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歷史
種族與聖職


種族與聖職

在教義和作法上,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欣然接納全世界的人類家庭。後期聖徒的經文和教導都申明,神愛祂所有的兒女,並使所有的人都能獲得救恩。神創造了許多不同的種族和民族,一視同仁地看待他們。如摩爾門經所說的,他們「對神而言都是一樣的。」1

本教會的架構和組織都倡導種族融合。後期聖徒依照當地支會或聚會單位的地理範圍來參加教會聚會。按照這個定義來看,表示摩爾門會眾在種族,經濟和人口的結構上大致反映出當地較大社區的情況。2本教會無給薪的事工也促進融合:黑人主教可能主領一個由白人占大多數的聚會單位;西班牙裔婦女也可能和亞裔婦女搭檔,一起到不同種族的成員家中探訪。教會中不同種族的成員會經常到彼此家中服務,並在當地的聚會單位擔任教師,男女青年領袖,從事其他指派任務,彼此幫助。這些作法都讓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成為一個徹底融合的宗教。

儘管這是現今本教會的實況,但教會歷史從19世紀中期至1978年為止的大部分時間中,本教會都沒有按立有非洲血統的黑人接受聖職,也不允許黑人男女參與聖殿恩道門或印證教儀。

本教會成立於1830年,正值美國境內種族大分裂的時代。當時,許多有非洲血統的人民過著奴隸的生活,種族上的區別和偏見不僅常見,更是美洲白人的生活習慣。今日聽來陌生且令人不安的那些事實,過去確實影響了人們生活的各個層面,包括他們的宗教在內。比方說,那時代的許多基督教會都實施種族隔離。本教會自成立以來,各種族和族群的人都可以接受洗禮,成為教會成員。成立本教會的約瑟‧斯密在生命即將結束時,公開反對蓄奴。本教會從未實施過全球性的會眾隔離政策。3

本教會成立的最初二十年,有一些黑人男子接受了聖職按立。其中一位,以來加‧亞伯,參與了在俄亥俄州嘉德蘭的聖殿儀式,後來也在伊利諾州納府代替已逝親人接受洗禮。約瑟‧斯密在世期間,沒有證據顯示黑人男性無法獲得聖職。

在1852年,百翰‧楊會長公開宣布,具有非洲黑人血統的人可能不會再被按立聖職,但是在那之後,黑人仍繼續透過洗禮和接受聖靈的恩賜加入本教會。百翰‧楊過世後,繼任的總會會長們也限制黑人接受聖殿恩道門或在聖殿結婚。多年來,教會領袖和教會成員提出許多說法,來解釋聖職和聖殿的種種限制。這些解釋在今日沒有一項被接受為教會的正式教義。

本教會在美國種族文化中的情形

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在嚴重的種族紛爭文化中復興,白人在這樣的文化中享有極大的特權。1790年,美國國會設下限制,只有「自由的白人」能成為市民。4接下來的50年,種族議題造成美國分裂──雖然奴工在偏重農業的南方是合法的,但在較為都市化的北方最終還是禁止的。即使如此,北方的種族歧視和南方一樣普遍,而且美國許多州都執行了禁止不同種族通婚的法令。51857年,美國最高法院宣布,黑人「沒有任何權利。」6美國在南北戰爭(1861-1865)過後的一個世代,終止了奴隸制度;美國最高法院裁定,為黑人和白人設立「分隔但平等」的設施,這項決定使得許多公開的種族隔離成為合法,直到1954年,該法院才予以廢止。7

在1850年,美國國會成立猶他領地,美國總統任命百翰‧楊為該領地的行政首長。歸信本教會並帶著奴隸遷居猶他的南方人,引發了奴隸在該地區是否合法的問題。1852年1月和2月,百翰‧楊於在猶他領地的議會發表兩篇演說,宣布了限制把聖職按立給有非洲黑人血統男性的政策。同時,楊會長說,將來有一天,本教會的黑人成員將享有其他成員所「擁有的〔一切〕特權」。8

將這項限制合理化的說法,呼應了有關次等種族的普遍觀念,而這觀念過去一直用來爭論在猶他地區的黑人奴隸是否合法。9至少從1730年代以來,美國普遍有一種看法,就是黑人與聖經中殺了弟弟亞伯的該隱是出於同一個家系。10接受這個看法的人相信深色皮膚的記號是神對該隱的「詛罰」。黑人為奴,有時被認為是加在挪亞孫子迦南身上的第二個詛罰,原因是含冒犯了他的父親。11雖然奴隸制度不是猶他經濟的一項重要因素,而且很快就被廢除,但聖職按立的限制仍然存在。

移除限制

縱使在1852年之後,至少有兩位黑人摩爾門仍持有聖職。其中一位是以來加‧亞伯,他在1879年請求接受個人聖殿恩道門,但遭到拒絕。珍‧雅各是一位忠信的黑人成員。她橫度平原,居住在鹽湖城,直到1908年去世為止。她同樣也要求進入聖殿;她獲准為自己的祖先執行代替死者受洗,但是不能參與其他教儀。12該隱的詛罰經常被當作在聖職和聖殿方面各種限制的正當理由。大約在1900年,另一種普遍存在的解釋是說:黑人因為在前生戰爭中與路西弗對抗時不夠勇敢,因此被限制,不能獲得聖職和聖殿的祝福。13

