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9
婚姻与家庭为什么在世界各地都很重要
2015年04月


婚姻与家庭为什么在世界各地都很重要

家庭是生活的核心,也是永恒幸福的关键。

去年11月,我很荣幸能与亨利‧艾宁会长及杰瑞‧卡斯主教应邀到义大利罗马的梵谛冈,参加一场谈论婚姻与家庭的国际研讨会。在世界七大洲当中,与会的有来自其中六大洲14个不同教派的宗教代表,所有的人都应邀分享他们对家庭在今日世界现况的想法。

图像
President Henry B. Eyring, Bishop Gerald Causse and Elder Perry in Rome

教宗方济各在第一场集会便用以下这段话揭开序幕:“我们生活在昙花一现的文化中,有越来越多的人不把婚姻当成一种公开的承诺。在风俗和道德上,这种变革通常都打着自由的旗号,但实际上却造成无数的人,尤其是最贫穷和最脆弱的人,在灵性和物质上的毁坏。……他们在这场危机中往往是遭受打击最重的人。”1

谈到新生的一代,他说,“不让自己被一时有害的〔思潮〕所左右,反倒要逆势而为,作一个勇于寻求恒久真爱的改革者”是很重要的;这件事势在必行。2

图像
Synod hall with the faith leaders on the marriage summit

接下来,各宗教领袖以一男一女的婚姻为题进行了三天的报告和讨论。当我聆听来自全世界的宗教领袖广泛地就各种想象得到的题目发表演说时,我听到他们完全同意彼此的论述,也彼此支持对婚姻制度神圣性的看法,和家庭是社会基本单位的重要信念,激起我和他们之间强烈的共通感与合一感。

当场有许多人也看到了这样的合一,并且用很多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我最喜欢的是来自伊朗的回教学者一字不差地引述了我们家庭文告中的两段文字。

在这个研讨会中,我观察到各教派与宗教在婚姻与家庭方面的信念是一致的,对家庭单位自然连带的价值、忠实和承诺也有相同的看法。看到婚姻与家庭的重要性超越并取代了政治、经济或宗教的差异,真是让我大开眼界。谈到配偶的爱,谈到对子女的希望、忧虑及期望,我们所有人都是一样的。

图像
President Henry B. Eyring speaking in a news room.

能够和世界各国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表达对一男一女婚姻的看重,是一种美妙的感觉。每个人讲完话后,都会有一位其他宗教的领袖出来作见证。亨利‧艾宁会长的见证是在研讨会中最后发表的,他为忠贞婚姻的美好,和我们所相信永恒家庭蒙应许的祝福,都作了强而有力的见证。

艾宁会长的见证适切地为那特别的三天划下句点。

现在,各位可能会问:“如果大多数人对家庭的重要地位和看法都相似,如果所有的信仰和宗教对婚姻的本质基本上意见都相同,如果他们都认同家庭和家人关系的价值,那我们又有什么不同呢?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如何与其他人有所区隔和分别呢?”

我的答案是这样的:在家庭方面,我们虽然看到的和感觉到的与其他人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唯独我们具有复兴福音的永恒观点。

复兴的福音能够在婚姻与家庭的议题上作更多和更相关的探讨,这是再怎么强调都不嫌多的:我们可以赋予这个议题永恒的意义!我们可以把婚姻的承诺和神圣性提升到更高的层次,因为我们相信也理解家庭在世界被创造以前就已经存在,而且家庭可以持续到永恒。

路得‧贾纳为儿童歌曲编写的“家庭能永远在一起”,歌词非常简单、有力、美妙地教导了这项教义。暂停片刻,想想世界各地的初级会儿童用自己的母语,带着唯有家庭的爱能引发的热情,洪亮地唱出这些话语:

借着天父永恒救恩计划,

家庭能在一起。

我希望与家人永远相聚,

那条道路主已经说明。3

复兴福音的全部神学要义集中在家庭和婚姻的新永约上。在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里,我们相信所有的人在前生确确实实都是我们天上父神的灵体儿女。我们相信我们过去是,现在还是他家里的成员。

