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歷史
22宛如不滅的炭火


第22章:「宛如不滅的炭火」,聖徒:耶穌基督的教會在後期時代的故事,第二冊,沒有不潔的手,1846-1893(2019)

第22章:「宛如不滅的炭火」

第22章

宛如不滅的炭火

圖像
從翻覆的船邊伸出水面的雙手

1863年6月5日傍晚時分,在華盛頓特區,史坦豪斯正與林肯總統會面。史坦豪斯是來自蘇格蘭的一位編輯,現年三十九歲,大西洋兩岸的人都極為敬重這名後期聖徒。

他年輕時曾在英國、義大利和瑞士傳教。後來,他在美國東部領導傳教士,並為讀者眾多的紐約前鋒報德撒律新聞撰寫文章。他和妻子芬妮在鹽湖城深受聖徒喜愛,經常被引介給來鹽湖山谷拜訪的貴賓。1

史坦豪斯與林肯會面時,有意了解總統對於聖徒自治一事的開放程度。在猶他,沒什麼人預期林肯會執行新的反重婚法。若要將重婚的教會成員定罪,檢察官必須提出實行多重婚姻的證據——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他們的婚姻都是在恩道門屋宇中私下舉行,政府官員無從取得紀錄。此外,只要陪審團裡有教會成員,猶他的檢察官就很難判人重婚罪。2

然而,許多聖徒對於林肯派駐在猶他治理人民的官員感到憤怒。1858年,阿佛烈·卡明接替百翰·楊,出任總督一職,他於1861年辭職時,已與聖徒建立友好的關係。林肯選派來接替卡明擔任總督的約翰·道森,很快就引起聖徒的反感,因為他試圖阻撓1862年的立州請願。3林肯指派的下一任總督司提反·哈定是紐約州拋邁拉人,年少時便與約瑟·斯密熟識。儘管有這層關係,但哈定卻很快就激怒了聖徒,因為他試圖立法使教會成員無法進入陪審團,想藉此加強執行反重婚法。4

總統聆聽了史坦豪斯的陳述,開玩笑說自己不記得哈定總督的名字,同時也表示他希望自己派駐到猶他的官員能表現得好一點。

美國內戰進入慘烈的第三年,使得林肯身心俱疲,面容憔悴。為了扭轉戰爭局勢,他最近公告宣布釋放南部諸州的奴隸,讓黑人加入聯邦陸軍。但是,南軍剛在華盛頓西南方約一百公里處一場傷亡慘重的大戰中打敗北軍,眼前這尚待解決的難題,比起聖徒與政府官員之間的紛爭更令林肯頭痛。5

林肯告訴史坦豪斯:「我年輕的時候,曾在一塊剛整理好的土地上犁田,犁著犁著,突然被一塊大木頭擋住。這木頭太高了,我的犁具跨不過;它又太重了,我搬不開;它也太溼了,我燒不掉。我站在一邊望著這木頭,研究了一會兒,最後決定繞過它繼續犁田。」6

總統繼續說:「你回去告訴百翰·楊,如果他不來煩我,我就不去煩他。」7

不久之後,林肯將哈定總督解職,指派一位較溫和的官員來接替他。8


隔年一月,三十三歲的阿爾瑪·斯密收到從拉奈島寄來的一封信。這封緊急的短信由六位夏威夷的教會成員聯署,其中一位名叫所羅門拿,這位長老在阿爾瑪和所有其他猶他傳教士於1858年離開夏威夷時,蒙按手選派成為拉奈島的教會領袖。9

阿爾瑪讀著信,小心翼翼地將夏威夷文翻譯成英文。信中說道:「我們寫這封信是要跟你談談住在我們這裡的先知華爾德·吉布森。他真是我們的領袖嗎?」10

華爾德·吉布森在拉奈島上並不令人意外,但是「先知」一詞卻讓人提高警覺。總會會長團曾於1861年派遣這位知名的冒險家,前往日本和亞洲、太平洋地區的其他國家積極拓展傳道事工。不久後,華爾德通知總會會長團,他和女兒塔露拉已和聖徒定居在拉奈島。11

