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站在主一邊:從錫安營學到的教訓
2017年07月


站在主一邊:從錫安營學到的教訓

摘自2010年7月30日楊百翰大學愛達荷分校教育週祈禱會講辭:「誰站在主一邊?現在必須表明」

先知約瑟·斯密在1834年率領錫安營遠征,是選擇在站在主一邊的驚人之舉。回顧錫安營的經歷,可以幫助我們從教會歷史這饒富意義的史頁中,學到珍貴且永恆的教訓,並且應用在今日我們的生活和情況中。

什麼是錫安營?

先知約瑟·斯密在1831年得到啟示,指定密蘇里州傑克森郡的獨立城為錫安的所在地,聚集後期聖徒的中心地,以及聖經和摩爾門經所談到的新耶路撒冷的地點(見教約57:1-3;亦見啟示錄21:1-2以帖書13:4-6)。到了1833年夏天,摩爾門屯墾者大約佔了傑克森郡人口的三分之一。這批外來者由於人口快速成長、潛在的政治影響力,以及特殊的宗教信仰與政治理念,引起了當地其他拓荒者的恐慌,繼而要求本教會成員離開他們的家園和土地。密蘇里人民發出最後通牒,由於未獲回應,便在1833年11月攻擊聖徒的屯墾區,強迫他們離開。

圖像
exiled Saints

前進,永遠前進,格蘭·霍普金森繪。

1834年2月,錫安營在啟示的命令下組成(見教約第103篇)。主這支軍隊的主要目的是,在密蘇里民兵隊盡到護送屯墾者安全返回家園和土地的義務後,保護傑克森郡的摩爾門不再遭受其他攻擊。錫安營也為貧窮的聖徒們帶來金錢、補給及精神上的支持。因此,在1834年的5、6月間,有超過200名自願的後期聖徒在先知約瑟·斯密的領導下,從俄亥俄州嘉德蘭行軍大約900英里(1,450公里)來到密蘇里州的克雷郡。海侖·斯密和列曼·魏特也在密西根領地招募了一小群自願者,到密蘇里州與先知一行人相會。錫安營的成員包括百翰·楊、禧伯·甘、惠福·伍、帕雷·普瑞特、奧申·海德,以及教會歷史上其他許多著名人士。

我無意詳述這趟艱苦旅程的細節,也不列舉所有深具屬靈意義的事件,只想扼要提出錫安營在遠征途中所發生的幾個重要事件:

  • 密蘇里州州長但以理·鄧克未能履行承諾,讓民兵隊提供必要的協助,護送摩爾門屯墾者重返家園。

  • 為了避免武裝衝突與解決土地糾紛,本教會領袖、密蘇里州官員及傑克森郡居民進行磋商,卻未達成令人滿意的協定。

  • 最後,主命令約瑟·斯密解散錫安營,並指出主的軍隊未能達成預訂目標的原因(見教約105:6-13,19)。

  • 主命令聖徒要在當地釋出善意,為那以合法途徑而非軍事手段收復錫安的時機作好準備(見教約105:23-26,38-41)。

1834年6月底,錫安軍分成數個小隊,解散令終於在1834年7月的頭幾天簽署了。自願軍大部分都回到俄亥俄州。

我們能從錫安營學到哪些教訓?

圖像
etching of zions camp

聖徒們未能在傑克森郡自己的土地上重建起來,於是有人認為錫安營是一次失敗且毫無效益的嘗試。在嘉德蘭,有個弟兄沒有信心自願跟營隊一起走,後來遇到剛從密蘇里州回來的百翰·楊,就問他說:「『你和約瑟·斯密這趟密蘇里州之行無功而返,究竟得到了什麼?』『此行的意義,』百翰·楊回答說:『就算拿嘉卡郡的一切財富,我也不願交換我從那次遠征中獲得的經驗。』」嘉卡郡就是當時嘉德蘭的所在地。1

請各位認真思考百翰·楊回答的這句話:「此行的意義」。錫安營雖然沒有達成預定的目標,卻為早期的聖徒,甚至為我們,提供了一輩子的祝福。我們能從中學到哪些重要的教訓呢?