到了1940年代後期和1950年代,種族融合在美國人民的生活中越來越普遍。總會會長大衛奧‧麥基強調,這個限制只針對具有非洲黑人血統的男性。本教會一直都准許太平洋島民持有聖職,麥基會長也澄清:斐濟黑人和澳洲原住民可以被按立聖職,也可以在他們之中從事傳道事工。在南非,麥基會長改變了往常要求準聖職持有人追溯他們不是出於非洲家系的政策。14

然而,由於具有非洲黑人血統的男性長久以來無法持有聖職,教會領袖相信,要改變這項政策需要有來自神的啟示,他們也繼續努力去了解該怎麼做。麥基會長為尋求指引,作完禱告後,並沒有感覺要廢除禁令。15

隨著本教會在全球各地成長,「你們要去,並教導萬民」16這項首要的使命似乎與聖職和聖殿的這些限制越來越無法相容。摩爾門經宣告,救恩的福音信息要傳到「各國,各族,各方,各民」。17主對受邀藉洗禮來「領受祂的良善」的人並沒有限制,18但聖職和聖殿的限制卻成為一大障礙,隨著教會擴展到世界上一些多元種族混合的地區,這一點愈發顯而易見。

巴西尤其出現了許多的困難。不像美國和南非那樣,因為合法且普遍的種族主義形成一個根深蒂固的種族隔離社會;巴西對於開放而融合的多元種族引以自豪。1975年,教會宣布將在巴西的聖保羅興建聖殿。聖殿工程在進行時,教會持有權柄人員遇見了忠信的黑人成員和混血的黑人成員;這些成員心裡明白,聖殿即使完工,也不會獲准進入,但他們依然奉獻財務和其他能力來建造聖保羅聖殿這座聖所。他們所作的犧牲,以及數千名奈及利亞人和迦納人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早期的歸信,感動了教會領袖。19

教會領袖思索著百翰‧楊等幾位先知所說的,黑人成員有一天會得到聖職及聖殿祝福的應許。1978年6月,總會會長賓塞‧甘,總會會長團的兩位諮理,和十二使徒定額組成員在「〔鹽湖〕聖殿的上層房間裡,花好幾個小時祈求主賜予神聖指引」後,獲得了一項啟示。總會會長團在6月8日宣布:「祂已聽到我們的祈禱,並已藉著啟示證實那應許已久的日子已來到」。總會會長團說,他們「知道在我們之前的本教會的歷任先知和會長曾應許過」,「我們所有配稱的弟兄都可以接受聖職」。20這項啟示廢除了聖職按立的限制。這也讓聖殿的祝福擴及到所有配稱的後期聖徒男女。總會會長團針對這項啟示的聲明收錄在教義和聖約中,成為正式宣言二

這項在教會中廣為人知的「聖職的啟示」,是一項意義重大的啟示和具有歷史意義的事件。當時在場的人都以虔敬的用詞講述這件事。當時的十二使徒定額組成員戈登‧興格萊如此回憶道:「當時房間裡有股神聖,聖化的氣氛。對我來說,彷彿在天上寶座,神的先知和在一旁陪同跪下祈禱的總會弟兄之間有個管道被打開。……圈子中的每個人藉著聖靈的力量知道同樣的一件事。……我們在場的每一個人在這個經驗以後都變得不一樣了。本教會也不一樣了。」21

無論種族為何,世界各地的教會成員都有非常正面的回應。許多後期聖徒聽到這項消息後,喜極而泣。有些人表示,他們覺得肩頭共同的重擔卸下來了。教會立即為具有非洲血統的男性成員按立聖職,在世界各地的黑人成員也去了聖殿。這項啟示不久之後,使徒布司‧麥康基長老談到新的「光和知識」除去了先前「有限的理解力」。22

今日的教會

今日,本教會不認同過去有關黑色皮膚是神不喜悅,是詛咒,是反映前生的作為,異族通婚是一種罪,以及黑人或其他種族或族群在任何方面都低人一等的種種說法。當今的教會領袖也明確譴責過去和現在任何形式的種族歧視。23

自從1978年的那天之後,本教會放眼未來,而非洲人,非裔美國人和其他具有非洲血統的成員人數持續快速成長。雖然每位成員在教會中的紀錄不會指明種族或族群,但目前具有非洲血統的教會成員有數十萬人。

本教會宣告,透過耶穌基督而來的救贖已在神設定的條件下賜給整個人類家族。這證明了神「不偏待人」24,並強調凡為人正義──不論種族──都為神所喜悅。尼腓二書的一節經文最能表達本教會有關神的兒女的教導:「凡來就祂的,不論黑人或白人,為奴的或自主的,男人或女人,〔主〕都不拒絕……不論猶太人或外邦人,對神而言都是一樣的。」25

  1. 尼腓二書26:33。亦見使徒行傳10:34-35;17:26;羅馬書2:11;10:12;加拉太書3:28。

  2. 為協助不會說居住地區主要語言的教會成員參加聚會,而為說同一種語言(如西班牙文,中文中文,或東加語)的成員成立聚會單位。在這種情況下,成員們可以選擇所要參加的單位。

  3. 在某些時期,在南非及美國南部等地區會為了配合當地的習俗和律法而區隔會眾。

  4. “An Act to Establish an Uniform Rule of Naturalization,” 1st Congress, 2nd Sess., Chap. 3 (1790).

