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祈禱會
選擇正義的渴望


選擇正義的渴望

全球年輕成人祈禱會

2020年5月3日,星期日

親愛的姊妹弟兄,首先我要感謝我美好的妻子,剛剛給了一番美好的忠告與建議。琳奈特,謝謝妳。

今天晚上能與各位相聚,真是一個無與倫比的祝福和機會。我們正處在特殊的時期,而我真的相信你們是被培養來面對這樣的時期。羅素·培勒會長不久之前曾說:「我相信,這是教會有史以來最優秀的年輕成人世代,我真心覺得確實是這樣。我真心覺得確實是這樣。」1你們是一個特別的世代,被培養成能度過動盪的時代,協助世人為耶穌基督的第二次來臨作準備。主非常認識你,也愛你。

我們的時代

在我們前來今晚這場轉播之前,有人說我們已獲得成千上萬的推文,都是關於聖靈和啟示的問題。我希望各位今晚聆聽我和我妻子的演講時,我們能夠回答這些問題。我祈求聖靈這位教師,將能夠回答你們個人的問題,還有許多人的問題。

最近幾個月中,這個天涯若比鄰的世界,經歷了不尋常的痛苦、不安、騷動及挑戰。這類的時刻很久以前就被預言了,並將持續到救主榮耀的第二次來臨為止。耶穌親自預言這時代的事,祂說:「你們也要聽見戰爭和戰爭的風聲;總不要驚慌,因為我告訴你們的一切,都是必須有的。……我為了我的選民說了;民要攻打民……多處必有饑荒、瘟疫和地震。……人的愛心會漸漸冷淡。……〔這一切〕都要應驗。」2關於這部分,我想分享一個觀點;一個從教會歷史中學到的教訓。

娥曼達·斯密和她的丈夫華倫·斯密,以及他們的五個孩子抵達密蘇里州時,是教會的新歸信者。他們才加入聚集在豪恩磨坊的聖徒的行列沒幾天,一群暴徒去到那裡,屠殺了許多人。娥曼達的丈夫和她十歲大的兒子不幸遇難,另一位年幼的兒子則身負重傷。娥曼達獲得一項有力的啟示,知道該如何醫治她受傷的兒子。在那段極其痛苦的日子裡,她寫道:

「在這極度淒涼的時刻,我們婦女除了祈禱還能做什麼呢?祈禱是我們得到安慰的唯一來源;天父是我們唯一的援助者。只有祂能拯救我們脫離苦難。

「有一天,一名暴徒從磨坊那裡過來,帶著他們隊長的命令。〔他大聲咒罵道〕:『隊長說,如果你們女人家不停止……祈禱,他就會派一批人過來,殺光你們……每一個人!』

「與其阻止我們這些身陷災禍的可憐婦女祈禱,他倒不如把我們給殺了。

「我們很害怕,因此都小聲祈禱。我們祈求的時候,都不敢讓屋內的人聽到我們的聲音。我可以在床上祈禱,或是靜默祈禱,但我無法一直這樣下去。不知神在何處的死寂,比那殺戮之夜還叫人難以忍受。

「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多麼渴望在我對天父的祈禱中,再次聽到自己的聲音。

「我偷偷跑到玉米田裡,爬進一〔堆〕玉米當中。在那一刻,對我而言,這裡就是主的殿。我極其懇切地大聲祈禱。

「當我從玉米田走出來時,有個聲音對我說話。那聲音很普通,就像是我曾聽過的某個聲音。那並非無聲、強烈的聖靈的感覺,而是一種聲音,重複著〔我們〕的一段聖詩:

凡信靠耶穌求安息的靈魂,

我不願,我不能,棄他給敵人;

雖四面有邪魔,威脅和利誘,

我永遠在左右,永遠在左右!3

「從那一刻起,我不再懼怕。我覺得什麼也傷不了我了。」4

這個時代也許令人不安,但真實發生在娥曼達·斯密的事情,也會真實發生在你們的身上。不論你周遭發生了什麼事,不論你需要承受什麼樣的考驗,神正在掌舵,祂不會離棄你。不論你是否忠信且高聲向祂呼求,你都不需要害怕。這就是我今晚想和你們談談的主題。

