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約瑟·斯密:轉弱為強
2017年12月


約瑟·斯密:轉弱為強

本文摘自2013年2月10日在美國猶他州洛干舉行的第70屆約瑟·斯密紀念大會上的演講:「必使他轉弱為強」。

如果我們像約瑟·斯密那樣,承認自己的弱點,憑信心歸向主,那麼我們也能成為堅強。

圖像
小約瑟·斯密。

人生的目的局部圖,約瑟·布利奇繪

古代的約瑟在數千年前就預言說:「主這樣對我說:我會從你的子嗣中興起一位精選的先見;……我必賜予他能力……透露我的話,……我……必使他轉弱為強」(尼腓二書3:7,11,13)。

我對「必使他轉弱為強」這項預言很感興趣,也深受啟發。主召喚弱小的人來完成重要的事工,這似乎是違反常理的。但是,承認自己弱點的人卻會因為那弱點,而想要尋求主的力量。憑信心如此謙抑自己的人,會從擁有天地間一切能力的主那裡得到力量(見馬太福音28:18;摩賽亞書4:9)。1

約瑟·斯密從年少時起,就是用這樣的方式一步步接近主。約瑟在未滿15歲那年,期盼所犯的罪能得到寬恕,也渴望知道哪一個教會是對的。他寫道:「雖然我感觸很深而且時常很強烈,……年少的我不諳人情世故,對於誰是誰非,不可能有任何定論」(見約瑟·斯密——歷史,1:8)。

他完全明白自己有這樣的弱點,於是到聖林裡去,想知道哪裡可以找到神的教會。他誠心求問,想知道該怎麼,才能加入那個教會(見約瑟·斯密——歷史1:18)。父神和祂的兒子耶穌基督向約瑟顯現,答覆了他謙卑、真誠的請求。藉此,祂們還把他從邪惡者的勢力中解救出來,為福音復興預備道路(見約瑟·斯密——歷史,1:14-19)。

約瑟·斯密並沒有否認自己是「世上弱小的事物」(教約1:1935:13)。幾年後,主這樣對他說:「我興起你的目的,就是使我能藉地上軟弱的事物,顯示我的智慧」(教約124:1)。

默默無聞的男孩

約瑟說自己是「默默無聞的男孩,……註定必須每天做工,才能勉強維持生活」(約瑟·斯密——歷史1:23)。他出身於低下的社會階層,所受的正式教育有限。他第一次嘗試寫下的自身歷史,強調了他被召喚到此事工的弱勢處境。

圖像
左:約瑟·斯密1832年親筆所寫之自身歷史中的一段。

「我出生北美佛蒙特州廈隆〔夏隆〕鎮在主後1805年12月23日良好的父母不遺餘力教導我基督教信仰〔。〕大約十歲的時候我父親老約瑟·斯密搬到紐約州安大略郡拋邁拉由於家境貧寒必須辛勤工作養活有九個孩子的大家庭所有可以勞動的人都需要幫忙為家庭出力所以我們無法上學只要說我只學了認字寫字和基本的算術就夠了。」2

約瑟深知自己缺乏教育,曾經感嘆身陷「紙筆墨水和笨拙破碎不堪的不完美語言的狹窄監獄,幾乎完全黑暗」。3儘管如此,主仍召喚他翻譯摩爾門經——最初出版時共有588頁——而他只花了不到90天的時間就完成翻譯。

凡思慮清楚的人都可以斷定,以約瑟淺薄的教育水準來說,根本不可能靠自己完成這件事情,而有些人捏造出來的解釋要比真正的理由更難讓人信服。而真正的理由是:他是先知,藉著神的恩賜和能力來翻譯。

愛瑪的見證

圖像
愛瑪在抄寫

愛瑪·斯密晚年回憶丈夫翻譯金頁片時,「連一封通順、文詞優雅的信都書寫或口述不出來,更何況是口述一本像摩爾門經這樣的書。而且,雖然我曾積極參與其中的過程,但這本書對我而言仍是不可思議的,就像其他人一樣,我也覺得它是一件『奇妙又奇妙的事』」。4

用這樣的歷史背景,來看約瑟第一本日記中標註為1832年11月27日的第一頁日記,就很有意思了(摩爾門經手稿)。這是他翻譯完摩爾門經大約三年半後寫的。請注意,他寫了以下這句話,然後又把它劃掉:

圖像
約瑟·斯密日記

「小約瑟·斯密——所買的紀錄本為了記下我觀察到的所有的細節情況。」

我拿著這本日記,讀到這些劃掉的字句時,想像著在美國邊疆地區鄉村的場景中,約瑟坐著想寫出開宗明義的第一句,然後覺得:「不對,這樣寫不對,我再試一次。」於是,他把這句劃掉然後寫:「小約瑟·斯密於1832年11月27日購買的紀錄本為了記下對我所觀察到的一切事物的細微記述和——」

最後,他可能不太滿意自己剛寫下的生硬拗口文句,於是寫道:「喔願神指引我心中所有想法哦祝福您的僕人阿們。」5我從這句話感受到約瑟深感自己的不足與弱點,而用信心呼求神在他所做的每件事上指引他。

現在,我們把這篇日記來和1829年4月到6月間一頁摩爾門經原始手稿的複本作個比較(見下一頁)。

注意文句的流暢度——沒有標點符號,也沒有劃掉的文字。這不是一本創意作品。約瑟看著主為他準備的譯具一字一句地口述,這些譯具包括烏陵和土明,有時還有一塊先見石,另外他還用一頂帽子遮擋外來的光線,以便能清楚看到顯示出來的字(見尼腓二書27:6,19-22摩賽亞書28:13)。各位看到了,摩爾門經的譯本和這篇日記有著天壤之別:一個是先知、先見和啟示者約瑟·斯密的文句,另一個則是約瑟·斯密這個人的文句。如果仔細看這份譯文手稿,各位會讀到當初對約瑟肯定有莫大鼓舞作用的這段話:

「事情是這樣的,我,尼腓,對我父親說:我會去做主所命令的事,因為我知道,主決不命令人類兒女去做任何事情,除非祂為他們預備道路,來完成祂所命令的事」(尼腓一書3:7)。

在這段話之前,他剛翻譯了以下這節經文:「但是,看啊,我,尼腓,要讓你們知道,主溫柔的慈悲遍及那些因信心而蒙祂揀選的人,使他們強而有力,甚至有獲救的力量」(尼腓一書1:20)。

是的,摩爾門經及先知約瑟一生的一個主題就是,憑信心謙卑尋求主的弱小者,必在主的事工中成為堅強,甚至成為強而有力。看起來微不足道的事情也能被增強。

圖像
約瑟和奧利佛從事摩爾門經的翻譯工作

早期摩爾門經與手稿照片由教會歷史圖書館惠予提供

舉例來說,約瑟的拼字能力很差,但是他更正了他的主要抄寫員奧利佛·考德里拼寫的名字Coriantumr(柯林德茂,見希拉曼書1:15)。約瑟第一次口述這個名字給奧利佛聽時,奧利佛寫成Coriantummer。這樣的拼法是合理的,因為英文沒有以mr結尾的字。不過,約瑟拼字太差了,所以接受了主顯示給他的拼法,並在翻譯過程中改正了這個字的拼法。我們現在知道,在英文中這個拼法雖然不尋常,但在埃及文中卻是完全正確的,而且符合舊大陸的情境。除非藉著啟示,約瑟是不可能知道的。6

我們能成為堅強

翻譯摩爾門經的這項奇蹟,是約瑟轉弱為強的一個實例。另外一個與我們個人較相關的體認就是:如果我們像約瑟那樣,願意承認自己的弱點,憑完全的信心歸向祂,立志奉行祂的旨意,那麼我們也能得到造就,轉弱為強。這並不表示今生的弱點都會被抹去,而是表示這樣的人會被神造就,成為堅強。

約瑟謙卑地承認自己的不足。他說他在年輕時「暴露了年輕人的弱點和人性的缺點」(約瑟·斯密——歷史1:28)。他後來告訴納府的聖徒,他「只是個凡人,他們不應該期待〔他〕是完美的。……但是如果他們願意容忍〔他〕及弟兄們的缺點,〔他〕也同樣會容忍他們的缺點」。7

約瑟從來不假裝自己是完美或毫無缺點的,反而承認他在行使先知職權時,神透過他展現神的能力:「我以普通人身份說話時,那就是約瑟在說話。但是,當主透過我說話時,就不再是約瑟·斯密在說話,而是神在說話。」8