自此之後,華爾德經常向百翰·楊回報夏威夷傳道部和拉奈屯墾區一片欣欣向榮的消息。1862年,夏威夷一家報紙轉載德撒律新聞(Deseret News的一篇報導,整篇文章都在讚揚華爾德在夏威夷聖徒當中所做的事。12但問題是,為何當地聖徒稱他為先知呢?華爾德不過是一名傳教士而已。

阿爾瑪繼續往下讀,這封信談到華爾德否認百翰·楊持有權柄,並在島上建立他個人的聖職體系。「他按立了十二使徒定額組、七十員定額組,還按立了幾位主教和大祭司,」所羅門拿和其他聖徒寫道,「只有繳錢的人才能領到按立證書,如果沒繳錢,即使提名也無法獲得按立。」13

華爾德在管理教會土地方面也引發許多問題。他利用夏威夷聖徒的捐獻以個人名義購買土地,如今聲稱他自己擁有這些土地。夏威夷的聖徒報告說:「吉布森說這些地不是教會的,總會領袖對這些土地也沒有任何權利,這些土地純屬他個人所有。」

聖徒催促阿爾瑪儘快將他們的信交給百翰·楊。「我們對這位外國人的行徑感到很訝異,」他們寫道,「我們極度不信任他。」14

阿爾瑪將信交給百翰·楊,1864年1月17日,百翰·楊將這封信讀給十二使徒定額組的弟兄們聽。使徒皆同意他們必須立刻採取行動。華爾德已自立為先知,騙取教會的土地,並壓迫夏威夷聖徒。

百翰·楊說:「我希望兩位使徒帶著幾位曾到過那裡的年輕弟兄,一起去島上整頓當地的教會。」15

他選派以斯拉·彭蓀和朗卓·舒兩位使徒領導那裡的傳道部,再請阿爾瑪·斯密和曾在夏威夷傳教的兩位弟兄,約瑟F.·斯密和威廉·克拉夫前去協助。16

百翰指示:「做一切必要的事。」17


1864年3月31日早晨,搭載兩位使徒和三位傳教士的帆船,在夏威夷茂宜島的外港拉海納拋錨定泊。約瑟F.·斯密待在甲板上,眾人的行李也留在那裡。他們將一艘小船垂放下水後,以斯拉·彭蓀、朗卓·舒、威廉·克拉夫、阿爾瑪·斯密和船長便爬上小船,開始航向岸邊。

在遠方靠近海灘處,滔天巨浪高高湧起,吞沒了礁岩,險象環生。威廉·克拉夫擔任傳教士時,曾在這個港口出入許多次,因此他擔心這艘小船承受不住如此的驚濤駭浪。但是船長向他保證,只要他們保持這樣的航線,就不用擔心。

過了一會兒,一波巨浪衝擊小船,將船尾拋起離開了水面。船快速衝向礁岩,此時另一波海浪襲來,將船尾高高拋起,連船漿都接觸不到水面。這波海浪消散時,小船一陣天旋地轉後翻覆,把這些人拋入翻騰的波濤之中。18

有一段時間,完全看不見任何乘客的蹤影。後來,威廉、以斯拉和阿爾瑪浮出水面,大吸幾口氣,然後游向翻覆的小船。他們四處張望,尋找朗卓和船長,卻遍尋不著他們的身影。

幾位夏威夷人在岸邊目睹這場意外發生,就立刻前來救援。一些救難人員將威廉、以斯拉和阿爾瑪拖出水面,其他人則潛入水中搜尋失蹤的那兩人。潛入水中的人很快就發現船長躺臥在海底,但仍然找不到朗卓。

突然間,威廉看到一個夏威夷人游向他們的船,接著身後拖著朗卓的身體。他們把船翻過來,然後威廉和阿爾瑪把這位使徒拉出水面,讓他臉朝下方趴在他們的膝蓋上。他的身體冰冷僵硬,沒有呼吸。

