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成為更團結、更友善的聖徒社區的七個方法
2023年2月


僅提供電子版

成為更團結、更友善的聖徒社區的七個建議

要鞏固會眾,就從我們自己開始。

Image
一個男人為一個家庭扶住打開的們

照片人物由模特兒擔任

在這個成員遍布全球的教會中,我們對天父和對主耶穌基督的見證將我們後期聖徒社區凝聚在一起。我們一起努力,要變得更像我們的救主,並接納祂的這項真理:「你們若不合一就不是我的」(教義和聖約38:27)。

我們在尼腓四書讀到一個以基督為中心的社會的興起和衰落。他們之間曾經沒有紛爭,「凡物公用」(尼腓四書1:3),照顧貧困者,心中懷著「神的愛」(尼腓四書1:15),成為了一體(見尼腓四書1:17)。但一段時間後,他們離棄了這些價值觀,變得自私自利,失去了原本合一的社會。

我們要如何像他們之前那樣,成為一個以基督為中心的社區?以下七個建議,能幫助我們這些神的兒女,變得更加團結。

1.向不認識的人介紹自己

我們的救主是好牧人,祂認識我們每個人,並且祂「按著名叫自己的羊」(約翰福音10:3)。我們可以效法祂的榜樣,努力彼此認識、互相了解。我們也可以幫助別人覺得受到重視。不論你的支聯會有多大,或分會有多小,你都可以更認識某個人。

不論是和第一次來到教會的人交談,或是和你不常有機會交談的某位資深成員說話,自我介紹都顯示出你對弟兄姊妹的關心。像七十員藍迪·范克長老說的那樣,這顯示出你感謝他們「願意進入羊圈,並留在羊圈裡。」1以後和人交談時,要記住救主有力的榜樣,體貼地稱呼對方的名字。

2.專注於我們共同的事工——救恩和超升的事工

使徒保羅寫信給哥林多的聖徒,說:「你們中間也不可分黨,只要一心一意,彼此相合」(哥林多前書1:10)。要成為一心一意,方法之一就是,無論我們當前在人生旅程的何處,都要一起努力,走上這聖約的道路,並留在這裡。這救恩和超升的事工,邀請我們奉行福音、照顧他人、邀請他人接受福音,並使家人結合在一起2,從而讓我們這些遵守聖約的人有機會團結合一。

我們可以專注在這四項神所指派的責任上,來滿足當地單位和社區的需求。無論是分會、支會、支聯會或傳道部,成員和領袖都可以一起商議,以更加了解如何在這個共同的偉業中彼此施助。在這個共同的偉業中併肩工作,能使我們以非凡的方式團結在一起。

3.避免起頭說謠言或散播謠言

謠言,或傷害人的閒話,無論是否真實,都可能會對他人產生負面的觀感,破壞彼此間的關係。不要相信有害的謠言,因為這麼做會動搖教會社區的基礎。即使謠言是真實的,也要避免散播謠言或起頭說謠言。沒有人是完美的,也沒有人不需要神的幫助,所以不要成為第一個丟石頭的人(見約翰福音8:7)。

支會或分會成員若需要糾正,領袖應私下與他商議。基督吩咐說:「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趁著只有他和你在一處的時候,指出他的錯來」(馬太福音18:15)。

4.帶著微笑施助

七十員亞德里安·歐卓亞長老說:「〔主〕希望你參與祂偉大的事工。當你幫助別人奉行幸福計畫時,這計畫對你來說就會變得更加真切。」3我們的施助指派任務,是我們可以快樂地做到這一點的一個方法。

不論你是經常施助,或是需要找出你施助指派的任務是什麼,我們都可以一直尋求聖靈,以知道神要我們做什麼來奉祂的名為人服務。當我們努力效法救主施助他人的榜樣,就能在建立友善的社區時體驗到耶穌基督福音的喜樂和美好。

5.努力更加了解彼此

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個性和特質。我們每個人都是基督身子的必要肢體(見哥林多前書12:12-31)。我們可以努力去了解每個人,也更加重視每個人。當我們努力更加認識彼此時,可能就會發現,我們可以更加支援彼此的需求。

例如,我們的特質各有不同,有的人內向,有的人外向。有些人無論是在大型團體中,或在指派工作中與不認識的人互動,都感到很自在,他們通常被稱為「外向」的人。還有些人則比較喜歡和一小群人進行比較親密的互動,這樣的人被稱為「內向」的人。這兩種特質在主的事工中都很重要。教會提供的許多機會,有些比較適合外向的人,例如在教會演講、從事傳道事工,或和不熟識的人一起參加活動。當我們努力鞏固我們的社區時,可以了解內向之人的需求,按部就班地,以切合他們的長處和內向特質的方式,幫助他們更自在地參與救恩和超升的事工。

還有一些其他方法可以讓我們努力更加彼此了解和互相支援,包括敏於察覺家庭背景、經濟狀況、健康需求、興趣,以及各人在聖約道路上的位置。在為各種類型的活動、課程、聚會和互動作準備時,我們可以牢記如何幫助每個人都覺得被接納,並看出主的事工是多麼需要他們。同樣地,在關心有不同興趣和背景的成員時,也是如此。

6.寬恕並尋求寬恕

新約談到許多奇蹟般的醫治,以及神呼召我們要成為門徒。這是一項永恆的見證,證明我們有能力改變。一個以基督為中心的友善會眾,要是缺少這項寬恕的教義,就不會完整。重要的是,當我們錯待他人,或別人錯待我們時,我們都可以透過救贖主與他們和好(見哥林多後書5:18)。

羅素·納爾遜會長敦促我們:「要運用謙卑、勇氣和力量,這是去寬恕和尋求寬恕所需要的特質。」4寬恕他人可能並不容易,但卻可以擴展我們愛人的能力。尋求他人的寬恕可能不是快樂的,但卻能增強我們悔改的能力。

對他人的缺點和過錯展現憐憫之心,就是透過我們展現神的愛。寬恕會讓我們這群後期聖徒更接近基督,使我們更充分地讓我們的「心在合一和彼此相愛中交織在一起」(摩賽亞書18:21)。

7.在所有的宗教和信仰中建立一個宗教自由的社區

跨越我們宗教的界線,建立一個更團結、更友善的宗教社區。從阿根廷到辛巴威,教會成員在世界各地提供服務,不論他們的宗教信仰為何,我們都可以愛他們。

十二使徒定額組羅納德·羅斯本長老教導:「我們教會與其他宗教一同合作,保護各種信仰派別的人,並保護他們表達自己信念的權利。這並不表示我們接受他們的信仰,或他們接受了我們的信仰;但是和那些想讓我們沉默的人比起來,我們與這些信徒有更多的共通點。」5

與他人談談為什麼他們喜愛他們的信仰,並與他們分享你為什麼喜愛你的信仰。看看你們可以一起做哪些事來鞏固你們的社區。和不屬於我們信仰的人作朋友,會創造出令神喜悅、牢不可破的合一,因為我們「在基督耶穌裡都成為一了」(見加拉太書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