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逐漸了解啟示的原則
2021年1月


逐漸了解啟示的原則

我要鼓勵你們採取必要的行動,以便更用心、更常聆聽主的話,使你們能獲得祂要賜給你們的靈感。

Image
照片:小株綠色植物

影像由Getty Images提供

2017年9月30日,在總會大會的午間大會結束後,我到醫院去探望摯愛的定額組成員羅拔·海爾斯長老。幾天前,他心臟病發住院。

我們聊得很開心,他的病情似乎好轉了。他甚至可以自己呼吸,這是個好現象。

但是那天晚上,聖靈對我的心思意念說話,告訴我應該在星期日回去醫院一趟。總會大會星期日晨間大會進行的時候,那個強烈的感覺又回來了。我覺得晨間大會一結束,就應該趕去海爾斯長老的病榻,午餐也不要管了;於是我就這麼做了。

我抵達的時候,看到海爾斯長老的病情已經急轉直下。令人難過的是,我抵達10分鐘後,他就過世了。但是我很感激能在他臨終前,與他心愛的妻子瑪麗和兩個兒子,待在他病床邊。

我多麼感謝聖靈向我低語,提示我去做我原本可能不會去做的事。我多麼感謝今日能有啟示,諸天再次開啟。

今年,我們個人和班級研讀的重點是教義和聖約。凡是研讀這些「神聖啟示和靈感宣言」,並且按照其中的神聖指引採取行動的人,都會蒙得祝福。這些話語邀請「各地的人聆聽主耶穌基督……的話」1,因為「主的聲音實在是對全人類說的」(教義和聖約1:2)。

危險、黑暗、欺騙

如同2019冠狀病毒疫情爆發所提醒我們的,在塵世生命中,身體和靈性上的風暴是免不了的。救主預告,在祂第二次來臨之前的日子,將會有極大的苦難。祂說:「多處必有饑荒、瘟疫和地震」(約瑟·斯密——馬太1:29)。

雪上加霜的是,除了這些苦難,我們周圍還充斥著日益增多的黑暗和欺騙。如同耶穌對門徒所說的,在祂回來之前,「罪惡會增多」(約瑟·斯密——馬太1:30)。

撒但統合他的勢力,對主的事工和參與的人進行猛烈的攻擊。我們面對不斷升高的危險,所以比以往都更需要神聖的指引,也比以往都該更迫切地努力聆聽耶穌基督——我們的中保、救主和救贖主——的話。

我被召喚為總會會長之後不久就曾說過,主已準備好向我們啟示祂的心意。這是祂賜予我們最偉大的祝福之一。2

主在我們這個時代應許說:「你若祈求,就必獲得啟示上加啟示、知識上加知識」(教義和聖約42:61)。

我知道祂會回應我們的懇求。

我們如何聽祂說

今日,了解聖靈如何溝通是很重要的。我們若要獲得個人啟示、找到答案,並得到保護和指引,就要記住先知約瑟·斯密為我們立下的典範。

首先,我們要沉浸在經文中。這樣做會敞開我們的心思意念,接受救主的教導和真理。基督的話「指示〔我們〕所有當做的事」(尼腓二書32:3),尤其是在這動盪不安的時代。

接下來,我們要祈禱。祈禱需要積極主動的態度,因此我們要在神前謙抑自己,找一個能常常去的安靜處所,向祂傾吐心聲。

主說:「靠近我,我就靠近你們;勤勉尋求我,就必找到我;祈求,你們就得到;叩門,就給你們開門」(教義和聖約88:63)。

靠近主會帶來安慰和鼓舞,希望和醫治。所以,我們要針對我們的憂慮、缺點、盼望、心愛的人、召喚和疑問,奉祂的名祈禱。

然後,我們要傾聽。

如果我們結束祈禱後,繼續跪著一段時間,那麼想法、感覺和指引就會進入我們腦海裡。將這些感想記錄下來,會幫助我們記得主要我們採取哪些行動。

重複這個過程——套用先知約瑟·斯密的話來說——就會「逐漸了解啟示的原則」。3

Image
在臥房裡祈禱的婦人

配稱獲得啟示

我們必須配稱,才能提升辨認聖靈低語的能力,以及增強接受啟示的能力。配稱並不需要完美,但需要我們努力變得更潔淨。

主期望我們每天努力、每天改進、每天悔改。配稱促成潔淨,潔淨使我們有資格感受到聖靈。當我們以「神聖之靈為指導」(教義和聖約45:57),就有資格獲得個人啟示。

若有事物使我們無法敞開大門,接受天上的指引,我們可能需要悔改。悔改讓我們能敞開大門,更頻繁、更清楚地聽到主的話。

「這個標準很清楚,」十二使徒定額組大衛·貝納長老教導說,「假如我們所想、所看、所聽或所做的事會使我們遠離聖靈,我們就應該停止去想、去看、去聽或去做那件事。舉例來說,假如某一種娛樂會使我們遠離聖靈,這種娛樂肯定不適合我們。由於聖靈與粗俗、殘暴或不道德是不相容的,所以這類的事情顯然也不適合我們。」4

當我們提升潔淨和服從的程度,並結合禁食、勤奮尋求、研讀經文和活著先知的話語、聖殿和家譜事工時,諸天就會開啟。主會實現祂的應許作為酬賞:「我要把我的靈給你,啟發你的心智」(教義和聖約11:13)。

我們可能需要有點耐心,但神會依照祂自己的方式,在祂認為適當的時間,對我們說話。

了解之靈

約伯說:「在人裏面有靈;全能者的氣使人有聰明」(約伯記32:8)。值此新的一年,我要鼓勵你們採取必要的行動,以便更用心、更常聆聽主的話,使你們能獲得祂要賜給你們的靈感。

海爾斯長老在2017年10月過世之前,曾經準備了一篇短講,要在總會大會上發表,卻沒有機會。他在演講中寫道:「我們的信心會使我們準備好去到主的面前。」5

我們在接受啟示的時候,就是待在神的面前,因為祂會向我們揭示祂的心意、旨意和話語(見教義和聖約68:4)。願我們將信心付諸行動——呼求祂、生活配稱獲得祂應許的靈感,並且依照所得到的指引採取行動。■

註:

  1. 教義和聖約緒言。

  2. 見羅素·納爾遜,「給教會的啟示,給我們生活的啟示」,2018年5月,利阿賀拿,第94頁。

  3. 總會會長的教訓:約瑟·斯密(2007),第132頁。

  4. 貝納·大衛,「使我們得以常有祂的靈與我們同在」,2006年5月,利阿賀拿,第30頁。

  5. 尼爾·安德森,「主的聲音」,2017年11月,利阿賀拿,第124-12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