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施助所有的人
2020年12月


施助所有的人

邬希铎长老呼吁要用自然且平常的方式施助,这如何改变了你分享福音的方式?

图像
年轻成人妇女看着年长妇女手中的智慧型手机

影像由Getty Images提供

为了能以更神圣、更崇高的方式去施助,教会领袖在谈论成员传教士的工作时,已经开始用「施助所有的人」这个说法,「不论他们的名字是否在你施助的姊妹弟兄名单上」。1这种更好的做法就是改变思维方式,可以提升并完全改变我们施助他人的方式和理由。

十二使徒定额组的迪特·邬希铎长老说:「用任何你认为自然、正常的方式告诉人们:耶稣基督和祂的教会为什么对你来说很重要。邀请他们『来看』,然后鼓励他们来帮忙。有很多机会可以让人们在教会中帮忙。

「不要只是祈求传教士会找到选民。每天都要全心祈求你会找到来看、来帮忙来了又留下来的人。」2

施助是为了成为耶稣基督更加忠诚且归信的门徒,有着与救主同样的心肠与怜悯。主已经邀请我们要有所提升,要出于爱心,用自然且平常的方式去施助他人。重点不在于施助,而在于成为像耶稣基督那样的施助者。

学习施助(受指派去关心的)那个人

我们还在学习如何成为弟兄施助者和姊妹施助者。这般改变要花一点时间,而且我们很可能会犯错。我在想,其中一个错误,就是把施助的任务想成只是「虚假」或「被迫」的友谊——这种方式既不平常又不自然。但主给了弟兄施助者和姊妹施助者明确的任务,来确定不会遗漏任何一个人。

美国受天灾袭击时,红十字会和国民卫队组织动员他们的志愿者,并派他们到特定的区域,尽可能涵盖最大的服务范围。接受任务,并不表示志愿者不再自愿付出时间与爱心。在生活中遭逢过灾难的人,应该都不会质疑这些任务。受惠者都很感谢有人前来帮忙。

就像国民卫队或红十字会的志愿者一样,我们订立圣约,成为耶稣基督的门徒时,就自愿接受动员,执行任务,去帮助别人。

这些任务通常透过失败的经验,为我们提供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培养我们施助的能力。不过,很快地,施助就会成为我们的「第二天性」,就像我们学会走路、讲话、骑脚踏车、弹奏乐器或学会一种运动那样。

图像
两个男人坐在建筑物旁交谈着

影像由Getty Images提供

何谓用「自然、正常的方式」施助所有的人?

个人的施助任务能帮助我们准备好,用平常且自然的方式去「施助所有的人」。要施助所有的人,就需要一颗甘愿的心和一双眼睛,能在周遭看到被主安排在我们路上的人。这时候的「施助」可以很简单,只要用平常且自然的方式去邀请他们「来看」,或者「来帮忙」即可。

救主已经树立了典范。耶稣在满地富的圣殿向人民显现时,告诉他们:「但现在我要到父那里去,也要向以色列失散的各支派显现」(尼腓三书17:4)。

像我们一样,救主得去某个地方。故事继续说道:

「事情是这样的,耶稣说了这话,再环顾群众,见他们流泪并凝望着祂,似乎在请求祂在他们那里多逗留一些时候。

「祂对他们说:看啊,我内心充满对你们的怜悯」(尼腓三书17:5-6)。3

救主虽然打算要去某个地方,但祂的眼睛看到了,心感受到了,于是停下来施助人民:

「你们之中有没有患病的?带他们到这里来;你们有没有跛足的、失明的、有缺陷的、残废的、患麻疯的、干枯的、耳聋的或有任何病痛的?带他们到这里来,我必医好他们,因为我怜悯你们,我内心充满了慈悲」(尼腓三书17:7)。

根据我们对救主的了解,祂在赴下一个约前,挪出时间医治病人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对我们来说,用平常且自然的方式施助所有的人,可以包括顺道邀请某人跟你一起做你已经安排要做的事,或打算要参加的活动。

如果你在上自立课程,就邀请你的邻居一起去。如果你要去参加支会活动,就邀请你的同事一起参加。如果你已经在进行家庭经文研读或家庭晚会,就邀请你的朋友一起参与。这就是「来看」的意思。我们不需要在忙碌的行程上多加一项活动。无法亲自到府拜访的时候,可以使用简讯、电邮或打电话,来完成施助。