從百翰弟兄對這個嘲諷所作的回答中,我相信至少可以得出涵蓋廣泛的兩個教訓:(1)試煉、篩選與準備的教訓,以及(2)觀察、學習與跟從總會弟兄的教訓。我要強調的是,這些教訓能讓我們今日學習並應用的,絕對不亞於180多年前錫安營自願者所學到的。

試煉、篩選與準備的教訓

在主軍隊中的英勇聖徒都受到了試煉與考驗。就像主說的一樣:「我已聽到他們的祈禱,也會接受他們的奉獻;我認為,為了考驗他們的信心,必須讓他們被帶到這個地步」(教約105:19)。

錫安營在體力和靈性上所受的挑戰,實實在在地幾乎可說是篩選麥子與稗子(見馬太福音13:25,29-30教約101:65),區分綿羊與山羊(見馬太福音25:32-33),分別靈性堅強與軟弱的一個過程。因此,加入主軍隊的每個男人和女人,都要面對並回答這個發人深省的問題:「誰站在主一邊?」2

惠福·伍把生意作了處理,準備加入錫安營時,朋友和鄰居都警告他不要踏上這麼危險的旅程。他們勸告說:「別去,否則你的性命不保。」他的回答是:「就算我知道一踏進密蘇里州,心臟就會中槍,我也要去。」3惠福·伍知道,只要他忠信與服從,就不需要害怕會有不好的結果。他確實站在主這一邊。

對那些忠信的男人和女人來說,1834年的夏天就是「表明的時候」。4但是,和先知約瑟行軍到密蘇里州的這個決定,不是一次就能全面或立即答覆「誰站在主一邊」這個問題。對那些聖徒來說,經常反覆的身心疲乏,腳上流血起泡,食物和淨水不足,諸多失望,營隊的分歧與暴亂,外來惡敵的威脅等,無一不是他們表明的時候。

每小時、每天和每星期所遭遇的經驗與困頓,都是表明的時候。在忠誠聖徒的生活中,許多看似微小的決定和行動,總合起來就為「誰站在主一邊」這個問題提供了最終的答案。

參加錫安營的人在生活中遇到的試煉與篩選,如何也是一種準備呢?有趣的是,1835年被召喚到十二使徒定額組的八位弟兄,以及同一時期被召喚的所有七十員,都曾在錫安營當過兵。先知約瑟·斯密在召喚七十員之後的會議上說:

「弟兄們,你們有些人因為沒有在密蘇里州打仗而生我的氣,但是我告訴各位,神不希望你們作戰。祂無法只靠著十二個人向世界打開福音之門來建立祂的國度,也無法只靠著在他們指導下行事的七十個人。祂是要從一群人中選出願意獻出他們的生命,像亞伯拉罕那樣做出莫大犧牲的人。

「現在,主有了十二使徒及七十員,將來還會召喚其他的七十員定額組。」5

的確,對所有的自願者整體而言,錫安營是煉金之人的火;而對主教會中許多未來的領袖來說,更是如此。

主的這支自願軍所得到的經驗,也是在為後來教會成員大批的遷移行動作準備。錫安營有20多人在兩次大遷徙中擔任隊長和軍官——第一次是四年後,有8千至1萬人從密蘇里州遷往俄亥俄州;6第二次是12年後,有1萬5千名左右的後期聖徒從俄亥俄州浩浩蕩蕩西遷至鹽湖地區和洛磯山脈的其他山谷。錫安營預作的訓練對教會有極大的價值。1834年是表明的一年,為的是替1838年和1846年作準備。

我們不論個人或家庭都將被試煉、篩選和準備,就像錫安營的成員一樣。經文和總會弟兄的教導充滿了應許,就是對主耶穌基督的信心,訂立、敬重並記得神聖聖約,服從神的誡命,都將強化我們的能力,為今生的考驗與試煉預作準備,以便面對、克服和從中學習。

主教會中的領袖已清楚指出,我們今日這個世代會遇到的一些整體或共同試煉。1977年,泰福·彭蓀會長(1899-1994)擔任十二使徒定額組會長時,在地區代表大會上高聲提出警告式的預言。現在,我要大篇幅地引述彭蓀會長的信息,請各位留意他切合時局的勸告:

「每個世代都有它的試煉,也有它捍衛和證明自己的機會。各位想知道我們最難的試煉是什麼嗎?來聽聽百翰·楊的警告:『對於這些人民,我最憂懼的就是,他們一旦在此地富足起來,便會遺忘神和祂的子民,脫離教會步入地獄。這人民能忍受掠奪、搶劫、窮困和種種迫害,而忠誠不渝。但是我為他們憂懼的是,他們會受不了財富的誘惑。』」

彭蓀會長繼續說道:「這樣看來,我們的試煉會是最難應付的,因為邪惡變得越來越陰險,越來越狡詐,而且看起來都沒有威脅性,難以偵測。每一個對正義的試驗就代表一種掙扎,這個特別的試煉卻看起來根本不是試煉,沒有掙扎,因此會是所有試煉中最掩人耳目的一種。

「各位知道和平與昌盛對人民會有什麼影響嗎?會讓他們睡著而失去警覺。摩爾門經警告我們,撒但會在末日小心翼翼地領我們下地獄。這世上有一些潛在的靈性巨人,主把他們保留了大約六千年,讓他們幫忙成功地領導神的國度,但是魔鬼卻要讓他們睡著而失去警覺。敵人知道,要引誘他們犯下許多重大罪行大概不會成功,於是讓他們像格列佛一樣沉沉入睡,趁機用各種小罪來綑綁他們。一個頭昏腦脹、沒有立場又不冷不熱的巨人要怎麼樣成為領袖呢?