我们相信婚姻和家人关系能持续到死亡以后──在圣殿中由持有适当权柄人员所主持的婚礼到来世还是有效。我们在婚礼上不说“直到死亡将我们分开”,而说“为今生和全永恒”。

我们也相信稳固的传统家庭不只是社会稳定、经济稳定、文化价值稳定的基本单位,也是永恒的基本单位,神国度和体制的基本单位。

我们相信天上的组织和体制会以家庭和家族的方式建立。

因为我们相信婚姻与家庭是永恒的,所以,以教会的立场,我们希望带领和参与全球性的运动来巩固它们。我们知道,不是只有宗教活跃人士才认同持久的婚姻和稳固的家庭关系有其价值与重要性。也有很多非宗教人士认为忠诚的婚姻与家庭型态是最合乎情理、最经济实惠、最幸福的生活方式。

目前还没有人想出比已婚父母和子女组成的家庭更有效率的方法来养育下一代。

婚姻与家庭为什么在各个地方都是很重要的呢?民调显示,婚姻在各年龄族群中仍然是大部分人的理想和希望,即使在Y世代的人当中也不例外;我们常常听到这些人选择单身,崇尚个人自由,以及同居不婚。事实显示,全世界有绝大部分的人仍旧想要有孩子并建立稳固的家庭。

我们一旦结了婚、有了小孩,所有人类真正的共通点就变得更加明显。不论我们住在何处、宗教信仰为何,“爱家”的我们会经历许多相同的挣扎,要作相同的调整,并且对子女心怀相同的希望、忧虑及期望。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大卫‧布鲁克斯(David Brooks)说:“人们被赋予最大的个人自由,为所欲为的时候,生活并不会过得更好。但是当他们被超越个人选择的承诺,也就是被家庭、神、工作和国家的承诺所约束时,反而过得更好。”4

有一个问题就是,世上许多媒体和娱乐节目并没有反映出大多数人注重的优先价值。不论理由为何,有太多的电视节目、电影、音乐和网际网路把少数人的典型个案伪装成大多数人的诉求。从图像式的暴力到游戏人间的性行为,都把不道德和没有道德观念描绘为常态,而让奉行主流价值的我们觉得自己是落伍或不合时宜的人。在这么一个由媒体与网路主导的世界里,要教养出负责任的子女,并维系婚姻与家庭是更加困难了。

尽管各种媒体和娱乐节目大肆放送,尽管有些人对结婚和组织家庭的意愿低落,但是仍有大多数的人坚定地相信婚姻应该是一男一女缔结而成的。他们相信婚姻需要忠诚,他们相信不论“是疾病是健康”都要坚守婚姻誓约,“直到死亡将我们分开”。

我们不时都要提醒自己,就像我在罗马时那样,要记起那令人安心、欣慰的美好事实,就是婚姻与家庭依然是大多数人的渴望和理想,在这些理念上,我们其实并不孤单。今天这个世代,要比以往更难在工作、家庭和个人需求方面求取实质的平衡。从教会的立场来说,我们希望能尽力协助,去创造并支持稳固的婚姻与家庭。

这就是为什么教会要积极参与领导各项联盟,以及在各教派之间巩固家庭方面所作的各项努力。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在传播媒体和社群媒体上分享以家庭为重的看法。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和所有的国家分享家谱和亲族的纪录。

家庭组织是神亲自制定的,我们希望我们反对各种试图取代该组织的仿冒品及替代形式的声音能被听到,也希望我们支持传统家庭所带来的喜悦与满足的声音能被听到。我们一定要继续向全世界发声,宣扬婚姻与家庭为什么至关重要,为什么它们的地位举足轻重,以及为什么一直都是重要的。

我的弟兄姐妹们,复兴的福音以婚姻与家庭为核心。也正是谈论婚姻与家庭,使我们最能够和其他的信仰团结在一起。以婚姻与家庭为中心,使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有最大的机会成为山上的光。

我结束时要作见证,(我活了九十岁,够资格这么说)。我越老越明白家庭是生活的核心,也是永恒幸福的关键。

我感谢我的妻子、孩子、孙子女和曾孙子女,感谢所有的亲戚和家人,感谢你们丰富了我的生活,成就了永恒的生命。我为这项永恒的真理作最坚定、最神圣的见证,奉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注:

  1. 教宗方济各,2014年11月17日,以男人与女人互补为题的国际研讨会,humanum.it/en/videos;亦见zenit.org/en/articles/pope-francis-address-at-opening-of-colloquium-on-complementarity-of-man-and-woman.

  2. 教宗方济各,以男人与女人互补为题的研讨会。

  3. “家庭能永远在一起”,《圣诗选辑》,第186首。

  4. David Brooks, “The Age of Possibility,” New York Times, Nov. 16, 2012, A35, nytimes.com/2012/11/16/opinion/brooks-the-age-of-possibilit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