因此,約瑟轉弱為強,強到他「為世人的救恩所做的,除了耶穌之外」,比有史以來其他任何先知做得「都多」(教約135:3)。

只要我們像約瑟那樣,全心全意地憑信心歸向祂,永恆不變的神同樣會使你我轉弱為強。

祈禱與謙卑

根據主的高榮定律,祂賦予我們弱點是為了襄助我們能在今生和永恆透過唯一重要的方式而成為堅強,也就是透過祂。祂說:「如果世人到我這裡來,我必讓他們看見自己的弱點。我賦予世人弱點,使他們得以謙卑;我給所有在我面前謙抑自己的人的恩典是充分的;因為如果他們在我面前謙抑自己,並對我有信心,我必為他們使軟弱的東西變成堅強」(以帖書12:27)。

根據這節經文,我們被賦予弱點是為了讓我們能謙卑。凡選擇謙抑自己,對神運用信心的人,都會成為堅強。於是在神前謙卑,就成為讓神性力量與能力在我們的生活中顯現的必要催化劑。

那些「自以為聰明〔的人〕,不聽從神的忠告,因為他們把神的忠告棄置一旁,以為是自己知道的,因此,他們的聰明就是愚蠢,對他們毫無好處」(尼腓二書9:28)。防止這種驕傲的良方,就是「在神前自認愚昧,極度謙卑」(尼腓二書9:42)。

約瑟從青少年時期起就明白,培養謙卑的一大關鍵,就是透過真心誠意地祈禱去尋求天父。教會早期的成員但以理·泰勒,回憶在嘉德蘭時期許多人反對先知的情況。泰勒弟兄出席了一場會議,先知在會中與會眾一起祈求主的幫助。他這樣描述那個經驗:

「我聽過男男女女的祈禱,……但是我從未聽過有人像約瑟那樣對他的創造主講話,彷彿神就在面前,像慈愛的父親聆聽著孝順兒子的憂傷。那時的約瑟並未受過什麼教育,但那次主要是為了那些指控他已迷失……的人作的禱告,……如同領受了從高天那裡得到的學識與口才。……這對我而言,彷彿是幔子一旦取走,我就可以看到主正站在那裡,面對著我所見過祂所有僕人中最謙卑的一位。」9

轉弱為強

約瑟17歲的時候,摩羅乃告訴他說:「神有一件事工要我去做;我的名字必在各國、各族、各方中受好評或惡評,或者必在各民中受到褒貶」(約瑟·斯密——歷史1:33)。

我相信在那時候,很多人會認為這樣的說法是自大妄言;但是,在今日這個有網際網路的世界裡,這個默默無聞的農村男孩確實為全世界所知,對他的評論也是毀譽參半。

圖像
早期的摩爾門經

就在約瑟與海侖·斯密前往伊利諾州卡太基受死之前,海侖向約瑟和其他與他們一起被囚禁牢房的人讀出以下經文,並且把那一頁摺起來:

「事情是這樣的,我祈求主賜恩典給外邦人,讓他們懷有仁愛。

「事情是這樣的,主對我說:如果他們沒有仁愛,對你是無關緊要的,你一向忠信;所以,你的衣服必被滌淨。因為你已看到自己的弱點,你必成為堅強,終必坐在我在父家裡預備的地方」(以帖書12:36-37)。

就字面意思來說,就是約瑟會轉弱為強。部分原因是基於自己弱點的關係,他憑信心尋求神的幫助,決定要按照祂的旨意行。他終其一生都用這樣的方法去接近天父。因此,他經歷了第一次異象,翻譯摩爾門經,接受聖職權鑰,組織基督復興的教會,並把耶穌基督圓滿的福音帶到世上。先知約瑟的力量越來越強大,但是他的強大力量並不是一下子就得到的。這力量是以「律上加律,令上加令;這裡一點、那裡一點」(教約128:21;亦見以賽亞書28:10尼腓二書28:30)的方式臨到他,也會以這種方式臨到你和我。