圖像
婦女坐在電腦前

「我們有太多潛在的靈性巨人,應該要更有魄力地領導他們的家庭、國家和神的國度。我們有很多人覺得自己是好人,但是他們需要在某些方面也要有好的表現才行,例如是堅定的教長、勇敢的傳教士、非凡的家譜和聖殿工作人員、盡忠的愛國者、真誠的定額組成員。簡單地說,就是我們必須從靈性的瞌睡中被搖醒,而且覺醒。」7

想想看,我們這時代在財富、昌盛和安逸上所受的試煉,其強度相當於或更甚於自願隨錫安營行軍的聖徒們,所忍受的迫害與體能上的勞頓。先知摩爾門在希拉曼書第12章對驕傲的循環作了一個很好的摘述。

「由此可以看出,人類兒女的心多麼虛偽不定;是的,也可見主以祂偉大無限的良善,祝福所有信靠祂的人,使他們昌盛。

「是的,我們可以知道,每次祂使祂的人民昌盛時,是的,就是加增他們的田地、他們的牲口,和金子、銀子以及各式各樣的寶物;饒恕他們的性命,拯救他們脫離敵人的手;軟化敵人的心,不向他們宣戰;是的,總之,祂為祂人民的福祉與幸福做了一切的時候,是的,那就是他們硬起心來,忘記主他們的神,並將聖者放在腳下踐踏的時候,是的,這是因為他們生活安逸和極度昌盛之故」(希拉曼書12:1-2)。

請各位特別注意上面這節經文的最後一句話:「這是因為他們生活安逸和極度昌盛之故。」

海樂·李會長(1899-1973)同樣教導我們了解今日集體所面對的安逸的試煉:「我們被試煉,受考驗,經歷今日一些嚴峻的試煉,或許我們並不知道所經歷的那些試煉的嚴重性。在以前,有謀殺,遇搶劫,遭驅趕。他們被趕進荒野,挨餓受凍,無衣蔽體。他們來到這塊蒙福的土地,我們繼承了他們留下的產業。我們在這塊土地上做了什麼?今天,我們享受著奢華的生活,是世界有史以來沒有見過的那種奢華。看來這大概是我們有史以來遭遇過的最困難的試煉。」8

古往今來的先知們就末日試煉與考驗所作的教導,都是嚴肅和慎重的,我們不該對這些教導感到喪氣,也不該感到害怕。對於眼能看見、耳能聽見的人來說,靈性上的警告會讓他們更加警戒守望。你我都生活在「警告的日子」裡(教約63:58)。由於我們都曾被警告也將被警告,因此我們必須像使徒保羅訓示的那樣「警醒不倦」(以弗所書6:18)。我們一旦警醒並有所準備,就真的不需要害怕(見教約38:30)。

誰站在主一邊?現在就是表明我們在心智意念上接受並回應這些靈感警告的時候。現在就是表明我們留意並準備抵抗末日昌盛與驕傲、富裕與安逸、鐵石心腸與忘記主神等眾多考驗的時候。現在就是表明我們會在任何時間和任何事情上都真誠忠信,值得天父與祂愛子的信賴的時候,也是表明我們會遵守神的誡命,正直地行走在祂面前的時候(見阿爾瑪書53:20-21)。

觀察、學習與跟從總會弟兄的教訓

在主軍隊中的這批英勇聖徒都蒙福得以觀察、學習並跟從總會弟兄,錫安營忠信成員的榜樣讓今日的我們受益匪淺。

惠福·伍響應帕雷·普瑞特的忠告,於1834年4月前往俄亥俄州嘉德蘭,加入錫安營。伍弟兄對第一次與約瑟·斯密見面的敘述,讓我們所有人都非常受用:

「以下是我生平第一次,見到並訪問我們所敬愛的先知約瑟·斯密的經驗;這人蒙神揀選,要在這末後的日子帶來祂的啟示。第一次見面的印象,與外界認為先知應有的模樣和形像完全不同,這對某些人的信心可能也是一大震撼。我看到他和他的哥哥海侖用兩把手槍打靶,他們停止射擊後,有人把我介紹給約瑟弟兄,他很誠懇地握了我的手。他要我在嘉德蘭停留期間,把他的家當成自己的家一樣。我滿心期待地接受了這個邀請;與他相處期間,我得到了不少啟發和祝福。」9

