,他分享了以下這番感想:「事工好像很龐大,職責也很艱辛、重大,我自覺軟弱渺小,但卻意志堅定;主是我的助手,使我能竭盡所能光大這個召喚。我一開始加入摩門教會,即戰戰兢兢地做著每件事,也很重視自己被要求去做的每一件事情。我將此視爲終生志業,而且認爲我不僅今生加入這個行列,也要永遠投身其中,即使自覺力有未逮,也未嘗想過要在這個時候臨陣退卻。」2

他所企盼的這份「終生志業」眞的實現了。泰來約翰在他數十載的服務當中始終信賴主;他知道只要忠信地服務,主就會支持他,幫助他完成祂的旨意。有關主支持爲祂服務的人一事,在泰來長老身上就發生一例,當時泰來長老在英國附近的曼島傳播福音,正爲自己撰寫的幾本小冊子安排出版事宜,以回應當地對教會以及斯密約瑟先知不實的指控。然而印刷商在尙未收到全額印刷費用之前,拒絕交貨。急著想分發小冊子的泰來長老於是向主祈求幫助,不久幫助就來了。

「禱告完〔幾〕分鐘之後,有個年輕人來到泰來長老的門前,他受邀進入屋內後,便交給泰來長老一個信封,之後就出去了。泰來長老並不認識這位年輕人,在他收到的信封裡有一筆錢以及一張紙條,紙條上寫著:『工人得工價是應當的』,下面並沒有署名。〔幾〕分鐘之後,有位窮苦的婦人,是個賣魚的小販,進到屋內,拿出一點錢想資助泰來長老的傳道事工。泰來長老告訴她,世界上的錢多的是,他並不想拿她的錢。但這位婦女堅持說,只要泰來長老收下那筆錢,主就會給她更豐盛的祝福,她也會更快樂。於是,泰來長老收下了那筆錢,並且很驚訝地發現,這位窮苦婦人的小錢再加上那位年輕人給他的數目,剛剛好夠支付積欠印刷商的費用。」3

泰來約翰的教訓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責任在教會中服務,並且光大召喚。

肩負這個國度進步的責任全都落在十二使徒以及總會會長團的身上,這種想法並不正確;若以此類推,認爲這應該是支聯會會長、大祭司、七十員、主教或教會及神國中任何職員的責任,也是不對的。相反地,我們每個人都有許多職責要去完成。我要多談一些有關男人的職責,及一些有關婦女的職責;他們都要在神前完成其職責。組織本教會及國度的直接目的是把每個人放置在恰當的位置,並期望每個人在各自的職位上光大職務及召喚。4

如果你沒有光大召喚,神會要你爲那些本可因你盡責而得救的人負責。5

成爲聖徒是什麼意思?你我既是神的聖徒,是以色列的長老,是家庭中的父親與母親,我們對於身負的責任履行了多少?讓我們來問問自己這些問題:在建立神的國度以及推動祂在世上的工作方面,我們履行了自己的各項職責了嗎?我們正在做的哪些事是能夠促進末世時代的榮耀的?我們的哪些作爲對此有所貢獻?是我們一切的作爲還是只有一部分的作爲?我們眞正身處的地位是什麼?這些都是我們應該細細思量、好好思考的事,以找出我們眞正應擔起的責任。6

我們受洗後經過按手禮獲得聖靈的恩賜,這些都還不夠。即使我們做得比這些更多,又接受了〔聖殿教儀〕,也還不夠;我們要做的是每天、時時刻刻、分分秒秒都奉行信仰,培養主的靈,使祂常駐我們心中,『成爲泉源,直湧到永生』〔見約翰福音4:14〕。祂能向我們揭示、開展、顯明神的目的與計畫,使身爲神的兒女的我們既然蒙召,行事爲人就與蒙召的深恩相稱。……若沒有神的幫助,任何人想在世上行事正確、思想正當、言談得宜、並履行神的旨意與律法,都非常困難;因此有必要在世上組織神的教會及國度,及經過適當組織的聖職,以及全能者已引介到祂教會及國度的合法管道、規範、限制、律法及體制,這些都是爲了使祂在世上的教會及國度能獲得指引、指示、保護、福祉、鞏固,並能精益求精。……