他們到達岸邊時,威廉和阿爾瑪把朗卓揹上岸,將他的身體伸展開來放在桶子上來回滾動,直到水從他的口中吐出。然後,他們用氣味強烈的油搓揉他的手臂和胸部,再次將他放在桶子上滾動,確使所有的水都吐出。朗卓仍然沒有生命跡象。

「我們已經盡力了,」一個從岸邊過來幫忙的人說,「你們的朋友已經救不回來了。」

威廉和阿爾瑪都不願相信,神大老遠將朗卓帶來夏威夷,只是為了讓他結束生命。阿爾瑪年幼時,暴徒在密蘇里州豪恩磨坊攻擊他的家庭,當時他差點喪命。暴徒殺了他的父親和哥哥,然後射中阿爾瑪的臀部,他的髖關節被擊得粉碎。他在充滿煙硝味的鐵匠舖裡中槍流血,幾乎死去,但是他的母親呼求神的幫助,聖靈向她顯示如何醫治他的槍傷。19

威廉和阿爾瑪憑著信心,再次嘗試挽回朗卓的性命。有個想法突然進入威廉的腦海中,要他為朗卓口對口吹氣,用力把氣送入這位使徒的肺部。他一次又一次地吹氣,直到他聽到朗卓喉嚨微弱地咯咯作響。這聲音使他大受鼓舞,於是他又再次吹氣,直到咯咯聲轉變為呻吟的聲音。

「發生了什麼事?」朗卓終於開口說話,聲音微弱。

「你溺水了,」威廉說,然後問使徒是否認得他。

「我認得你,你是威廉弟兄,我知道你不會棄我於不顧,」他說,「所有弟兄都平安無事嗎?」

威廉說:「舒弟兄,我們都平安無事。」20


在接下來的星期日,約瑟F.·斯密加入這群同伴,一起前往教會在拉奈島的屯墾區。他們抵達時,一些夏威夷聖徒認出了這群曾在此地服務的傳教士,聖徒們表達關愛之情,並歡迎他們回來。21

華爾德在自家寬敞的茅屋門口,與這些使徒和傳教士見面。華爾德沒想到他們會來,眼神透露出不安與猜疑,他冷淡地與他們握手,然後向正值雙十年華的女兒塔露拉介紹這群訪客。他領這群人進入屋內,端出甘薯、水煮羊肉等豐盛的早餐招待他們。整個過程中,他在態度上始終保持距離、行禮如儀。22

用完早餐後,華爾德帶著這群人參加他的安息日聚會,與夏威夷聖徒見面。有一位穿著華麗的「至尊主教」敲鐘聚集會眾。聖徒循序進入會堂時,有十五到二十位年輕男子戴著鮮花綠葉編成的花圈,坐在最前排的長椅上。另有身穿制服的男孩和女孩各十七位,坐在一張桌子附近,圍桌而坐的是那位主教和華爾德所按手選派的使徒。

華爾德進入會堂時,會眾都站起來,並在他經過時鞠躬致意,然後他坐在桌子的首位。開會祈禱後,他起身歡迎這五位來自猶他的訪客。他說:「我不知道他們來的目的,但或許他們等一下會告訴我們。」

他接著說:「但我要說的是,我已來到你們這裡,為你們買地,我絕對不會離開這裡,因此,也絕不會屈服!」23

接下來的兩天,兩位使徒與華爾德私下會談。他們發現華爾德的不法行為,已不僅只是聖職按立收費。24他詭異的行徑幾乎令人無法置信。

華爾德當初來到拉奈島時,看到有機會實現他長久以來的夢想,建立遼闊的太平洋帝國。25他說服夏威夷的聖徒將牲畜及個人財產捐給他,好讓他在島上購置土地。26他以建立帝國的夢想鼓舞聖徒,在島上組織民兵團,訓練民兵入侵其他島嶼。他也派遣傳教士到薩摩亞和玻里尼西亞的其他島嶼,準備各島接受他的統治。