我太太的眼鏡

我說過,我很感謝我的妻子今晚也在這裡,她是我的一切。我們多年前在高中時期相遇,高中畢業後,她就讀位於愛達荷州瑞克斯堡的瑞克斯學院,而我則就讀位於猶他州普柔浮的楊百翰大學。在我們大學一年級的某個週末,我決定開車到瑞克斯堡找她。她當時教了我寶貴的一課,

她沒有車,而她拿到駕照也已經過了好些日子。在我們離開她的公寓時,她問我她是否可以開我的車。我說:「沒問題。」過不久,我們便開始開下她家附近的一段山坡路段。大約在半山坡的地方,她問我:「這條路的盡頭有停止的路標嗎?」那個停止路標清晰可見,於是我立刻回答:「有,前面有個停止路標。」她說:「好,跟我想的一樣,我只是看不見它而已。」我問她:「你為什麼看不見?」她回答:「因為我沒戴我的眼鏡,所以我看不太到。」然後我問她:「你為什麼沒戴你的眼鏡?」「因為我不喜歡自己戴眼鏡的樣子,但我忘了自己沒戴眼鏡就全都看不清楚。」我說:「好吧,你還是讓我來開吧!」這個教訓很簡單:除非你可以看得清楚,不然你一定會遇到危險。

現在,我要問各位:「你們正以什麼方式駕馭你的人生呢?」你們過生活的時候,是否戴著看清生活現實所需要的眼鏡?當初生活在老底嘉古城的聖徒,並沒有顯而易見的罪,但主因為他們對於門徒身份的態度既不冷也不熱,而譴責了他們。他們以自身的世俗成就和知識技能為傲,變得越來越自滿,不受神的約束。縱使這座城市以眼科醫療聞名,主仍對他們說:「買眼藥擦你的眼睛,使你能看見。」5對於我們每個人而言,一個重要問題是:「我是透過神的真理、誡命及聖約看待生活,或是透過自己的眼睛來看?我是藉著祈禱和從聖靈獲得的個人啟示,來日日聽從神的聲音,抑或是聽從自己的聲音,或聽從世上的智者不斷高喊著,神的方式或祂的先知是不合時宜、無趣、不必要、奇怪、缺乏吸引力、冷漠無情,或甚至如這世界的煽動之辭所述,說他們是詭詐且充滿仇恨的呢?」

約瑟·斯密曾說:「魔鬼有極大力量要欺騙我們;……他會使事物的本質走樣,讓人對於那些行神旨意的人感到訝異。」沒有神的幫助和啟示,你便無法看見「事情現在的真相與……未來的真相」。6魔鬼正意圖使你對那些行神旨意的人感到訝異。他正意圖使你無法看見和了解事情的真相,使你無法看見自己是神所深愛的兒子或女兒。他希望將世俗的一切合理化,使你拒絕主或敷衍地轉向主。他特別希望能讓你藉由某些政治、文化、或其他的世俗目標來定義自己和你的人生旅程,或單純讓你對此毫不在乎。

我經常問自己一個問題:「是什麼原因讓尼腓成為信徒,而不是變得像拉曼或雷米爾那樣?」他們三兄弟都擁有同樣的良好父母。有天晚上,我聽見了這個問題的答案。我當時被指派到泰國曼谷,和羅素·培勒會長在一起,他在那裡分享了這節經文:

「事情是這樣的,我,尼腓,……非常渴望知道神的奧祕,因此,我向主呼求;看啊,祂確曾眷顧了我,並軟化了我的心,使我相信了父親所說的一切;所以我不像我哥哥那樣反叛他。」7

