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韌力:現代青年的靈性鎧甲
2019年9月


韌力:現代青年的靈性鎧甲

即使面臨今日許多挑戰,我們的子女依然能奮勇向前。我們身為父母的責任,就是幫助子女準備好勇敢面對這些挑戰。

圖像
年輕人在跨欄

Getty Images

有個故事談到英國統治印度殖民地期間,在德里及附近地區到處都是有毒的眼鏡蛇,數目多到令人不可思議。當地政府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就開始頒發賞金給打死眼鏡蛇的人。沒想到這個發賞金的不智決策卻造成反效果,當地人民投機取巧,開始養殖眼鏡蛇來獲利。政府取消賞金之後,養殖眼鏡蛇的人就把眼鏡蛇放生,使原本的問題變得更加嚴重。

有時候無意間產生的副作用,不但讓人得不到原本想要的益處,反而造成更多的傷害,這種現象稱為「眼鏡蛇效應」。1

新生世代的眼鏡蛇效應

2017年秋天,我到楊百翰大學愛達荷分校參訪時,該校的新任校長亨利·強生·艾寧告訴我,最令他憂心的事,就是大一新生的輟學率很高。學生離開大學有許多不同的原因,但其中一項主要原因就是缺乏韌力,美國各地許多大學都面臨相同的挑戰。2

韌力就是「遭遇不幸或改變時,能夠輕易調適或恢復的能力。」3美國軍方發現所招募的新兵缺乏韌力,因此開始提供「韌力養成訓練」計畫,來加強士兵對抗軍中的壓力、要求和艱苦。4

我們在教會中也面臨相同的憂慮,提早返鄉的全部時間傳教士比例高於以往的世代。有些傳教士確實面臨嚴重的健康問題或是其他考驗,必須提早返鄉,但是其他傳教士可能只是因為沒有培養出足夠的韌力。

萊爾·布洛普在教會傳道部門擔任心理健康顧問,他發現傳教士所面臨的情緒問題,最普遍的原因就是缺乏韌力。他說:「在許多情況下,傳教士只是沒有學過如何妥善處理挑戰。」5

大學、軍方和傳道地區並不是造成此一問題的根源,這問題只是經由這些地方暴露出來。現代青年缺乏韌力可能真的是無意間造成的結果——也就是現代的眼鏡蛇效應——導致的因素如下:

  • 花太多時間在沙發上以及在數位裝置上,不像早期世代那樣經常運動和從事體能活動。6

  • 過度暴露於不真實的虛擬或假想世界,造成自我形象扭曲、焦慮、抑鬱和自尊心降低。7

  • 在講求立刻滿足、以Google的速度獲得答案的世界中失去耐心。(反之,韌力的養成絕大部分必須仰賴耐心這項優點。)

  • 保護子女避開大風大浪。「平靜的海洋造就不出技術高超的水手。」8

  • 這世上有數不清的選擇會使人分心,有許多不同的聲音造成混淆,安逸的生活會使青少年和成年人對聖靈的事感覺麻木。

  • 過多數位視訊以及缺乏面對面接觸,導致人際溝通的能力不足。

有許多書籍談論這項複雜且困難的挑戰,其中一本書的書名即反映出真實情況:iGen: Why Today’s Super-Connected Kids Are Growing Up Less Rebellious, More Tolerant, Less Happy—and Completely Unprepared for Adulthood.i世代:滑手機長大的孩子為何較少叛逆、包容度較高、較不快樂——而且完全沒有準備好步入成年。)

今日的世界不斷變遷。主為這個時代保留的靈魂,必然有能力在今日許多挑戰中奮勇向前。我們身為父母的責任,就是教養、幫助子女準備好勇敢面對這些挑戰,鼓勵並培養他們具備韌力、信心和堅忍不拔的特質。

我們藉著有力的福音原則相助,就可以幫助青少年加強他們的韌力,使他們能變得更像救主一樣,在「智慧〔智能〕和身量〔身心〕,並神〔靈性〕和人〔社交和情感〕喜愛他的心,都一齊增長」(路加福音2:52)。我想要談論以下四項福音原則:(1)自立,(2)萬事必須有對立,(3)聖靈的恩賜,(4)道德選擇權。

1.教養出自立的子女:聖誕老人和小氣鬼史古基(小氣財神)

我們在努力幫助貧困者時,會設法在這兩項互補原則之間找到正確的平衡:充滿仁愛和鼓勵自立。充滿仁愛卻沒有鼓勵自立,就是聖誕老人;鼓勵自立卻沒有仁慈就是小氣鬼史古基。9任何一種極端都是不平衡。

