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特別的需求,特別的一課
2020年6月


特別的需求,特別的一課

我們的女兒朵拉是個有特殊需求的孩子,我們要分享一些從她身上學到的事。我們希望也祈求這些想法和字句能造福有類似遭遇的人。

圖像
派普長老和女兒朵拉

朵拉的照片,派普家庭惠予提供

我們的女兒朵拉照預定剖腹的日期出生後,我們就知道她有些不一樣。但直到三星期後,在一次例行檢查結束時,醫生將她緊急送往醫院,我們才開始了解她的誕生會對我們的家庭帶來多大的改變。

接下來幾個月的時間,我們的心情像坐雲霄飛車一樣,在希望和恐懼中起起伏伏,等待專業人士向我們確診朵拉的情況。每一個新推論都伴隨著令人不安的訊息。

「噢,請不要告訴我們是那樣。我們不想失去她。」我們對其中一個可能的診斷結果這樣回應。「如果是這樣,我們不確定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對另一個診斷結果這樣回應。

診斷結果像是一把兩刃劍,既能帶來平靜,幫助我們了解未來會發生什麼樣的事,但也可能使我們開始對未來產生不當的預期,或設立不真實的限制。就我們這個例子來說,我們很高興在所有的推論與試驗後,醫生始終沒有給朵拉明確的診斷。

「她在生理上一切正常,」他們告訴我們,「但她的肌肉張力較弱,也會發生痙攣。」

就這樣,我們與這句宣告所有的不確定、可能的變化、挑戰、喜悅和可能性共同生活了28年。我們當時並不知道未來會如何,但我們從來不受制於某種特定的醫學診斷。

有特殊需求的定義

這幾年來,對朵拉的狀況,我們最常聽到的問題就是:「她怎麼了?」和「她有哪些障礙?」我們通常會這樣回答:「她不會說話,必須靠輔具才能走路,也不會自己吃飯或穿衣服;但她能做的事可多了。」

我們學到,不要用她沒辦法做到的事或受到的限制來決定她的價值;我們反而喜歡用她能做到的事情來定義她這個人。

例如,朵拉會微笑。她的笑容會讓身邊的人也發出微笑。我們曾在機場被完全不認識的陌生人攔下,希望能和朵拉拍一張合照,因為他們實在非常喜歡朵拉的笑容所散發出的光彩。

她可以給人擁抱。如果你夠幸運,能得到朵拉的擁抱,那會改變你的生命。有一次,我們從一場運動會上離開後,朵拉走過人行道上一個遊民的面前時,不假思索地伸出手去擁抱他。從他的表情明顯看出朵拉的擁抱是那一天最令他感到驚奇的事。

朵拉會讓你感到被愛。如果朵拉將目光轉向你,即使只有短短一秒鐘,你也會感受到愛與甜美,讓你的眼裡泛起淚光。擁有這些令人讚嘆的恩賜,我們為什麼還要用「有障礙」或「殘障」來定義她呢?朵拉只是作她自己,以及做她能做的事,就已經影響了數百個人,讓他們的生命變得更好。

圖像
朵拉·派普照片

一次一天

當父母了解到孩子需要終生依賴自己的照顧時,免不了會覺得難以負荷。尤其當這個孩子需要經常在身體、情感,也許還有醫療上得到支援時,這種超出負荷的感覺尤其強烈。每天為孩子餵食、穿衣、沐浴、照護和支持,這樣的日子簡直像是一座險峻且難以攀越的高山。

在這時候,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退一步,告訴自己:「我今天只要做到這件事就好。」我們發現,只要專注在每一天的需求和機會上,任務就比較容易完成。我們可以一次只過一天的生活,我們可以用心尋找那一天當中的快樂和成長。

擴大的能力

每一個進入這世界的靈都是可以「擴大」的。1神期許我們每一個人盡最大的努力運用選擇權。我們身為照護者的責任,就是幫助照護的對象有機會成長,在身體、情感、靈性各方面進步,達成他們有能力做到的事情。這可能意味著幫助他們找到機會去為人服務——就像朵拉給人的擁抱或微笑一樣;也可能表示要幫助他們,在情況可行時,透過治療和活動來擴大他們身體和心智的能力。

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我們務必要切合實際。如果我們時常感到沮喪,那就表示我們有可能逼得太緊了。主能幫助我們,藉由祂的靈引導我們去做可行且合宜的事。在某些情況下,祂會賜予奇蹟,儘管可能是微小的奇蹟。

我們永遠不會忘記有位頂尖的整型專科醫師告訴我們,朵拉一生都無法行走。但經過幾年無數的祈禱和努力,朵拉現在已經能靠著輔具走路。她的情況大致仍和以前一樣,但主賜給我們一個微小的奇蹟,來幫助她成長,在生命中得到更多快樂。

圖像
朵拉騎馬

不被治癒的信心

當神的一位考驗重重的寶貴兒女誕生在我們家時,我們當然會問:為什麼?我們的信心自然而然地引領我們去求問神,是否有可能治癒或撤去這個孩子的病。我們確實相信神可以治癒我們的女兒,但祂也讓我們清楚知道祂的旨意不是現在做這件事。

天父將朵拉賜給我們,一定有祂自己的目的,而且祂一定會醫治她——依照祂的旨意和時間表。那一天或許要到最終的醫治時期——即復活的時刻才會來到。要接受這些寶貴的孩子現在沒有得到醫治是神的旨意,就跟相信祂能現在就治癒他們一樣,需要運用相同的信心。朵拉帶著一個目的來到我們家,我們也小心翼翼地不問為什麼,而是求問天父要我們從中學到什麼

「為何這件事發生在我身上?為何現在我要受苦?我什麼地方做錯了呢?上面的問題只會使你走入暗巷。」十二使徒定額組的李察·司考德長老(1928-2015)說道。他說,我們「應該問:我該怎麼做?我從這次經驗中可學到什麼?……〔當〕你能真誠地祈求『請讓我知道您的旨意』和『願您的旨意得成』時,你就能處於慈愛天父可以給你最多幫助的最佳位置。」2

我們有時會想起耶穌在塵世傳道期間治癒的那些孩童的父母。也許那些父母也和我們一樣,不明白這些孩子來到他們家的目的。救主治癒他們之後,這些父母才知道要是沒有人需要醫治,也就無從彰顯救主醫治的大能及神性。我們相信得醫治的時刻終必臨到神所有的兒女。3

我們期待那一天的到來。■

註:

  1. 先知約瑟·斯密曾教導:「神差遣進入這世界的所有心智和靈都是可以擴大的」(總會會長的教訓:約瑟·斯密〔2007〕,第210頁)。

  2. 參閱李察·司考德,「信賴主」,1996年1月,聖徒之聲,第18頁。

  3. 有關具有「不被治癒的信心」的深刻教導,見大衛·貝納,「接受主的旨意和時間表」,2016年8月,利阿賀拿,第17-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