……那就像樹的枝子、根部與樹幹一樣。健康的樹幹上會長出茂盛的枝子,枝子外再抽出枝枒,枝枒上長了幾片綠葉、結了一些果實,果實繫繫,令人賞心悅目。但是,那也只是那棵樹的一部分而已,並不是整棵樹。那些枝枒、果實從何處獲得養分的?從根部、樹幹或莖部,以及透過在樹上的各個枝子。……

身爲聖徒的你會說:「我認爲我明白我的職責,而且我做得很好。」事實可能眞的如此。你看見那個小枝枒了嗎?它綠油油的,好茂盛,正是生氣盎然的最佳寫照;它負責自己在樹上的那個部分,與莖部、枝子、樹根相連;如果沒有了這枝枒,那棵樹活得了嗎?可以。它無須自誇或自我膨脹地說道:「看我多麼翠綠、多麼茂盛啊!我現在的情況是多麼健康啊!我表現得多麼出色,我適得其所、如魚得水呢。」可是,沒有根部你活得下去嗎?不能。你只負責你在樹上的那個部分及位置而已,我們這群人也是如此。……

這對教會及神的國度而言,是個很貼切的比喻。我們牢牢地連繫在一起,因相同的聖約合而爲一。爲了完成祂的目的、建立祂的國度、實現自世界開始以來所有聖先知親口說的事,主在末世時代於大地之上建立了祂的教會及國度;我們都是其中重要的一分子,我們都處在適合我們的位置上。

當我們光大召喚,我們就榮耀了神;當我們光大召喚,我們就擁有一部分神的靈;當我們光大召喚,我們一起組成了那棵樹;當我們光大召喚,神的靈就會透過合宜的管道彰顯出來;藉著並透過此一管道,我們獲得適當的養分,獲得與福祉、幸福、以及與今生及來生福祉相關的教導。7

神的事工正不斷地成長、推展,且將繼續如此,直到那位先知的話語應驗爲止,他說:「至小的族要加增千倍;微弱的國必成爲強盛。我──耶和華要按定期速成這事」〔以賽亞書60:22〕;但祂期望每一個人在各自的職位上都能光大召喚、榮耀神。儘管有許多的惡事……,但仍有許多人很美好、充滿美德、能克己〔或稱自制〕,極希望能依著神的旨意行事、實現祂的目的。每個男人、每個女人都要各盡其職。8

在教會服務時,應該遵循神的話語、旨意與律法。

我們如今在此,就像耶穌曾經在此一樣,不是爲了隨我們的心意行事,而是要實現那差我們來的父的旨意〔見約翰福音5:30〕。祂將我們安置於此,因爲在我們所處的日子及世代裡,有我們該做的事工要做。不論是總會會長、十二使徒、支聯會會長、主教、或任何人,我們唯有在與神及祂的事工聯合在一起時,才與重大之事相連。因此,唯有把自己置於神吩咐的位置,我們才能眞正爲人服務;正如爲了人類、爲了生者與死者、爲了我們所生活的世界、也爲了我們的先人以及後代的益處著想,祂管理、掌握著祂教會的事物,而我們只能根據來自於神的協助、指引及指示行事。……

……我們應該清醒,整頓我們的家宅、整頓我們的心;我們應該遵循神的話語、旨意與律法;我們應該讓神領導錫安,將祂的律法寫在我們的心上,並感受到我們蒙召完成偉大事工的責任。我們應該確使自己的身體與靈性保持純潔,不受任何邪惡的污染。我們在此爲的是建立神的錫安,爲了這個目的,我們的身體與靈性都必須順從神的律法、話語以及旨意。在此錫安,我們希望看到耶穌吩咐門徒所祈求的事都能發生。「願您的國降臨,願您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見馬太福音6:10〕。在天上是怎麼行事的?神說話,而諸世界就依照神的話造成了。神說,讓我們做這事、做那事和其他事,事就成了。天上可有任何人反對,說:「你不認爲晚一點做會比較好嗎?這樣做不是更好嗎?」是的,魔鬼曾這樣說,他到現在也還是這樣說。有時候犯罪之人會聽他的,有時候聖徒也會聽他的;因爲我們會成爲我們喜歡服從的對象的僕人〔見教約29:45〕。……

……耶和華的律法全備,能甦醒人心〔見詩篇19:7〕,我們必須遵循律法、實踐律法,否則就得因我們所追求的路、或怠忽職守的情況而對主神負起責任。我是這樣看待這些事情的,如果不是這樣,爲什麼要賜給我們這些律法呢?這些都是神的律法嗎?據我們所知確是如此;那麼,讓我們盡忠職守、努力光大召喚,使我們能在主前獲得嘉許、認可。……