我得到了我的答案,神會根據我們的渴望向我們顯現。比起任何東西,尼腓更渴望知道神的真理和奧祕,於是他蒙得神的顯現、喜樂、能力和真理。拉曼和雷米爾渴望世俗之物,並獲得了世俗的酬賞。如果你想和神在一起,你就必須將你的渴望與祂的旨意結合。

你將自己內心的渴望置於何處、寄託於何物之上,將決定你會如何被賦予能力去度過今生,並從中取勝。因此,今晚我要邀請你們,選擇運用你們對於歸信及鞏固他人的無比渴望,來構築你的生活。你或許記得,這就是救主對於祂的首席使徒彼得的要求,祂說:「西門!西門!撒但想要得著你們,好篩你們像篩麥子一樣;但我已經為你祈求,叫你不至於失了信心。你回頭以後,要堅固你的弟兄。」8

確實歸信和鞏固他人的渴望

我永遠都不會忘記,一位十二使徒定額組的資深成員跟我和我太太面談,問我願不願意擔任傳道部會長的那一刻。我和我太太當時的生活非常忙錄。在面談的同時,我們的家庭關係正面臨著嚴重的挑戰,我們正參與世界各地的大型人道援助工作,需要付出非常多的精力和資源,而我也是一間全球投資公司的資深管理合夥人。我以為我們當時所做的一切已經是極限了。那天,當我們和這位敬愛的使徒一同坐下,審視著生活中正發生的一切時,我們兩個都禮貌地對他說,當下大概不是我們去傳教的最佳時機。這位十二使徒成員毫不遲疑地轉向我太太,對她說:「琳奈特,你會成為一位優秀的傳教士,以及你先生的好同伴。」接著他轉過來對我說:「你知道嗎,你真的還不懂。主是在召喚你去拯救你自己的生命,你的生活要不根據聖約,要不就是根據方不方便。服務的機會從來不會挑在你方便的時刻。這件事跟信心有關,你要不就是相信主會在你按照祂的優先順序行事時,賜給你所需要的祝福,要不就是不相信祂會這麼做。」

我安靜地坐在那裡,心中一陣愕然。他剛剛告訴我主正試著要拯救我的人生。我當時過著很好的生活,但我卻極度失去平衡。那天下午,琳奈特和我離開了使徒的辦公室,回家透過祈禱去思考我們將如何過生活。很快地,我們便選擇要去傳教,並根據聖約來過我們的生活,去做主要我們做的一切事情。聖約的生活是更為平衡的生活,根據的是神的優先順序,而不是我們自己的時間表。從那時起,我們的生活就徹底改變了。我們藉由神的愛和祂的近身指導,蒙受完全的祝福。我知道的一件事情是,如果你們忠信地持守在祂的聖約道路上,你們就能獲得同樣的祝福。神想要拯救你們的生命。

確實歸信,以及根據聖約而不是方不方便來過生活是什麼意思?耶穌說:「在每個思想上都要仰望我。」9如同一位睿智的教師曾經對我說的:「祂並沒有說『偶爾想我一下,我的靈就會與你同在』。而是說:『如果你們一直記得我,就必有我的靈與你們同在。』」10這個意思就是,當你記得祂時,就會一直有天上的力量與你同在,每天在你面臨任何微小或艱鉅的挑戰時幫助你——不論這些挑戰對你的影響有多大。這包括任何的恐懼、習癮、不安,或任何你眼前看似無法越過的高牆。所以,現在就沉思為了使你能更加完全地記得祂,你最需要去做的事可能是什麼,然後就去做。

我從小到大最要好的朋友把我介紹給了我太太。高中時,這位朋友在我的施洗下成為教會成員,但他一直都認為完全致力於過福音的生活很困難——他總是以自己從沒做過很壞的事來為自己辯解——他的確沒有。有一晚,他在某個派對喝了太多酒,意外摔落懸崖去世了。他當時的年紀和各位差不多。如果我朋友的生活是受到聖約的指引,而不是方不方便,這樁悲劇就絕對不應該也不會發生了。

