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準備你的靈性土壤
2023年1月


「準備你的靈性土壤」,2023年1月,利阿賀拿

來跟從我

準備你的靈性土壤

撒種的比喻可以幫助我們,為今年的來跟從我新約研讀作好準備。

新約中我最喜歡的比喻之一,就是馬太福音13:3-23中撒種的比喻(亦見馬可福音4:3-20路加福音8:5-15)。這個比喻將人們接受神的話(種子)的方式,比作不同類型的土壤。我們學到,每種土壤都有一個重要的特徵,或好或壞。

我們經常讀到這個比喻,認為它描述了人們接受和奉行福音的意願。這一點固然沒錯,但我認為這個比喻也可以用來描述,我們的信心和福音知識成長時,我們個人的進步情形。換句話說,我們不會永遠被禁錮在某一種類型或程度的信念裡。我們可以藉著信心和努力,來改善我們的靈性土壤,讓它結出更好的果子。

我想和你們一起檢驗這個想法,因為它確實幫助我更深入了解這個比喻。我相信,當我們為今年的來跟從我新約研讀作準備時,複習撒種的比喻能幫助我們準備好自己的心,來接受福音真理。

接受福音的種子

在這個比喻中,我們學到撒種的人在撒種時:

  • 有些種子落在路旁,被鳥兒吃了。

  • 有些種子落在土淺石頭地上,雖然發了芽,但太陽一曬就枯乾了。

  • 有些種子落在荊棘裡,荊棘把它們擠住了。

  • 有些則落在好土裡,就結實纍纍。

主解釋說:

「凡聽見天國道理不明白的,那惡者就來,把所撒在他心裏的奪了去;這就是撒在路旁的了

撒在石頭地上的,就是人聽了道,當下歡喜領受,

「只因心裏沒有根,不過是暫時的,及至為道遭了患難,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

撒在荊棘裏的,就是人聽了道,後來有世上的思慮、錢財的迷惑把道擠住了,不能結實。

「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聽道明白了,後來結實,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馬太福音13:19-23)。

讓我們來看每一種土壤,看看可以做哪些事來加以改善。

Image
種子和鳥

大衛·格林繪

路旁的土壤

總會會長團第一諮理達林·鄔克司會長說:「那些『落在路旁的』(馬可福音4:4)種子並沒有落在土裡,因此沒有成長的機會,就好像頑硬、沒有作好準備的心聽到教導時一樣。」1

此外,有時候我們不了解我們在經文中所聽到或讀到的內容,因為我們的心還未準備好。當這樣的情況發生時,我們該怎麼做?

我們可以向了解經文的人請教。我們可以問傳教士、主日學教師、聖職或組織領袖、福音進修班或福音研究所教師、施助我們的人,或我們忠信的父母和家人。我們可以研讀總會大會演講。福音圖書館應用程式提供了許多資源,可以幫助我們尋求更充分了解經文。

我們也應該祈禱,祈求神賜予更多的光。如果我們真心誠意,並且對基督有信心,就會獲得福音真理的知識(見摩羅乃書10:4-5)。主說: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因為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尼腓三書14:7-8)。

Image
種子和石頭

石頭地的土壤

有些人透過傳教士聽到復興的福音,感受到基督的愛,參加教會聚會並樂在其中。然而,隨著時間過去,人生還是不斷出現困難。他們發現,人生並未轉變成永不休止的祝福泉源。他們的信心減弱,就這樣偏離了。

有些人在參加聚會或大會時,也看到「土淺石頭地」,覺得受到啟發要從那一刻起,把每一件事情做對。但是到了星期一,他們回到了日常的各項職責,工作上的挑戰依然困難重重,誘惑似乎極具吸引力。他們想要在靈性上進步的渴望因此減弱,或消失無蹤。

他們從痛苦的經驗中學到,若沒有深植的靈性根基,在風暴中助我們挺立、在饑餓時餵養我們,或在太陽炎熱時讓我們精神抖擻,我們的靈性就可能滅亡。

那我們該如何改善石頭地的土壤?移除石頭,並深植我們的靈性根基。

移除石頭或許是件不容易的事,可能需要營造一個能激勵信心的環境,也可能需要建立新的友誼,並禁戒各樣惡事(見帖撒羅尼迦前書5:22)。

Image
捧著石頭的手

若要有力量移除石頭,我們需要救主的幫助。我們若接受祂提出的聖約,就能得到祂的幫助。這要從接受洗禮的邀請開始;這意味著經過證實而接受聖靈的恩賜;這表示要接受我們還缺少的任何聖約,例如接受聖職或是去聖殿;這代表每週參加教會聚會,並藉著領受聖餐來更新聖約。

當考驗和誘惑來臨時,我們可以堅守與主所立的聖約。十二使徒定額組的大衛·貝納長老說:「我們只要忠信地記得並盡力按照所接受的義務生活,就會與救主緊密地相連在一起。與祂的這種緊密的關係,是我們人生每個時節中,靈性力量的來源。」2

Image
種子和荊棘

荊棘中的土壤

這種土壤讓植物生長,包括讓荊棘生長。荊棘是「今生的思慮、錢財、宴樂」,使我們「結不出成熟的子粒來」(路加福音8:14)。

我們接受聖約後,卻不再走在聖約道路上時,會出現什麼情況?或者我們領受聖餐,卻不祈求寬恕,因為我們根本不再去想自己的過錯。或者,我們可能請求寬恕,卻拒絕寬恕他人。我們接受聖殿的聖約,卻沒有施助有需要的人。我們把分享福音的機會擱置一旁,因為我們擔心這麼做會顯得不恰當或令人尷尬,抑或是因為我們不再知道該說什麼。

當這樣的情形發生時,解決之道是遵行我們在受洗時所立的聖約,「與哀者同哀,……安慰需要安慰的人,也願意隨時隨地,在所有的事上作神的證人,直到死亡」(摩賽亞書18:9)。

我們每天悔改、作出微幅或大幅的調整,並回到那條直而窄的聖約道路時,就是在除去雜草。

我們拒絕讓生活中的雜草擠住我們。要做到這一點,我們要將自己的家改造成信心的庇護所。我們要追求任何能邀來聖靈影響力的事。我們要拒絕任何會驅趕那股影響力的因素。我們要在神的國度中服務——在我們的召喚上、聖殿中、傳道事工上,以及我們的家庭中服務。

好土

許多人聽到神的話,明白了,也讓它在心中成長。主對他們說:「我揀選了你們,並且分派你們去結果子,叫你們的果子常存」(約翰福音15:16)。對這樣的人來說,答案就是憑信心向前邁進,並在好行為中持守下去。

鄔克司會長問道:「我們要如何在生活中應用救主這個教訓呢?」3今年,當我們準備研讀新約時,願我們更接近救主,並改善我們的靈性土壤,好讓我們能接受神的話。然後,我們可以藉著接受並更新將我們與祂結合的聖約、為神服務和愛我們的鄰人,以及在帶領我們將來回到天家的聖約道路上繼續前進,來結出祂要我們結出的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