因此,不要沮喪;成為堅強的過程是循序漸進的,需要耐心和堅定的決心,不論發生什麼事,都要跟從救主,遵行祂的旨意。

恩賜又回來了

在16世紀翻譯和發行英文版聖經的威廉·丁道爾,對一位反對一般人接觸聖經的學者說:「如果神免我一死,不出幾年,我要讓那些犁田的男孩比你們懂得更多的經文!」10

300年後,發生了一個有趣的類似情形。1830年代一位著名的巡迴傳道人南茜·托勒造訪嘉德蘭,親身觀察「摩爾門」。她在與約瑟·斯密及教會其他領袖交談時,對這教會嚴加批評。

根據托勒所寫的紀錄,約瑟什麼都沒說,後來她轉向他,要求他發誓是天使讓他看到要去哪裡找金頁片。約瑟不慍不火地回答說,他從不發誓!她發現無法激怒他後,就想辦法貶低他。「你以此作藉口,一點都不覺得羞愧嗎?」她問道。「你只不過是個無知的犁田男孩!」

約瑟平靜地回應說:「從前那賜給文盲漁夫的恩賜又回來了。」11

所以,丁道爾是有先見之明的:除了救主之外,這個犁田男孩長大後,確實可能比曾經活在世上的任何人懂得更多經文。

當然,耶穌基督復興的教會和福音並不是美國邊疆地帶一個「犁田男孩」約瑟·斯密成就,而是主耶穌基督透過先知約瑟·斯密所復興的事工。約瑟回顧他的一生時,對雅各的觀察可能會深有同感:「主神向我們顯明我們的弱點,使我們知道那是由於祂的恩典和祂對人類兒女偉大的紆尊降貴,我們才有能力做這些事」(摩爾門經雅各書4:7)。

我知道約瑟·斯密過去和現在都是神所造就並由弱轉強的先知。百翰·楊會長(1801-1877)說:「每當想起我認識〔先知約瑟·斯密〕,……我就一直想要高呼哈利路亞。」12雖然我今生沒有那樣的特權,但是我從「千萬人會認識〔約瑟·斯密〕」這句富含詩意的應許中得到了安慰。13我深深感激先知和他在神前展現的謙卑;神造就了他,使他成為堅強。我也受到這段歷史與教義的鼓舞,知道只要我們同樣在主前謙抑自己,運用對祂的信心,堅決奉行祂的旨意,祂就能使我們每個人轉弱為強。■

註:

  1. 感謝我的同事,尤其是教會歷史部門小理查·泰利和傑德·伍德渥提供精闢的見解。

  2. Joseph Smith, in The Joseph Smith Papers, Histories, Volume 1: 1832–1844, ed. Karen Lynn Davidson and others (2012), 11.

  3. Joseph Smith, “Letter to William W. Phelps, 27 November 1832,” 4, josephsmithpapers.org.

  4. Emma Smith, in “Last Testimony of Sister Emma,” Saints’ Herald, Oct. 1, 1879, 290; see also Russell M. Nelson, “A Treasured Testament,” Ensign, July 1993, 62–63.

  5. Joseph Smith, in The Joseph Smith Papers, Journals, Volume 1: 1832–1839, ed. Dean C. Jessee and others (2008), 9.

  6. 有關「Coriantumr」和其他專有名詞的拼法,見Royal Skousen, in Book of Mormon Authorship Revisited: The Evidence for Ancient Origins, ed. Noel B. Reynolds (1997), 61–93Skousen用原始手稿中的證據,證明這些專有名詞第一次在文中出現時的拼法是正確的。這些名字後來又出現時,拼法卻不見得正確,這就表示約瑟·斯密第一次會拼出每個名字,但之後就仰賴抄寫員的記憶。

  7. 總會會長的教訓:約瑟·斯密(2007),第522頁。

  8. Edward Stevenson, in Hyrum L. Andrus and Helen Mae Andrus, comps., They Knew the Prophet (1974), 87.

  9. Daniel Tyler, in “Recollections of the Prophet Joseph Smith,” Juvenile Instructor, Feb. 15, 1892, 127;亦參閱教訓:約瑟·斯密,第127頁。

  10. William Tyndale, in S. Michael Wilcox, Fire in the Bones: William Tyndale—Martyr, Father of the English Bible (2004), 47.

  11. Vicissitudes Illustrated, in the Experience of Nancy Towle, in Europe and America (1833), 156, 157.

  12. 參閱總會會長的教訓:百翰·楊(1997),第340頁。

  13. 參閱「讚美先知」,聖詩選輯,第1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