在你的生活中,你將神的誡命的界線,劃在什麼地方?或許你們有些人會像我們大多數人一樣,認為生活就像遵守高速公路的速限。有誰曾經想過要確實依照標示的速限開車?沒有人。相反地,我們會想知道超過標示的速限幾公里,可以不被開罰單。這就是我最好的朋友他的生活方式。在福音之中,我們永遠都不應該去思考,我們可以涉入世俗多深,而不跨越界線。我們應當要棄絕世俗。

唯有在你承受神的聖約時,你才會擁有能清楚看透這混亂世界的眼睛。聖經教導:「我們遵守神的誡命,這就是愛他了。」11根據聖約過生活的人,絕對不是過著完美的生活,但他們會透過每日的悔改,來淬鍊他們的生活。這樣的淬鍊,使他們能獲得神最豐富的祝福,以及貨真價實的天上的大能。你們有誰是身處在這動盪的時代,卻不需要神的指引和能力的嗎?

多年前,我一位患病的商業合夥人告訴我,培道·潘會長去他家給了他一個祝福。他說:「當我送他去開車時,潘會長說:『不要急著從客西馬尼園回來。在那裡學點東西吧。』」我的朋友問我:「你覺得他的意思是什麼?」在我回答以前,他補充道:「我相信他的意思是,我們只需要依照神的旨意去做,而那是我唯一想做的。」

當我的同事那麼說時,我知道他是對的。我們生命最終極的試驗,是我們是否會順服神的旨意,還是依照我們自己的意念行事。尼爾·麥士維長老很久以前曾教導:「意志上的順從,是我們唯一必須奉獻於神祭壇前的個人事物。」12

然而,願意依照神的旨意去做是什麼意思呢?根據我們救主在客西馬尼園的經驗,我相信,在某種程度上,我們需要了解,順服神的旨意意味著,不論神對我們的要求為何,你和我必須願意受苦並持守到底,即使我們被要求去忍受的一切,並非來自於我們自身的過錯。這可能包括的事情有:實際造成的損傷或傾向、錯誤的指控、論斷,或是遭受被誤導的朋友、領袖,甚至是家人的打擊。

在客西馬尼園中,天父要求我們的救主喝下罪和折磨的苦杯,喝下那些非因祂而起的罪和折磨。在那過程中,耶穌因為即將面對的苦痛而「驚恐起來」。祂感到「甚是憂傷,幾乎要死」,祈求「倘若可行,便叫那時候過去」,並對父說:「在你凡事都能;求你將這杯撤去。」13但是祂接著又說:「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您的意思。」13救主在近代一篇給予約瑟·斯密的啟示中說:「希望我可以不喝那苦杯,而且退縮——然而,願榮耀歸於父,我飲了,並完成了我為人類兒女作的準備。」14

不論有多麼苦,接受並完成父為我們所規劃的準備工作,是父計畫中的一環,會為我們帶來恆久喜樂。為了幫助你變得更像祂,你是認為還是相信天父會保護你,使你免於所需的痛苦和苦難時刻嗎?約翰·泰來會長說先知約瑟·斯密曾告訴他:「你們要經歷各種考驗。……神會考驗你,祂會抓住你,試煉你的每個心弦。」身為耶穌基督的門徒,便意味著我們會「服從、溫順、謙卑、有耐心、充滿愛心、願意順從主認為適合加在〔我們〕的一切」。15

我們敬愛的先知,羅素·納爾遜會長最近說道:「前方有許多困難在等著我們。在未來,要當一名忠信的後期聖徒並不容易,也不是一件受歡迎的事。我們每個人都會受到考驗。……努力跟隨主的人『都要受逼迫』。16那樣的逼迫,若不是會把你壓得怯弱而沉默不語,就是會激發你在日常生活中成為更好的榜樣,展現出更多的勇氣。……你如何處理生活中的考驗,也是培養信心的關鍵之一。」17