奮起吧!因此,諸位以色列長老──諸位祭司、教師及執事,諸位支聯會會長、主教及高級諮議,諸位使徒及總會會長團成員,還有我們所有的人──都奮起吧!讓我們前去工作,心中懷著一份願望,願神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如果這些事眞的成就了,你想那不是從我們之中率先開始的,會是從誰開始的呢?神希望我們努力去做;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很多弱點及缺點,但是我們希望能學習神的話語、旨意及律法,並且遵循神的話語、旨意與律法。讓我們將祂的律法寫在心上,讓我們努力光大召喚,榮耀我們的神,主自然會處理其餘的事。……我們的指望在乎永生的神,我們追求智慧、審愼、智能的道;我們不求自己的榮耀,我們求的是萬軍之耶和華的榮耀。9

服務時,我們需要全能者的手來扶持。

神看人不像人看人,祂的思考方式不像人的思考方式。雖然我們能瞭解一部分的個人職責,但仍無法瞭解管理神教會的方法。神的教會需要井然有序的組織,需要聖靈透過適當的管道來帶領。10

我們與全能者、與生在世上各世代的使徒、先知和屬神之人同工,爲的是要完成在未有世界以先,就已經存在於神的心中、與人類家族相關的那項偉大計畫;那計畫一定會實現,猶如神活著一樣的確實。但同時,我們也覺得我們總被人類天性中的種種軟弱、缺失、缺點、缺陷所包圍;在許多情況中,我們會作錯誤的判斷,我們不斷地需要全能者的手扶持我們,我們需要祂的聖靈指引、帶領我們,並經由祂的聖職給予忠告,這樣才能在通往永生的道路上獲得帶領與保守。11

我們都說我們是神的聖徒,事實的確如此。……我們曾相信,現在也相信神已經說話,天使已經顯現、神已經在諸天及大地之間開啓了溝通的管道。這是我們信仰的一部分。我們相信神將徹底改變大地,使其淨化,滅絕一切罪惡,引進一切正義,直到偉大的千禧年遍及大地。我們也相信,神已展開祂的事工,祂會繼續向聖職持有人,向祂在世上的教會及國度發布啓示,顯明旨意;在這群人當中將充分體現出美德、眞理、聖潔、正直、忠誠、智慧以及神的知識。12

我覺得自己已經展開跟撒但之間的戰爭了,這場戰爭會持續一生,並延續到全永恆。如果我是神的僕人,我就得聽從那些由神指定、透過神的啓示來帶領我,給予我忠告的神的僕人的指示,這些神的僕人有權利在與神國度相關的所有事情上指示我、支配我;而我也愈發覺得每一件事,不論屬靈或屬世,今生或永恆,都與神的國度有關。只要這樣想,事情怎麼發展對我而言差別都不大。他們用這個方法、用那個方法或另一個方法,都無關緊要,方法困難或簡單也不重要,因爲那只延續一段時間,而我也只會在世上活一段時間;對我而言眞正重要的是如何持守住我的信仰、保持正直、光大召喚,並確使自己的忠心能在更遠的盡頭爲人所知,不只在今生爲人所知,也在永世無盡中爲人所知,並在一切智能、知識、信心、毅力、能力與超升方面不斷地繼續成長。13

我們應該支持教會其他教友的召喚。

教會所有的職位首先都是透過啓示召喚的,或是由那些有權柄的人根據情況來召喚,接著由他們將主領的教友舉手支持。每個人按照個人被召喚的職位獲得力量,所有與之相關的人都應該尊重他的判斷及決定。14

表決時,我們舉起右手作爲記號,向神表示我們願意支持我們所贊成的人;假如我們不覺得要支持他們,就不該舉手,因爲那樣是僞善的行爲。……

支持某人是什麼意思?我們瞭解其中的含意嗎?我不知道對你而言如何,不過對我來說,這件事很簡單。比方說,如果有個人要當教師,而我舉手表示會支持他擔任該項職位,當他以該職位的身份來拜訪我時,我會歡迎他,並以關懷、親切及尊敬的態度對待他。如果我需要建言,我會請他給予建議,並盡一切所能地支持他;那就是正當且符合正義的原則。我不會說任何眨損他的人格的話。如果我的作法還有不對,那麼我還得學習什麼才是對的做法。如果有人在我面前說他的壞話,毀謗他的名聲,我就會說,等一等!你是聖徒嗎?是啊,我是聖徒。你不是曾經舉手支持過他嗎?是啊,我是舉手了。那麼,你爲什麼不支持他呢?現在,我會稱這樣的舉動爲支持他。如果有人攻撃他的名聲,我也會用同樣的方法爲他辯解,只因每個人的名聲都至爲重要。