神信任我们会去施助

罗素·培勒会长按手选派我,担任犹他州普柔浮年轻单身成人第一支联会的新任会长时,他提出一个简单明确的任务:「到你的领袖和成员家里或公寓中拜访他们!」就只有这样;他没有给我其他的训练或任务。

支联会大会结束的两天后,从星期二开始,我就和主教们协调所要做的事。我们在支联会中施助时,曾犯了错并错过一些机会,也常常在想,「我其实可以讲得更委婉些」或「真希望当时提出更好的问题」。

杨百翰大学校长凯文·沃森说:「失败是我们永恒进步,即追求完全,很重要的一个构件。因为有赎罪的关系,只要我们用正确的方式回应失败,就会蒙福有新的学习,让我们的失败成为追求完全的过程之一。」4

这是我们学习施助支联会中的领袖、成员和所遇到的人时得到的经验。在我们持续施助的同时,主也开始在我们的路上安排越来越多的人。

有一次,我和我的咨理约翰·郝斯走在一处公寓社区,在停车场遇到一个年轻人。我们停下来打招呼,得知他正要搬离我们支联会的区域。我们又聊了一会儿,发现他是返乡传教士,正面临信心受考验的问题。我的咨里是个很棒的教师,很容易跟人打成一片。回答这样的问题,对郝斯弟兄来说既自然又平常,我在他们交谈之间,可以在这个年轻人的眼中看到可能已经失去一段时间的光芒。

郝斯弟兄显然非常关注这个年轻人和他的问题及困扰。年轻人也因为郝斯弟兄所展现的爱心而敞开心怀。我的咨理「内心充满」了爱,渴望了解这个年轻人,但不评断他。郝斯弟兄问,等他在新的公寓安顿好了以后,我们是否可以去拜访他。年轻人点点头,我们交换了手机号码,约定好会继续和他联系。

离开前,我们询问是否能帮他什么忙。他说:「你们停下来打招呼,就是今天为我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后来,那天晚上,我心想:「要是我和郝斯弟兄没有出去施助,可能就遇不到这个年轻人了。」

看来主知道我们那天晚上会去施助,于是把这个年轻人安排在我们的路上,相信我们会看到他,并且施助他。

我们若渴望在每天的生活中施助所有的人,主就会把人们安排在我们的路上,因为祂信任我们,知道我们会放下手机,抬头对一个陌生人微笑,或是在市场、学校、公司、教会,不论在哪里,都向碰面的人嘘寒问暖。。

图像
三个人推着抛锚的车

影像由Getty Images提供

施助的奇妙成果

回顾尼腓三书中救主的榜样,我发现到有关施助的一个重要原则。你们还记得:

「事情是这样的,祂这样说了后,全体群众,都一起带着生病的、受痛苦的、跛足的、失明的、聋哑的,以及有任何病痛的,走上前去;祂医好每个被带到祂那里的人。

他们全体,无论是被医好的,或是健康的,都伏在祂脚前敬拜祂;所有能来的群众,都亲了祂的脚,以致祂的脚被他们的眼泪浸湿了」(尼腓三书17:9-10)。

请注意,那些把所认识的和所爱的人带来,靠近耶稣基督的弟兄施助者和姊妹施助者,也都俯伏在救主脚前敬拜祂、亲祂的脚,又用泪水浸湿了祂的脚。

我们施助所有人的时候,会看到基督医治人们情绪、灵性和身体上的伤口。我们用自然且平常的方式邀请人「来看」和「来帮忙」时,会发现自己的伤口也在愈合。■

注:

  1. 迪特·邬希铎,「传道事工:说出心里的话」,2019年5月,利阿贺拿,第16页。

  2. 迪特·邬希铎,「传道事工:说出心里的话」,第17页。

  3. 路加福音7:11-16,亦可看到耶稣基督如何用同样方式施助拿因的寡妇。

  4. Kevin J Worthen, “Successfully Failing: Pursuing Our Quest for Perfection”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devotional, Jan. 6, 2015), 3, speeches.byu.e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