  5. Elise Lemire, “Miscegenation”: Making Race in America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2002); Peggy Pascoe, What Comes Naturally: Miscegenation Law and the Making of Race in America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從1888年到1963年之間,猶他取締異族通婚。See Patrick Mason, “The Prohibition of Interracial Marriage in Utah, 1888–1963,” Utah Historical Quarterly 76, no. 2 (Spring 2008): 108–131.

  6. Don E. Fehrenbacher, The Dred Scott Case: Its Significance in American Law and Politic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347.

  7. Plessy v. Ferguson, 163 U.S. 537 (1896); Brown v. Board of Education, 347 U.S. 483 (1954).

  8. Brigham Young, Speeches Before the Utah Territorial Legislature, Jan. 23 and Feb. 5, 1852, George D. Watt Papers, Church History Library, Salt Lake City, transcribed from Pitman shorthand by LaJean Purcell Carruth; “To the Saints,” Deseret News, April 3, 1852, 42.

  9. In the same session of the territorial legislature in which Brigham Young announced the priesthood ordination policy, the territorial legislature legalized black “servitude.” Brigham Young and the legislators perceived “servitude” to be a more humane alternative to slavery. Christopher B. Rich Jr., “The True Policy for Utah: Servitude, Slavery, and ‘An Act in Relation to Service,’” Utah Historical Quarterly 80, no.1 (Winter 2012): 54–74.

  10. David M. Goldenberg, The Curse of Ham: Race and Slavery in Early Judaism, Christianity, and Isla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3), 178–182, 360n20; Colin Kidd, The Forging of Races: Race and Scripture in the Protestant Atlantic World, 1600–2000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11. Stephen R. Haynes, Noah’s Curse: The Biblical Justification of American Slaver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12. Margaret Blair Young, “‘The Lord’s Blessing Was with Us’: Jane Elizabeth Manning James, 1822–1908,” in Richard E. Turley Jr. and Brittany A. Chapman, eds., Women of Faith in the Latter Days, Volume Two, 1821–1845 (Salt Lake City: Deseret Book, 2012), 120–135.

  13. Apostle Joseph Fielding Smith, for example, wrote in 1907 that the belief was “quite general” among Mormons that “the Negro race has been cursed for taking a neutral position in that great contest.” Yet this belief, he admitted, “is not the official position of the Church, [and is] merely the opinion of men.” Joseph Fielding Smith to Alfred M. Nelson, Jan. 31, 1907, Church History Library, Salt Lake City.

  14. Edward L. Kimball, “Spencer W. Kimball and the Revelation on Priesthood,” BYU Studies 47, no. 2 (Spring 2008), 18-20; Marjorie Newton, Southern Cross Saints: The Mormons in Australia (Laie: Hawaii: The Institute for Polynesian Studies,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Hawaii, 1991), 209-210. Even before this time, President George Albert Smith concluded that the priesthood ban did not apply to Filipino Negritos. Kimball, “Spencer W. Kimball and the Revelation on the Priesthood,” 18-19.

  15. Kimball, “Spencer W. Kimball and the Revelation on Priesthood,” 21-22.

  16. 馬太福音28:19。

  17. 摩賽亞書15:28尼腓一書19:17

  18. ──尼腓二書26:28

  19. Mark L. Grover, “Mormonism in Brazil: Religion and Dependency in Latin America,” (PhD Dissertation, Indiana University, 1985), 276-278. For a personal account of events in Brazil, see Helvecio Martins with Mark Grover, The Autobiography of Elder Helvecio Martins (Salt Lake City: Aspen Books, 1994), 64-68. For the conversions of Africans, see E. Dale LeBaron, ed., “All Are Alike unto God”: Fascinating Conversion Stories of African Saints (Salt Lake City: Bookcraft, 1990); Pioneers in Africa: An Inspiring Story of Those Who Paved the Way (Provo, Utah: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Broadcasting, 2003).

  20. 正式宣言二

  21. Gordon B. Hinckley, “Priesthood Restoration,” Ensign, Oct. 1988, 70, available at ensign.lds.org. The impressions of others who were in the room have been compiled in Kimball, “Spencer W. Kimball and the Revelation on Priesthood,” 54–59.

  22. Bruce R. McConkie, “All Are Alike unto God” (CES Religious Educator’s Symposium, Aug. 18, 1978); available at speeches.byu.edu.

  23. 戈登‧興格萊,「要更加仁慈」,2006年5月,利阿賀拿,第58–61頁。

  24. 使徒行傳10:34。

  25. 尼腓二書2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