人民不久便開始將他當成國王,進入他的屋內與他交談的人,都要雙手俯伏,屈膝跪拜。他為了讓人民對他產生敬畏,將屋旁一塊挖空的巨石指定為聖殿房角石。他將摩爾門經及其他文件放在巨石裡,以灌木叢覆蓋,並警告聖徒,如果他們靠近就會遭到擊打。

使徒和傳教士結束調查之後,以斯拉·彭蓀和朗卓·舒召集所有的聖徒,說明將如何處置身為領袖的華爾德。以斯拉由約瑟協助翻譯,譴責華爾德侵吞教會土地和濫用聖職權柄。

以斯拉宣布:「我們有責任讓他受到停止交誼的處分,如果他不回歸正途、不悔改,我們會將他開除教籍。」27

華爾德向塔露拉輕聲說話後,她迅速拿出一疊裝飾華麗、附有封印和緞帶的文件。華爾德指著一頁文件下方三個人的簽名,說:「各位,這就是我的權柄。你們絕對不會認不得百翰·楊及他兩位諮理的名字。」

朗卓讀了這封文件。那只是一張授權傳教士在各海島宣講福音的證書。「這份文件並未指派你主領夏威夷傳道部,」朗卓說,「你已僭越了職權。」28

華爾德說:「我已跟楊會長見面,他按手在我頭上祝福了我。早在我見到他之前,我被囚禁在監獄時,全能之神將祂的靈豐沛地傾注於我,向我透露,我有一項偉大的事工要完成。」

華爾德語速急促,熱切地懇求會堂裡的夏威夷人。他說:「我是你們的族長。這些人來到這裡要搶走你們的土地,把你們賺的錢拿走。這是愛嗎?誰才是愛你們的人?不就是我嗎?誰是我的子民和我的朋友?請站起來!」

約瑟F.·斯密注視著會眾。華爾德的話打動了他們,幾乎所有的人都站了起來。約瑟心中充滿了憂傷,他對這塊屯墾區所懷抱的希望,蒙上了一層陰影。29


聚會結束後,華爾德對這五個人出奇地友善。當這一行人決定隔天晚上離開拉奈島時,華爾德自願提供馬匹讓他們騎到海邊,並用私人船隻及船員帶他們回到茂宜島。他還贈送以斯拉·彭蓀一支精美的拐杖和身上所有的現金——9.75美元。但是,他堅決不肯繳回他的傳道證書,也不肯歸還他從聖徒那裡騙取的土地。30

離開拉奈島之後,以斯拉·彭蓀和朗卓·舒返回猶他,約瑟F.·斯密則留下來主領夏威夷傳道部。由於傳教士無法合法取回華爾德從拉奈島聖徒那裡奪走的土地,因此他們決定到其他島嶼重新點燃信心的火苗。約瑟指派阿爾瑪·斯密在茂宜島和夏威夷大島傳教,他負責歐胡島,而威廉·克拉夫則負責考艾島。31

有些聖徒後悔當初支持華爾德。曾協助喬治·肯農翻譯摩爾門經的約拿單·納培勒,過去兩年擔任華爾德的十二使徒會長。但是,當他發現華爾德並沒有權柄按立他這個職位時,感覺自己受騙了。32

納培勒開始在茂宜島與聖徒一起聚會,他們大多數人都對華爾德不抱任何期望。華爾德賣掉了大部分的教堂,並禁止他們一同崇拜、分享福音、研讀經文,也不准全家一起祈禱。因此,他們在靈性上變得軟弱,也因華爾德從他們那裡奪走一切而感到沮喪。33

阿爾瑪也花許多時間在茂宜島崎嶇的山路上來回穿梭,拜訪分散在各處的聖徒。那年夏初,他可以看出華爾德的影響力正逐漸消退。有更多聖徒離開拉奈島,往往他們來到茂宜島時,除了身上的衣服以外,其他什麼也沒有。然而,他們與華爾德共處一段時間之後,變得信心低落,他們回到教會時,只有少數成員仍遵守洗禮聖約。