圖像
父子釣魚

父母也可同時應用仁愛(給一條魚)和自立(教導如何釣魚)這兩項原則來教養子女。我們可以為子女作所有的決定,但是更明智的作法,就是教導他們如何作決定,如此一來,就能幫助他們在智能、靈性、社交和情感上自立。

有一部感人肺腑的影視作品熱淚心聲The Miracle Worker)就是很啟發人心的例子,劇中的故事取自海倫·凱勒的自傳,她在幼兒時期生了一場病導致她耳聾又失明10掌控海倫教養方式的父母,以聖誕老人的方式扶養女兒,卻因過度保護和放縱女兒而適得其反,阻礙了海倫在智能、靈性、社交和情感方面的成長。

反之,海倫的私人家教安妮·蘇利文看出海倫受到太多溺愛,因此開始幫助海倫克服自身的問題,變得更加自立。最後,幫助海倫發揮真正潛能的人,是安妮·蘇利文,而不是海倫的父母。

我們愛自己的孩子,都希望看見他們成功。我們可能會想除去他們道路上所有的障礙,或是會想為他們扛起艱困的工作,以減少令他們失望和失敗的經驗,就像海倫的父母一樣。然而,當我們這麼做時,可能無意間就阻礙了子女培養成為基督堅強、獨立的門徒所需的韌力。

我們應思考救主的方式,而不是過度保護和太快出手解救孩子。救主增強我們的能力,使我們能「挑起〔自己的〕重擔」(摩賽亞書24:15),祂往往不會如我們所希望的那樣很快來解救我們(見教義和聖約121:1-3)。

2.對立:困難帶來祝福

我們完美的父親,也就是天父,祂教養我們具備韌力並幫助我們準備好迎接未來幸福的方式,就是派遣我們來到世上,讓我們的韌力受到考驗和淬鍊,如以下經文所示:

若沒有對立或「苦難的爐」(以賽亞書48:10),就無法學習培養信心、耐心、勤奮和韌力等許多基督般的優點。因此,天父讓我們面對艱難的挑戰,做困難的事。救主通過重重考驗才成為偉大的典範,如果我們不面對類似的考驗,又怎麼能變得像祂一樣?

我經常告訴傳教士:「你們在傳道地區要上的是高階課程,例如:勤奮501和耐心505等等。唯有通過這些進階課程,你們才能學會成為優秀的傳教士,日後成為傑出的丈夫、妻子和父母。如果你的日子過得很辛苦,要像使徒彼得和約翰那樣,為所受的苦感到歡欣鼓舞;他們被關在監裡、遭人擊打之後,就『心裏歡喜,因被算是配為這名受辱』」(見使徒行傳5:18,40-41;亦見彼得前書4:13歌羅西書2:8)。

因為這些困難、掙扎和突破極限的挑戰,能幫助我們培養韌力——讓我們有能力爬起來,拍去身上的灰塵,繼續走在那條窄而小的路上。這條路往往陡峭又崎嶇不平,我們都會絆倒或遭遇挫折,主賜給我們無限的第二次機會,讓我們能以韌力繼續向前邁進。11

圖像
一群人在爬山

3.聖靈以及受靈啟發的決定

孩子需要在作決定的過程中成長,而不是接受簡單的答案。我們可以提供指引,但應該讓他們自己思考,甚至從最小的決定開始。

聖靈的恩賜是世人所能獲得的最大恩賜12,因此,父母教導子女最美好、最有用的事,就是學習辨認聖靈的低語。教導子女配稱擁有這項偉大的恩賜,以及教導他們如何獲得個人的啟示,是我們在教養子女靈性自立時最重要的一件事。

我們從奧利佛·考德里身上學到重要的教訓,他在祈禱中求問卻沒有獲得答案。主向他顯示應往何處。

「看啊,你還不了解;你以為不用思考,只要向我祈求,我就會給你。

主對奧利佛·考得里說:「看啊,你還不了解;你以為不用思考,只要向我祈求,我就會給你。」但是,看啊,我對你說,你必須先在意念中仔細研究;然後求問我那是否是對的,如果那是對的,我會使你胸中燃燒;這樣,你就必覺得那是對的」(教約9:7-8)。

圖像
母親幫忙做作業

比方說,我們的孩子請我們幫他們解決作業的問題時,我們不會幫他們做作業,而是指導他們,然後,像主告訴奧利佛那樣,說:「現在去做做看,做完以後過來讓我看看答案對不對。」

教導子女如何解決、克服考驗會幫助他們自己思考,推敲如何解決問題,以及辨認聖靈的低語。唯有透過自己解決問題的經驗,才能讓他們培養常識和智慧,增進「仔細研究」和獲得啟示的能力。

若我們不教導子女在靈性上自立並培養韌力,就會面臨羅素·納爾遜會長提出的這項嚴正警告:「在未來的日子,如果沒有聖靈持續的指引、指示和安慰的影響力,我們不可能在靈性上存活。」13

