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
在一起,還是分開
2021年6月


忠信地老去

在一起,還是分開

已經是空巢夫妻了,你們該如何是好?

圖像
夫妻在沙灘上散步

照片由Getty Images提供

我為已經沒有兒女住在家中的夫妻提供諮商時,他們經常這樣描述「空巢」的經歷:「它悄然而至,猝不及防!好像我們剛剛才在等待第一個孩子的到來,突然間,孩子們都長大了,離開了。歲月飛逝!現在我們面面相覷的說:『我們有什麼共同點呢』?」

沒有魔法清單

你可能會想:「這篇文章正是我需要的!」或者「這正是我的配偶需要的!」你可能渴望一份突破性的建議清單,幫助你應對空巢夫妻的生活。但是,我在多年的夫妻諮詢工作中發現一個事實:在大多數情況下,有創意的待辦事項或再次相互連結的方法很少能長期奏效——除非有可靠的情感連結

無論是住在蒙古烏蘭巴托,還是巴西聖保羅,我們都是神的兒女。我們都是人,都有情感。我們表達情感的方式會因文化和成長環境而各不相同,但我們都有情感——孤獨、拒絕與被拒絕、恐懼、悲傷、幸福和快樂。即使在多代同堂的家庭文化中,孩子長大成人後,他們的父母往往也會分開。

空巢夫妻經常對我說:「我們已經沒有共同之處了。」如果他們只看一個人喜歡做什麼,而另一個人想做什麼,那通常是對的。如果沒有情感的連結,即便與配偶同處一室,仍然會感到孤獨

那麼,夫妻之間該怎麼做,才能讓他們相守而不是分開?我們先談談成長背景。

成長背景對婚姻的影響

我們各有不同的成長背景。我們與父母、手足、親戚、朋友和熟人的經驗,可以塑造我們在婚姻中的行為和期望。例如,在我們成長的歲月裡,我們與照顧者在情感上是親密還是疏離?根據成長背景,我們可以提出兩個基本問題:

  • 我們願意與配偶建立多親密的情感連結?

  • 我們是否願意讓配偶進入自己的情感空間?

如果我們只把注意力放在配偶的行為上,而不去了解行為形成的歷史原因,我們的想法往往就會變得僵化,無法柔軟下來。對於配偶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困難時期,如果我們能有洞察力和同理心,通常會讓我們有渴望更支持對方。體恤、柔軟和溫柔是分享情感的沃土。學會與配偶談論自己的感受,是促進情感安全和連結的催化劑。

羅素·納爾遜會長忠告:「要和你的配偶好好溝通。……夫妻需要有獨處的時間來彼此觀察、交談,並真正地彼此傾聽。」1

標識、感受、承認和分享

即便是結婚多年,要分享敏感的問題也很不容易。但這裡有一些步驟可以讓它容易一些:

  1. 標識情緒。為情緒命名,比如「絕望」、「期待」或「渴望」。

  2. 感受情緒。慢下來,問問自己:「我何時何地注意到這種感覺?」

  3. 承認情緒。情緒自有其意義。不要因為自己或配偶有情緒而感到羞恥,卻要尋求天父的幫助和指引。

  4. 分享感受。當你與配偶傾訴情緒時,往往會拉近你們倆人的距離。我們在「福音主題」中讀到:「夫妻花時間交談,彼此傾聽,體貼和尊重對方,常常表達溫柔的感覺和情意,這樣就能鞏固他們的婚姻。」2

任何年齡的配偶在學習識別、承認、理解和一起談論自己的情緒時,都會鞏固他們的關係。運用兩個受靈啟發的原則可能會有所幫助:(1)「夫妻肩負神聖的責任要彼此相愛」,和(2)夫妻要「互相協助,是平等的夥伴」。3

以「溫和開場」

圖像
緊握雙手的年長夫妻

著名的婚姻研究者約翰·戈特曼博士認識到,美好婚姻的核心是,有能力透過討論來解決困難的話題和情緒。他開發了一種稱為「溫和開場」的模式。遇到問題的一方溫和地建立一個討論問題的架構,而不是批評對方。這包含四個部分:

