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基督的教會

 

在舊約時代,神按照這個模式任命先知(如亞當、以諾、挪亞、亞伯拉罕和摩西)來建立祂的教會。

服從或叛教

聖經和摩爾門經中載明,當地面上有先知和一群遵守誡命的人時,這些人享有真實教導以及藉著聖職權柄執行教儀的所有祝福。當人民拒絕先知,聖職權柄被取走,人民處在靈性黑暗中的狀態就稱為叛教。聖經和摩爾門經記載許多服從與祝福、邪惡與叛教、悔改與重獲祝福這樣的循環。

已建立的模式

綜觀人類歷史,無論何時何地,只要有人願意接受這些祝福,神和耶穌基督會建立祂們真實的教會。祂按照一致的模式來建立教會。

先知,聖職權鑰和啟示

當神我們的天父召喚先知帶領並教導人民時,便展開這項模式(見阿摩司書3:7)。先知從神獲得聖職權鑰,此權鑰是指導神在地面上事工的能力和權柄。這項事工包含救恩的必要教儀(或宗教儀式),例如受洗和接受聖靈(見約翰福音3:5)。先知也從神接受不斷的啟示(或與神溝通),獲得神對祂人民的旨意。在先知的權柄和指導下,世人組成教會,並且在其中接受神真理的教導和接受教儀。

在舊約時代,神按照這個模式來任命先知(如亞當、以諾、挪亞、亞伯拉罕和摩西)在人民中建立祂的教會。在這項模式中,先知會將聖職權柄賜予其他配稱的男性,讓他們以祭司和教師的身分在教會中從旁協助。在舊約時代,會眾這個字通常指的是「教會」(例見利未記16:33;民數記27:16-17)。這項模式也記載在摩爾門經中,經文裡使用的字是教會

基督時代的教會

持續這項模式而且使之完善

耶穌基督在塵世傳道期間──和祂復活後拜訪古代美洲期間──建立了祂的教會。當時稱為耶穌基督的教會(見尼腓三書27:8),教會成員則被稱為聖徒(見以弗所書2:19-20)。耶穌和之前為祂作見證的先知一樣,從神即我們的天父那裡獲得神的指示和權柄(見希伯來書1:1-2;5:4-6)。

耶穌基督在塵世傳道期間和復活之後建立了祂的教會。

成立教會

為了建立教會中的秩序,耶穌按立了十二使徒並賜予他們聖職的能力和權柄(見馬可福音3:14;路加福音9:1-2)。祂指定彼得擔任首席使徒,給他在地上和天上印證祝福的聖職權鑰(見馬太福音16:19)。

耶穌指派其他的聖職領袖協助使徒們推動教會事工。祂差遣稱為七十員的職員兩兩一組去傳播福音(見路加福音10:1)。教會其他的職員包括大祭司、長老、主教、祭司、教師和執事。這些職員都是執行教儀、教導和激勵教會成員的必要人力,幫助成員們「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神的兒子」(以弗所書4:13)。使徒保羅之後將教會比作一幢建築物,「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有基督耶穌自己為房角石」(以弗所書2:20)。

聖經並沒有告訴我們每一件和聖職或教會的組織及管理有關的事情。不過,聖經保存了足夠的資料,顯示教會組織的美好及完善之處。使徒們奉命到世界各地去傳教(見馬太福音28:19-20),由於他們無法在任何一個城市長住來督導新歸信者,因此召喚並按立了當地的聖職領袖,並由使徒來主領他們。使徒們和教會的其他領袖拜訪並寫信給各地的教會單位。於是,我們的新約聖經包含了由保羅、彼得、雅各、約翰及猶大所寫的書信,給當地聖職領袖忠告及指示。

新約顯示,這樣的教會組織原本是要繼續下去的。例如,猶大死後,剩下十一位使徒。耶穌升天後不久,十一位使徒聚在一起,要選擇一人來遞補猶大的遺缺。透過聖靈的啟示,他們選擇了馬提亞(見使徒行傳1:23-26)。耶穌建立了一個模式,讓十二位使徒來管理教會。

為了建立教會中的秩序,耶穌按立了十二使徒並賜予他們聖職權柄。

大叛教

綜觀人類歷史,主的人民經常落入邪惡和靈性黑暗的狀態,稱為「叛教」。在使徒們還活在世上,督導建立不久仍待發展的教會時,就發生了這種事。有些成員教導舊有的信仰觀念,而不是耶穌所教導的純正真理。有些人公然反叛。此外,還有來自教會外的迫害,教會成員為了自己的信仰被凌虐和處死。使徒們一個個遇害,或者以其他方式離開世上。由於邪惡與叛教的緣故,使徒的權柄和聖職權鑰也從世上被取走了。

由於這些事件,耶穌基督建立的教會組織不復存在,混亂隨之而來。愈來愈多的錯誤滲入教會的教義裡,很快地,教會就完全瓦解了。基督的使徒去世後,真實教會不再存在於地面上的這段時期,稱為大叛教。 這段時期持續了許多世紀。