4.面臨抉擇時尊重選擇權

我曾聽納爾遜會長分享他女兒八歲時的故事。他說有個星期天女兒跑來問他,是否可以跟支會裡一個家庭去滑雪橇。他說:「我知道不論回答可或不可都不明智,於是我們翻開聖經到出埃及記31:13:『你們務要守我的安息日;因為這是你我之間世世代代的證據。』然後,我問她對在安息日滑雪橇有什麼感覺。她說:『爸爸,我希望向天父表明我愛祂,所以我不去了。』」

納爾遜會長接著說:「過了一代之後,我的女兒已成為一位母親,我當時在她家,看見她年幼的兒子向她提出類似的請求。有趣的是,我看見她翻開聖經和我的孫子一起讀同一段經文,頓時心中感到很欣慰。」

許多年以前,我讀到一篇故事,談到一位父親在星期天叫兒子起床準備去教會。這個兒子回答:「今天我不想去教會。」許多父母在這個時候很容易會說:「不想去,是不是?」接著就會說出威脅的話。這位父親比較明智,他只是說:「兒子,你不需要向我解釋原因,因為這不是我的教會。但是你必須跪下來,向天父說明你的理由。」

然後,這位父親離開,讓兒子和聖靈一起作抉擇。聖靈遠比我們更有能力提醒我們的孩子,只要我們信任這項偉大的恩賜。「良心是最可怕的證人,也是最有力的控訴。」14不到幾分鐘,這位男青年就起床準備去教會了。如果這位父親強迫兒子去教會,他可能會在兒子心中種下憎恨或叛逆的種子,讓眼鏡蛇效應伺機而入。

尊重孩子的選擇權,讓他們自行決定,可能會有風險;但是,我們的天父不也在前生冒著同樣的風險,因此失去了三分之一的靈孩?由於選擇權在救恩計畫中是不可或缺的教義,因此這個風險是無可避免的,這與路西弗的主張形成強烈的對比。

談到子女時,如果我能將先知約瑟·斯密的話稍作修改,我會這麼說:「我教導他們正確的原則,因為無論我們是否願意,他們將會管理自己。」15終有一天,我們的子女會離開家,我們父母唯一的希望,就是教導他們救恩計畫的正確原則,幫助他們辨認聖靈的低語,讓聖靈指引他們明智地運用選擇權。否則,他們可能會在靈性上缺乏自立和韌力,而無法面對未來的考驗,我們可能會因此失去他們。

我們所有人都對耶穌基督的贖罪懷著深刻且永恆的感激之情,因為這是世界歷史上最具韌力的偉大之舉。救主即使遭受無法想像的壓迫與壓力,也沒有因必須面對嚴峻考驗而退縮。

圖像
女青年在祈禱

聖靈的恩賜和靈性的自立能滋養靈性的韌力,也就是忍耐持守的能力,凡忠信「持守到底〔的人〕……必得永生」(尼腓二書31:20)。

願主祝福我們,在我們履行父母這項刻不容緩的重要職責時,能教養出在智能、體能、靈性、社交和情感上都深具韌力的子女。■

註:

  1. 德國經濟學家霍斯特·西伯特以提出「眼鏡蛇效應」一詞而著稱,這種效應意指在解決問題時,反而使問題更加惡化。

  2. See Connie Matthiessen, “Why Are So Many College Students Returning Home?”Jan. 9, 2019)。

  3. Merriam-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 11th ed. (2003), “,” merriam-webster.com.

  4. See “Master Resilience Training (MRT) in the U.S. Army: PowerPoint & Interview,” Positive Psychology Program, positivepsychologyprogram.com.

  5. 萊爾·布若普,「教養出深具韌力的子女」,2013年3月,利阿賀拿,第11頁。

  6. See Meena Azzollini, “Declining Physical Activity Levels in Children and Teens,” WellBeing, July 10, 2017, wellbeing.com.au.

  7. See Rachel Ehmke, “How Using Social Media Affects Teenagers,” Child Mind Institute, June 6, 2016, childmind.org.

  8. 非洲諺語。

  9. 史古基是查爾斯·狄更斯作品小氣財神中一個吝嗇角色。

  10. 見海倫·凱勒,我的生活(1902)

  11. 林恩·羅賓,「到七十個七次」,2018年5月,利阿賀拿,第21頁。

  12. 總會會長的教訓:惠福·伍(2004),第49頁。

  13. 羅素·納爾遜,「給教會的啟示,給我們生活的啟示」,2018年5月,利阿賀拿,第96頁。

  14. 部分文獻指出這句話出自波利比烏斯或索福克勒斯。

  15. 總會會長的教訓:約瑟·斯密(2007),第28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