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进修班
路加福音10:25-37


路加福音10:25-37

好撒马利亚人

图像
The painting depicts the Good Samaritan administering to the beaten and injured man stripped of his clothing. A camel rests behind to the right. The scene takes place in a rocky desert setting reminiscent of the Holy Land.

有一个律法师问耶稣说:「谁是我的邻舍呢?」(路加福音10:29),救主说了好撒马利亚人的比喻作为回答。本课能帮助你效法救主的榜样,去爱你的邻人。

帮助有需要的人

想一想过去曾有人在你需要时帮助你的经验。

  • 你认为这个人为什么要帮助你?

  • 你对这个人所做的事,有什么感受?

沉思你会不会愿意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以及你为什么愿意或不愿意帮助他们。在你研读时,找出你学到关于耶稣基督的真理,那会增加你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的渴望。

一个比喻

有一天,在耶稣基督教导时,有个律法师问耶稣,他需要做什么才能获得永生。救主教导,我们要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我们的神;又要爱邻舍如同自己(见 路加福音10:27 ),才可以承受永生。律法师接着问了另一个问题。

阅读 路加福音10:29 不妨将律法师对耶稣提出的问题划记下来。

  • 你会如何回答律法师的问题?

耶稣在回答那位律法师的问题时,讲了一个比喻,也就是好撒马利亚人的比喻。研读这个比喻时要记住,撒马利亚人和犹太人通常彼此鄙视,往往都不相往来。犹太人无法接受撒马利亚人的一个原因是,撒马利亚人部分是犹太人,部分是外邦人,他们混合了两者的宗教信仰。

在比喻中看见救主

阅读 路加福音10:30-35 中好撒马利亚人的比喻。不妨观看影片「好撒马利亚人的比喻」(5:11),一边对照着看经文。此影片可在ChurchofJesusChrist.org上取得。

研读这个比喻时,想想那个撒马利亚人如何象征耶稣基督。

1.将以下问题的答案写在你的研读日记里:

  • 我们可以从这个比喻,学到哪些跟耶稣基督有关的事?(不妨在研读日记中列出你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十二使徒定额组尼尔·安德森长老教导:

图像
Official portrait of Elder Neil L. Andersen of the Quorum of the Twelve Apostles, 2010, August.

救主是我们的好撒马利亚人,蒙差遣「医好伤心的人」〔 路加福音4:18 ;亦见 以赛亚书61:1 〕。祂在别人冷漠经过的时候帮助我们。祂心怀怜悯,在我们的伤口上涂抹医治的膏油,又包扎起来。祂背起我们,祂照顾我们。

(尼尔·安德森,「伤痛」,2018年11月,利阿贺拿,第85页)

  • 救主在经文中做了哪些安德森长老描述的事,可作为例子?

  • 救主什么时候就好像是你的好撒马利亚人?

效法耶稣基督的榜样

最伟大的教师耶稣基督,教导了好撒马利亚人的比喻后,祂问律法师学到了什么,并请他展开行动。阅读 路加福音10:36-37 ,找出救主对律法师提出的邀请。

  • 你要如何将救主的邀请应用在自己的生活中?

  • 关于救主对天父所有儿女的感受,这则邀请教导了你什么?

当我们身处许多不同的场合时,例如在家、在学校、在网路上、在我们的支会或分会中,以及在人群中,我们有很多机会来跟随救主「你去照样行吧」的忠告( 路加福音10:37 )。

2.从上一段所列出的场合中选出一个,在研读日记中记录你对以下问题的回答:

  • 你可以采取哪些具体方法来效法救主的榜样,在这个场合中展现你对邻人的爱?

  • 什么事会让你难以在这个场合上,对邻人展现你的爱?

  • 如果有人难以在这个场合上对他们的邻人展现爱,你可以教导他们哪些有关耶稣基督的事,也许会有帮助?

  • 今天所研读的内容,让你觉得受灵提示要去做哪件事?

可斟酌选读:想学习更多?

好撒马利亚人的比喻,如何象征我们通过今生的旅程?

十二使徒定额组江文汉长老教导:

图像
Official Portrait of Gerrit W. Gong. Photographed in 2018.

在前往耶利哥的路上,尘土飞扬,我们遭到袭击,受了伤,被弃置一旁,痛苦呻吟。

虽然我们理应互相帮忙,但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为了某些原因,从路的一边过去了。

然而,好撒马利亚人却动了慈心,停下脚步,用酒和油,清洗和包裹我们的伤口。酒和油是圣餐及其他教仪的象征,指引我们到耶稣基督里,寻求属灵的医治。好撒马利亚人扶我们骑上祂自己的驴子;有些彩绘玻璃则记述,祂把我们扛在祂的肩上。祂带我们到客店,客店可代表祂的教会。在客店里,好撒马利亚人说:「你且照应他;……我回来必还你」〔 路加福音10:35 〕。好撒马利亚人,象征着我们的救主,答应会再回来,但这次将在威严和荣耀之中归来。

(江文汉,「客店里有地方」,2021年5月,利阿贺拿,第24-25页)

救主为什么选用一位撒马利亚人而非犹太人,来作为帮助伤者的人?

十二使徒定额组罗素·培勒会长说明:

图像
Official portrait of President M. Russell Ballard of the Quorum of the Twelve Apostles, 2004.

在基督的时代,犹太人和撒马利亚人之间互相仇视,平常都不相往来。如果落在强盗手中的人为犹太同胞所救,这仍不失为一则发人深省的好比喻。

祂刻意选择用犹太人和撒马利亚人,显然是在教导:我们大家都是邻舍,应该彼此相爱,互相尊重并彼此服务,不受彼此间极大的差异,如宗教、政党、文化的不同而有所影响。

(罗素·培勒,「接纳的教义」,2002年1月,利阿贺拿,第40页)

当帮助他人的机会在我不方便之际出现时,我应该怎么做?

十二使徒定额组代理会长罗素·培勒会长教导:

图像
Official portrait of President M. Russell Ballard of the Quorum of the Twelve Apostles, 2004.

我们曾立约要以有意义的方式服务他人,这样的机会也很少在我们方便的时刻来到。依照方便与否来过生活是无法产生灵性力量的;这种力量只有在我们遵守圣约时才能获得。

(参阅罗素·培勒,「像熊熊不熄的火焰」,1999年7月,利阿贺拿,第95页)

多马·孟荪会长(1927-2018)提醒我们:

图像
Official portrait of President Thomas S. Monson, 2008.

绝对不要把某个待解决的问题看得比你所爱的人更重要。

(多马·孟荪,「在人生旅途上找到喜乐」,2008年11月,利阿贺拿,第8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