 

天父和耶穌基督向約瑟‧斯密顯現。從這事件開始,神透過先知復興真理和權柄的模式又再度出現。

今日的先知在主的指示下行事,領導教會。先知也是教會的總會會長,他持有一切必要的權柄來帶領主在世上的事工(見教約107:6591)。總會會長由兩位諮理協助。十二使徒是耶穌基督的特別證人,他們在世界各地教導教會成員福音,管理教會事務。其他總會持有權柄人員和總會職員在總會會長團和十二使徒的指導下服務。如欲了解更多有關教會領袖的事,請見總會持有權柄人員以及總會輔助組織單元。

今日的教會成長得比耶穌塵世傳道期間的教會更加壯大。目前全世界有數百萬名教會成員。因為教會成長的規模,主已啟示在組織中的其他單位。如欲了解更多,請見教會組織的方式

教會必永不敗壞

主在幾千年前就說,祂「必另立一國,永不敗壞,也不歸別國的人,……這國必存到永遠」(但以理書2:44)。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就是那國。雖然過去一直有全世界的叛教時期,主已經應許祂的教會會繼續存在,直到耶穌基督回來親自統治世界。身為教會成員,我們蒙特權享有許多祝福、能與他人分享這些祝福,並為救主的來臨做準備。

今日的教會

應許的復興真理

大叛教期間,人民處在靈性的黑暗中。大約在主後1,700年,人們愈來愈有興趣了解有關神和宗教方面的真理。有些人可以看出當時世上不再有耶穌建立的教會。有些人看得出來沒有啟示,也沒有真實的權柄。在世上復興耶穌基督的教會的時刻已經來到。經文已經預見這個時期,預言真理的喪失和最後的復興(見使徒行傳3:20-21;帖撒羅尼迦後書2:3)。這真理的復興也和主的應許一致,舊約已載明:「我在這百姓中要行奇妙的事,就是奇妙又奇妙的事」(以賽亞書29:14)。

蒙神召喚的另一位先知

1820年的春天,在紐約州拋邁拉附近發生了世界歷史上一件重要無比的事。少年約瑟‧斯密想知道在所有的教會中,哪一個是耶穌基督真實的教會。他走進住家附近的樹林,謙卑且專注地向他的天父禱告,求問應該加入哪一個教會。那天早上,發生了一件奇妙的事情。天父和耶穌基督向約瑟‧斯密顯現。救主告訴他不要加入任何教會,因為這世上沒有真實的教會。

從這事件開始,神透過先知復興真理和權柄的模式又再度出現。約瑟‧斯密被召喚來復興耶穌基督真實的教會。自那時起,諸天就一直開啟,神所揀選的先知不斷地獲得啟示,直到今日。

復興的聖職權鑰和權柄

神再度賜給世人聖職。1829年,施洗約翰前來授予約瑟‧斯密和奧利佛‧考德里亞倫聖職(見教約第13篇27:8)。同年稍後,古代教會的會長團──彼得、雅各、約翰──把麥基洗德聖職以及神國度的權鑰交給約瑟和奧利佛(見教約27:12-13)。

此後,天上的使者,如摩西、以利亞、以來加等人,復興了其他的聖職權鑰(見教約110:11-16)。透過這些事件,聖職又重回世上。今日,凡持有這聖職的人都有權柄去執行洗禮等教儀,也有權柄領導主在世上的國度。

基督的教會再次建立

1830年4月6日,救主再次指導在世上組織祂教會的事宜(見教約20:1)。由於獲得了聖職權鑰,約瑟‧斯密現在有權柄在世上組織教會。基督在塵世傳道期間,祂的教會稱為耶穌基督的教會,其成員稱為「聖徒」。現在這末後時代,祂的教會稱為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見教約115:4)。

約瑟‧斯密被支持為先知,及教會裡的「第一位長老」(見教約20:2-4)。後來組成了總會會長團,他被支持為總會會長。教會成立之初,只確立了架構。隨著教會持續地成長,整個組織也逐漸發展起來。

教會成長快速,很快就組織起和古代教會相同的那些職位。這組織包括使徒、先知、七十員、傳福音的人(教長)、牧師(主領職員)、大祭司、長老、主教、祭司、教師及執事。

1820

第一次異象    

1829

約瑟‧斯密和奧利佛‧考德里獲得麥基洗德聖職

約瑟‧斯密和奧利佛‧考德里獲得亞倫聖職

1830

約瑟‧斯密成立本教會

摩爾門經首版印刷本的問世

1832

約瑟‧斯密成為總會會長暨先知

1833

成立總會會長團

1834

成立第一個支聯會

1835

十二使徒定額組成立

七十員第一定額組成立

1847

先驅者西遷到猶他

百翰‧楊蒙召喚為先知

2000

奉獻第100座後期聖殿

2010

成員達到一千三百萬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