使徒保羅曾經問道:「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呢?難道是患難嗎?是困苦嗎?是逼迫嗎?是飢餓嗎?是赤身露體嗎?是危險嗎?是刀劍嗎?」18用今日的說法,我們可能會這麼說:「我會因為找不到結婚對象、渴望活在不被神認可的關係中、一個教會歷史事件、一些領袖或教師被誤導的舉動、我的世俗渴望、失業、棘手的病痛,或是巨大的痛苦,而容許自己無法勤奮地跟從救主,並完全地參與祂的教會嗎?」

你們所有的罪、所有的痛苦、苦難和軟弱,就像麥士維長老說的,要算在〔耶穌基督〕贖罪這道「令人驚駭的算術題」之中。19他說要算出這道題目,只能用「巨大乘以無限」來計算。20你們在生活考驗中所遭遇的困苦與挑戰,永遠都不會比祂的更大。因此,神要問你的問題是,你們是否會跟從救主的腳步,並和祂一起說:「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21

這個問題的另一個說法可能是:「我是否會信賴神,也信賴祂對我人生的規劃?」

當你們面對挑戰和考驗時,要知道神有一切的大能可支持你們——即使你們周遭的情況並沒有改變。祂應許,即使是在折磨靈魂的苦難之中,祂「也要減輕你們肩上的重擔,……〔使你們〕不覺背上有重擔,……使你們……確知我,主神,的確在我人民苦難時拜訪他們」。22永遠不要懷疑主能開啟每一扇有功效的門;藉由運用信心的問題來消除你們的疑慮;以及確保你們有工作、教育,以及過正義生活的力量,或其他發揮你的潛力所需的一切。救主已應許,祂會預備道路。23有任何人或其他事物能給你同樣的應許嗎?要相信祂會在你謙卑地順服於祂的旨意時,近身指導你和支持你。

多年前,亨利·艾寧會長作了這項深刻的觀察:「如果我們心中沒有牢固的信心根基,持守的力量就會潰散。」24信心是行動的原則,信心也是一項選擇。信心不是以我們出席了幾場聚會,或遵守了幾項宗教儀式來衡量的。信心甚至不是承認神和耶穌基督活著。你的信心是你信任和完全仰賴神和你的救主耶穌基督的程度。我們會持守或是會潰散,都是根據自己信任和仰賴祂們的程度。

如果要建立對祂們的信心,你就需要除去生活中任何為自我辯解的行為。你需要掌控你的人生,不要讓其他的人支配你的行動和選擇。你的觀點、態度、反應、感覺、想法、信念,全都是你可以掌控的東西。被冒犯和轉身離去,並不是屬於神的。祂的聲音總是在邀請我們「跟從我!」神已準備好回答任何的問題,安慰任何受苦的人,救贖所有的人。沒有什麼錯誤或是苦難,是祂醫治不了的。這世上的網路有將近15億個網站,但所有網路的搜尋結果都無法告訴你這個教會是否是真實的,或是耶穌基督是否活著,只有神能夠向你揭示這些問題的答案。最重要的一點是:神對你說的真理,跟對我說的,是一樣的。當我們用真心、信心和誠意詢問並尋求祂,我們全部都會獲得一樣的答案。你這樣做,在某種程度上,就是除掉你所有自我辯解的藉口。

多年前,當我被指派到非洲時,我聽到一則關於一個人用卡車運送兩隻長頸鹿的報導;其中一隻比另一隻高很多。他沿著高速公路行駛,要穿過一座橫跨高速公路的陸橋,但那座橋對於較高的那隻長頸鹿而言太矮了。當卡車穿過橋底下時,較高的那隻長頸鹿的頭撞上了橋體,當場死亡。事後有人問那位司機,為什麼他沒有更小心地避免意外發生。他說:「那不是我的錯,他們把橋建得太低了。」

這個人替自己辯解的話聽來也許荒謬,但你是否曾像他一樣不講理,為自己不當的選擇而辯解呢?不要把事情怪到所有低矮的橋。相反地,要對祂有更加持久的信心或更多的信任,來配稱獲得所有應許的必要能力、祝福及奇蹟,以努力發揮你所有的潛力。主曾對約瑟·斯密說:「你已多次……連續聽從了人的勸誘。……你不該怕人甚於怕神。雖然世人藐視神的勸告,輕視祂的話——然而你本當忠信;祂就會伸出手臂支持你,抵抗敵人一切帶火的箭;祂就會在你每次有困難時與你同在。」25