「我們甚至看不到福音曾帶給他們任何益處,因為根本沒有人奉行福音!」約瑟在寫給百翰·楊的報告裡埋怨,「我們持續在他們面前樹立榜樣,也不斷向他們宣講福音,我們理應看到些許進步,但是並沒有。」34

百翰建議約瑟和其他美國傳教士,若受到聖靈提示即可返鄉。他認為夏威夷的聖徒最終要為自己的靈性成長負責。「在我看來,你們可以將傳道部的事務交由當地的弟兄負責,」他寫信給約瑟和其他傳教士時這麼說。夏威夷的聖徒多年前就已接受了福音和聖職,也擁有自行管理教會所需的一切資源。35

百翰的建議信函寄至夏威夷時,約瑟對夏威夷聖徒的態度軟化了。「我們不想放棄這個傳道部,」他寫信給百翰時這麼說。但是,他確實想要減少群島上美國傳教士的人數,同時召喚幾位夏威夷長老來主領傳道部內各島嶼的事工。

約瑟在十月宣布這項改變,並在檀香山舉行的傳道部全區大會中,召喚夏威夷人來擔任領袖。約瑟演講結束後,一位名叫卡洛奧的夏威夷長老作見證,表明他在教會中服務的決心。「這些弟兄初次來到群島時,我還是個小男孩,」他說,「如今,我已是個男人了。我們不能再像小孩子一樣,而要成為有信心、樂於行善的男子漢。」

接著,納培勒站起來,敦促聖徒要成為正義的人民。「我們過去被吉布森的甜言蜜語所欺騙而誤入歧途,破壞了我們曾訂立的聖約,」他說,「但是如今我們已經醒悟,因此,讓我們更新聖約並保持忠信。」

另一位夏威夷長老卡納胡納胡普也見證,說:「今天大家所說的話,宛如不滅的炭火。」36


大會結束時,約瑟F.·斯密和威廉·克拉夫宣布他們即將返回猶他。幾個星期後,百翰通知約瑟,他想要召喚約瑟過去在夏威夷的傳道領袖法蘭西·何曼,來接替約瑟的職位。37

自從失去拉奈屯墾區之後,約瑟和其他傳教士便不斷找尋聖徒聚集的新地點。那年夏天,他們在夏威夷大島找到一個地方,似乎頗為理想,但是夏威夷聖徒負擔不起這筆費用。

此外,在失去拉奈屯墾區之後,許多聖徒變得不太願意冒險投入更多資金在另一塊聚集地上。許多家庭希望新的屯墾區能在他們自己島上的住家附近。38

不過,秋季大會結束後,百翰·楊授權傳道領袖用教會資金購買土地。39在大島上購置土地一事懸而未決之際,約瑟和威廉最後一次到考艾島和歐胡島巡迴拜訪各分會時,他們繼續尋找,以便向法蘭西推薦潛在的聚集地。

有一天,約瑟和威廉在歐胡島上拜訪位於來耶這個林地附近的小分會時,威廉獨自出去散步。這塊林地位於歐胡島東北岸高聳林木遍布的山麓,佔地兩千四百公頃。與拉奈屯墾區不同的是,來耶很容易取得水源。

威廉感到沮喪又有點孤單,便在附近的灌木叢中跪下祈禱。他起身時仍舊情緒低落,忽然間,他發現了一條小徑,通往一片草地和濃密的灌木叢。他沿著這條小徑走了一段路之後,一個異象顯現,令他驚訝不已;他看見百翰·楊走在這條小徑上。

威廉和他打招呼,好像他就在那裡,然後他們一起坐在草地上。百翰談論著這塊美麗的林地、豐饒的土壤、翠綠的山巒,以及輕柔拍打岸邊的海浪。「這真是個美麗宜人的地方,」他最後說,「威廉弟兄,這就是我們要為這個傳道部保留當作總部的地點。」

後來,威廉發現自己獨自一人,心中充滿驚奇,他深信自己已為夏威夷聖徒找到正確的聚集地。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