我們一且按照我們所用的鄭重方式支持這些人時,我們會遵守聖約嗎?還是會違反聖約?如果違反聖約,我們就成了毀約者。就我們立約支持那些人的行爲而言,我們算是在神前及弟兄前破壞了我們的承諾。

假設這個人眞的做錯事了,假設他被人發現說謊或欺騙,或詐騙他人,或有偷竊還是其他的事情,甚或行爲不檢呢?你還是要支持他嗎?我的責任就是跟他談談(對任何人我都會這樣),我會告訴他我瞭解發生了這樣這樣的事情,在這種種情況下,我無法再支持他了。如果我發現是自己弄錯了,就會收回那番指責;如果那些都是眞的,我就有責任確使他受到公正的處置,他應被帶到適當的法庭前,就他所做的事進行回答;如果他沒有做這些事,我就無權談論他了。15

爲神在教會中安排的不同職位的人禱告,祈求他們能履行他們的各項職責。主會支持祂的僕人,賜予聖靈及啓示之光,只要他們按照祂所指定的道路尋求祂,祂就會引導他們,也會引導你們走義路。就我所知,這是神的國度的次序。……瞭解這些次序並加以服從,是我們的責任。16

研讀與討論的建議

  • 你是否曾經在接受召喚時,覺得自己尙未準備好擔任該項召喚?你如何面對那項挑戰?(亦見尼腓一書17:50)。我們如何做好準備,以便在任何事情上爲主服務?

  • 泰來會長強調我們每一個人在教會中都有應盡的職責。爲什麼每一個人都去服務是那麼重要?

  • 你在教會中的召喚在哪些方面造福了你的生活?你可以如何從事更多、更好的服務?

  • 你和家人曾否由於某位教友光大召喚,而蒙受祝福?對於那些賣力爲你及你的家人服務的人,你心中有何感想?

  • 在你服務時,主是否曾經幫助過你?祂如何幫助你?你可以做些什麼事,使自己在服務時能更常獲得祂的指引?在我們服務時,爲什麼尋求榮耀主而不是榮耀自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 我們如何積極支持他人的召喚?我們展現出對彼此的支持時,將如何因此而更加鞏固教會?我們如何在家中幫助家人支持教會領袖?

相關經文:箴言3:5−6摩賽亞書2:17教約4:2−724:764:33−3476:5

註:

  1. The Gospel Kingdom, sel. G. Homer Durham (1943), 222.

  2. B. H. Roberts, The Life of John Taylor (1963), 48.

  3. Andrew Jenson, Latter-day Saint Biographical Encyclopedia, 4 vols. (1901–36), 1:16.

  4. The Gospel Kingdom, 209.

  5. Deseret News: Semi-Weekly, 6 Aug. 1878, 1.

  6. Deseret News (Weekly), 11 Apr. 1860, 41.

  7. Deseret News (Weekly), 16 Dec. 1857, 323.

  8. Deseret News: Semi-Weekly, 5 Sept. 1882, 1.

  9. Deseret News: Semi-Weekly, 24 Mar. 1885, 1.

  10. The Gospel Kingdom, 381.

  11. Deseret News: Semi-Weekly, 26 Jan. 1875, 1.

  12. Deseret News (Weekly), 22 Apr. 1863, 338.

  13. Deseret News (Weekly), 25 May 1854, 2.

  14. “Organization of the Church,” Millennial Star, 15 Nov. 1851, 339; paragraphing altered.

  15. The Gospel Kingdom, 174–75.

  16. The Gospel Kingdom, 167.

Image
trees

泰來會長把個人的教友身分及服務比喻爲樹的各個部分,他教導:「我們牢牢地連繫在一起,因相同的聖約合而爲一。」

Image
sustaining

「表決時,我們舉起右手作爲記號,向神表示我們願意支持我們所贊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