現在,我想要從自我省察向外延伸,並向你們作見證,依照聖約生活和順服於主的旨意的其中一點,就是要願意走出自我,並照著主對彼得說的那樣,去「堅固你的弟兄」。納爾遜會長不久前曾說:「我們要培養……對主耶穌基督的信心,以及對教會的信心。……我們要在世上建立神的教會和國度。」26他也曾見證:「今日世上沒有任何事比〔聚集以色列〕更重要。沒有任何事比這件事的影響更深遠。絕對沒有。這聚集對你們來說應當意味著一切。這就是你們被派到世上來的使命。」27同樣地,救主問彼得:「你愛我嗎?」然後說:「餵養我的羊。」28

我們在約翰福音中讀到,馬利亞和馬大在他們的兄弟拉撒路病重時,請救主到他們那裡去。門徒們懇求救主不要去,因為猶太人當時正試圖要殺害他,但耶穌還是去了拉撒路的墳墓。在那裡,救主和拉撒路的朋友們悲痛哭泣。隨後,藉著神的能力,祂命令拉撒路從死裡復活,祂說:「拉撒路出來!」經文接著說道:「那死人就出來了,手腳裹著布。……〔然後〕耶穌對他們說:『解開,叫他走!』」29

我親愛的朋友們,沒有比分享基督之光和祂的福音之光,更能賦予新生的事了。除了基督的福音之外,沒有任何事物可以替國家帶來和平、拯救世界脫離貧困,或提升他人來獲得持久的快樂,任何依照其他原則運行的組織都做不到,唯有福音能替你周圍的人解開手腳上裹著的「布」。邀請他人到祂的光裡面。神應許,當你這麼做,你將「為〔你〕的靈魂帶來救恩」,30你的罪會獲得赦免,31而祂的「天使必在你們四周,托著你們」。32

希望

我很清楚,儘管你我,或其他人有良好的意圖,可能還是會有巨大的壓力,要你順從世俗觀點,而非主的誡命。彼得帶著無比的決心對耶穌說:「眾人雖然為你的緣故跌倒,我卻永不跌倒。……我就是必須和你同死,也總不能不認你。」33然而,彼得後來很快就動搖,三次不認主。你們應該從這當中學到什麼?

我相信有部分是主希望你知道,祂了解順服於祂的旨意、根據聖約過生活或完全地歸信,都是一個過程而不是單一事件。耶穌捨棄了祂的生命,讓我們不必以我們的弱點或不完全來衡量我們的生活,而是可以每天悔改,並在悔改帶來的力量中成長,培養出堅定不移的信心。傑佛瑞·賀倫長老在2016年4月的總會大會中,給予了這項開啟智慧的指示,你或許會想將它刻寫在心中:

「我們多少因此感到寬慰,因為要是神只酬賞那完全忠信的人,祂的酬賞名單上是不會有太多名字的。請記住,明天以及之後的每一天,主都會祝福那些想要改進的人,那些相信誡命是必要的,並努力遵守誡命的人,還有那些珍視基督般的美德並盡力培養這些美德的人。如果你在努力這樣做的時候,像其他每個人一樣絆倒了,要呼求救主幫助你,並繼續前進。如果你跌倒了,要呼求主給你力量再站起來。」34

我和琳奈特在約翰尼斯堡與賀倫長老坐在一起時,一位年輕單身成人姊妹返鄉傳教士站起來見證道:「我之所以跋山涉水,可不只想停在這裡。」請記住,「不論你目前正面臨哪些挑戰……〔要〕繼續前進。繼續努力、繼續信賴、繼續相信、繼續成長。……上天不斷為你加油,今天如此,明天亦然,直到永遠。」35神將你放在祂的掌心上,祂能夠從任何熾熱的熔爐中拯救你。