  1. 表達感受。專注於你的感受,而不是對方的言語或行為。例如:「我很煩惱、擔心、害怕或恐懼。」用「我」語句來表達你的感受,比如,「我覺得……」。

  2. 談論具體的情況或事件。盡量說清楚,講重點。避免評判或論斷你的配偶。也談談該事件給你帶來的經歷和相關感受。

  3. 陳述正面的需要。描述你在關係中最看重什麼,請你的配偶採取積極的行動來滿足你的需要。提出請求時要有禮貌,「請」或「我會很感激」會大有幫助。

  4. 表達感激。稱讚配偶為你做的事,對你很有幫助。

依附創傷

我們大多數人要麼深深感激,要麼深深渴望能與配偶建立情感連結。正如經文所說:「然而照主的安排,女也不是無男,男也不是無女」(哥林多前書11:11)。如果我們在有需要時向配偶求助,而配偶可能因某些原因不在身邊或無法安慰我們,那麼我們很有可能會經歷蘇珊·強森博士所說的依附創傷。這些創傷引發的負面反應有幾種形式:

  • 攻擊。因為配偶不在身邊而強烈地加以抨擊和批評,斷然的說:「我需要你時,你從來不在。你從不在意我的需要。」

  • 安撫。我們同意配偶的觀點,希望討論不要繼續或激化,但沒有解決任何問題,其結果通常是積累怨恨。

  • 辯解。我們像法庭上的律師一樣提供證據,證明我們在當下的反應是合理的。

  • 冷戰。我們疏遠對方,保持沉默。我們保持距離,只談論日常生活所需,沒有任何有意義的連結。

  • 追索。我們熱切地需要一種連結,這讓我們持續地追問,索取答案,要求承諾,還想要掌控全局——不是為了這段關係,而是為了撫平自己受傷的情緒。

當我們覺得自己已經失去對所愛之人的依戀時,這些反應並不反常,但很危險;因為這會引起負面循環。首先是依附創傷;其次是負面反應;然後是對第一種反應的負面反應;如此循環往復。因此,夫妻雙方對此循環均有責任,同時也都受到了傷害。

身體與情感的親密關係。

圖像
香港的夫婦

當然,親密關係是婚姻的重要組成部分。事實上,可以說,親密關係作為婚姻的要素,有其多面性。感覺彼此親近,有實際的身體接觸,感受到強烈的情感連結,這些都是相互關聯的。

情感上的親密關係能促進連結和親密,從而加深和豐富親密的性關係。對於性欲低的配偶來說,如果其鮮少感覺到或沒有情感連結,進行性行為就頗具挑戰。因此,規律的、有意義的情感連結會為親密的性關係創造安全的港灣。

隨著年齡的增長,親密的性關係會愈加困難。在某些情況下,合格的醫生或認證的治療師可以提供見解和協助。但我相信,透過簡單的舉動保持身體接觸會有很大的價值,例如親吻對方道晚安,常常牽手,或給對方一個親切的擁抱或捏捏手。

更好的清單

圖像
兩隻鳥坐在巢中

卡洛琳·魏伯繪

現在,如果你仍然覺得自己渴望在空巢的歲月裡,再次找到那份充滿創意的事項清單,或互相交流的方法,這裡有個好消息:當你們二人仍然保持情感上的連結,或再次在情感上連結時,就會更容易建立一份兩個人都能有所貢獻的清單。這會是你們的清單,因為由你們建立,就更有可能去執行。建立更堅固情感連結的夫妻,無論其成長背景、喜好、興趣或活動為何,他們通常都會緊密合作,並會找出方法來解決自己的婚姻問題。■

註:

  1. 羅素·納爾遜,「滋養婚姻」,2006年5月,利阿賀拿,第37頁。

  2. 「婚姻」,福音主題,topics.ChurchofJesusChrist.org

  3. 「家庭:致全世界文告」,ChurchofJesusChris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