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進修班及研究所
第21課:耶穌基督的來臨


第21課

耶穌基督的來臨

導言

耶穌基督造訪美洲大陸的相關情形和事件,就是祂第二次來臨的模式。本課將幫助學生應用摩爾門經的原則來為基督再度來臨時,那「大而可畏的日子」(尼腓三書25:5)作好準備。

背景資料閱讀

  • 達林·鄔克司,「為第二次來臨作準備」,2004年5月,利阿賀拿,第7-10頁。

  • 傑佛瑞·賀倫,「為第二次來臨作準備」,2013年12月,利阿賀拿,第48-51頁。

教學建議

希拉曼書14:20-3016:1-5尼腓三書9:1-5,12-1410:12

徵兆幫助我們相信並準備主的第二次來臨

邀請學生分享一些例子,說明他們生活中有哪些事件或活動需要作準備(例如傳教)。然後問:

  • 你所作的準備讓你的整個經驗有什麼不同?

  • 如果沒有作準備,你想這個經驗會如何不同?

出示以下這段泰福·彭蓀會長(1899-1994)所說的話,並邀請一位學生讀出來:請全班仔細聽,彭蓀會長教導我們摩爾門經可以幫助我們準備什麼:

圖像
泰福·彭蓀會長

「〔在〕摩爾門經中,我們看到為主第二次來臨作準備的模式。這部經典一個很重要的部分是集中在基督來到美洲大陸之前的數十年間。仔細研究那段歷史,就能看出為何有些人死於祂來臨前那次可怕的懲罰中,也看到其他人為何得以站在滿地富的聖殿附近,伸手摸祂手上和腳上的傷痕」(總會會長的教訓:泰福·彭蓀〔2014〕,第140頁)。

  • 根據彭蓀會長的話,我們為什麼應該仔細研讀摩爾門經有關耶穌基督造訪美洲大陸人民的記載?(確定學生了解,藉著研讀摩爾門經所記載的耶穌基督造訪美洲大陸時發生的相關事件,我們可以學到為第二次來臨作準備的模式。)

邀請學生在研讀救主造訪美洲大陸的記事時,找出能幫助他們為第二次來臨作準備的原則和教義。

提醒學生,在救主降生之前,拉曼人撒母耳便預言了會伴隨救主出生和死亡而出現的徵兆。請學生瀏覽希拉曼書14:20-27,找出基督死亡的徵兆。

  • 撒母耳告訴尼腓人,耶穌基督死亡時會出現哪些徵兆?

指派一半的學生閱讀希拉曼書14:28-30,另一半學生則閱讀希拉曼書16:4-5。請他們找出賜給尼腓人這些徵兆的理由。你可以鼓勵學生特別注意「目的是……」、「是為了……」、「目的在……」這樣的句子。

  • 根據這幾節經文,主為什麼要賜給徵兆?(幫助學生找出以下教義:主提供徵兆和奇事,使我們可以相信祂而得救。不妨將這項教義寫在白板上。)

  • 希拉曼書14:29指出,不相信徵兆和奇事的人會有什麼結果?(正義的審判將臨到他們。)

說明根據尼腓三書的記載,所應許的徵兆和奇事——包括預言救主死亡的毀滅——皆已開始應驗。請幾位學生輪流讀出尼腓三書9:1-5,12-1410:12,同時請全班找出相信撒母耳和尼腓的話的人結果如何,而不相信的人結果又如何。

  • 根據這幾節經文,為什麼有些人被毀滅?為什麼有些人得以倖免?

指出今日耶穌基督的門徒一直受到教導,要注意祂第二次來臨前的徵兆。請學生討論:了解並認出眾先知所預言的第二次來臨的徵兆,如何能幫助今日的教會成員為祂的來臨作更好的準備。

尼腓三書11:1-17

準備迎見救主

出示一張耶穌基督向尼腓人顯現的圖像。學生複習救主造訪尼腓人的記事時,鼓勵他們找出相信主死亡的徵兆,並為祂的來臨作準備的人所蒙受的祝福。

邀請幾位學生輪流讀出尼腓三書11:1-12

  • 相信所應許的主來臨的徵兆如何準備人們迎接這次經歷?

  • 這幾節經文在哪方面提醒我們個人需要作好準備?

邀請學生輪流讀出尼腓三書11:13-17,並想像自己若身歷其境,會是什麼樣的感覺。

  • 這樣的經驗如何代表主耶穌基督對我們每個人的期望?(答案應反映出以下真理:耶穌基督邀請所有的人歸向祂,並獲得見證,知道祂是全地的神。

  • 這些事件在哪些方面與耶穌第二次來臨將發生的事相似?

  • 你可以做什麼來跟從救主的邀請,使你能準備好將來有一天站在祂面前?

課程結束時,出示以下這段十二使徒定額組達林·鄔克司長老所說的話:

圖像
達林·鄔克司長老

「要是祂明天就來了,怎麼辦?如果我們知道明天就會見到祂——無論是我們提早死去,或是祂無預警地來了——我們今天會怎麼做?我們會承認哪些罪?我們會戒掉哪些習慣?我們會結清哪些帳目?我們會原諒哪些人?我們會作怎麼樣的見證?

「如果我們會在那時候做這些事,為什麼不現在做呢?何不在可以獲得和平的時候,尋求和平呢?」(「為第二次來臨作準備」,2004年5月,利阿賀拿,第9頁)。

  • 當作主明天就要來臨那樣準備自己為什麼很重要?

邀請學生在準備自己迎見主時,尋求聖靈的提示,並加以回應。

學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