賀倫長老也談到另一項來自主的溫柔慈悲和保證,你或許會想要牢牢藏在心中:

「聖靈不會被病毒、國界或醫學預報所阻擋。……來自天上的恩賜,不會因為土壤有麻煩或空氣中有疾病而受到限制。……創造這奇妙世界並讓我們居住於其中的神,可以對其中的任何元素說:『你只可到這裡,不可越過。』這就是祂會對我們正面臨的疫病所說的話。在祂的威嚴面前,即使是亞原子大小的生物都必須屈膝——用比喻的方式來看——每一個都以自己的方式『承認』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是萬物的偉大救贖主。在祂父的指示之下,救主掌管著這世界的命運。我們正受到祂牢靠且慈愛之手的看顧。」36

結語

結束時,我要重申我開頭所說的話,我相信你們是本教會有史以來最優秀的年輕成人世代,你們可能也是面對著最嚴峻挑戰的一代。當你審視圍繞在你四周的挑戰時,要記得主已說過:「因為我,主,會按全人類的行為,按他們心中的渴望,審判他們。」37聖靈可以幫助你培養渴望,但你得自己選擇你渴望什麼,並自己對神負起選擇的責任。祂也已經宣告,一切「必按照你的渴望……為你成就」。38這意味著「〔你〕最好謹慎控制意願,以免導致無法挽救的後果」。39

結束時,我要分享一個個人的經驗和我人生的見證。多年前,在我大學二年級時,我獨自一人在公寓裡為期末考作準備。那天很熱,我在重讀我的報告時,一隻小蟲飛到我面前嗡嗡作響,而牠的毅力開始讓我覺得很煩躁。最後,我實在是受夠了,便舉起雙手,「啪」地一聲把牠給打死了。時至今日,我仍然無法解釋接下來所發生的事:我向下看著手心裡那隻死掉的小蟲,心中很同情牠。我自己想著:「這隻小蟲並不需要死。牠之所以會死,只是因為我感到挫折與不耐煩。」接著我就跪下來,祈求神寬恕我,並讓那隻小蟲能再次活過來。當我作完祈禱時,小蟲就從我手中飛走了。

多年來,我不斷地問自己:「神為什麼為我做這件事?」我獲得過許多答案,但沒有一個比這個更重要:祂要我打從心底了解,祂有能力提升我或任何人,甚至是最卑微的那位。祂要我知道,祂對我們的弱點有完全的憐憫之心,就連我們的頭髮,祂都數過。如果祂會使一隻小蟲復生,祂就不會離棄你們——不論你們身在何種狀況之下。

不要像老底嘉人一樣,被自滿所掌控。這是我要向各位作的見證。當你們停止自我辯解並放下驕傲,當你們尋求並傾聽祂的聲音而不是自己的聲音,當你們依照祂的方式去做時,你們將看見事情的真相。當你們渴望並認真努力地歸信、依據聖約而不是依據方不方便來過生活,並在鞏固他人時順服於神的旨意,你們將找到所需的一切祝福和奇蹟,來獲得今生的成功,並能回到天父身邊,獲得永恆的喜樂。

耶穌基督是我們的救主,祂活著。這是祂的教會,這也是救主第二次來臨時會接受的教會。我們的天父並不是一位缺席的父親,祂的計畫是唯一的幸福計畫。透過聖靈,你們可以知道所有事物的真理,以及你們必須去做的一切。我祈求你們會有勇氣悔改任何不正義的渴望,並以屬神的渴望取代它,來依據聖約過生活,並順服且承受主為了精進你們,所給予你們的考驗。我在你們年輕時向你們見證,如同阿爾瑪在他兒子希拉曼年輕時向他見證那樣:「我確實知道,凡信賴神的,必在他們的考驗、他們的災禍和他們的苦難中得到支援,並在末日被高舉。」40

願神祝福各位,這是我的祈願,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