我覺得值得注意的是,曾在先知家裡住過,而且最有機會在每天例行生活中觀察他行事作為的伍弟兄,得以親眼認識這個「與外界認為先知應有的模樣和形像完全不同」的人。今日世上,在主復興的教會內外,有許多人的眼睛都被謬誤的觀念給蒙蔽了。

我是在2004年被召喚到十二使徒定額組服務的,因而決定要釐清觀察、學習與跟從總會弟兄的意義。現在,我每天都看到本教會領袖獨特的個性、不同的愛好及高尚的品格。有些人因為看到總會弟兄身上的不足和缺點而感到困惑,信心減弱。對我而言,這些軟弱都能振奮信心。主在祂的教會中啟示了一套管理模式,補足並緩衝因人的脆弱而帶來的衝擊。祂所揀選的僕人儘管有缺失和弱點,祂還是透過他們來執行祂的旨意,對我來說,這就是很奇妙的一件事。這些人不曾說自己是完美的,他們也真的不完美;不過,他們確實是蒙神召喚的。

惠福·伍當初和主的軍隊走到密蘇里州時,是一名祭司,後來他在擔任十二使徒定額組成員時說道:「我們得到的經驗是沒有辦法用其他方式得到的。我們很榮幸能……與〔先知〕同行一千六百公里,看到神的靈在他身上運行,看到耶穌基督賜給他啟示,看到那些啟示得到應驗。要是我沒加入錫安營,我今天也就不會在這裡。」10

約瑟·斯密在1834年4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邀請了教會一些領袖向聚在一間校舍裡的錫安營自願者演講。那些領袖講完信息後,先知起身,表示他深受這些信息的啟發。然後,他預言說:

「我要在主的面前對你們說:你們不會比尚在襁褓中的嬰兒知道更多有關本教會和國度未來的情形。你們不了解。……今晚你們所見到的在座聖職弟兄不過是一小部分罷了。但是,本教會將遍及南、北美洲——甚至遍及全世界。」11

那天晚上,百翰·楊、禧伯·甘、奧申·普瑞特、惠福·伍等人聆聽先知說話,學習甚多;許多年後,他們協助約瑟實現這則預言式的宣告。這些人何其榮幸能有機會如此觀察、學習並跟從先知。

圖像
President Nelson with young man

照片©德撒律新聞

記得要聽取總會弟兄的教導,並且學習他們在生活中所樹立的榜樣,這是很重要的。先知約瑟·斯密清楚地對教會未來的發展描繪出偉大的願景,現在請大家思索一下,他個人在屬世例行但必要的勞動中又發揮了怎樣的力量。喬治·艾柏特·斯密在日記中,寫下了先知在前往密蘇里州的路程中,每天面對挑戰的反應。

「先知約瑟在整個旅程中都疲累不堪。他除了關照營隊所需,擔起領導責任外,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走路,和大家一樣,兩腳起泡、流血且痠痛。……但他全程沒有一聲怨言或牢騷,營隊的弟兄們則不斷向他抱怨腳趾痠痛、兩腳起泡流血、行軍過度、糧食缺乏、麵包粗糙、玉米餅不好吃、奶油發臭、蜂蜜有強烈氣味、培根和乳酪生蛆,甚至連狗朝某些人吠叫都要向約瑟抱怨。要是在水質不良的地方紮營,肯定就會引起暴動。我們雖然是錫安營,卻有很多人不作禱告、思慮欠周、粗心大意、漫不經心、愚蠢魯莽或惡毒苛薄,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約瑟不得不把我們當作小孩子一樣,忍受我們,輔導我們。」12

約瑟有力地體現了阿爾瑪所教導的原則:「傳道的人並不優於聽道的人,教導的人也不優於學習的人;……大家都各按能力來工作」(阿爾瑪書1:26)。

我自從蒙召擔任總會持有權柄人員以來,就一直在觀察和學習,看到我的總會弟兄同工中有些人受到衰老退化的影響,體能受限,而且經常病痛纏身。但他們總是盡心、盡能、盡意、盡力地為眾人服務,各位不會知道、也永遠無法了解他們默默承受著怎樣的痛苦。我與戈登·興格萊會長(1910-2008)、雅各·傅士德會長(1920-2007)、約瑟·胡適令長老(1917-2008)、培道·潘會長(1924-2015)、多馬·貝利長老(1922-2015)、李察·司考德長老(1928-2015),以及其他使徒共事過,觀察過他們,因此我才能夠清楚並帶有權柄地說,這些總會弟兄都是戰士,都是高貴且偉大的靈性戰士;這正是「戰士」一詞最純正、最令人欽佩的意義!他們的耐心、堅忍與勇氣使他們「對基督堅定不移,……努力向前」(尼腓二書31:20),這是非常值得我們效法的。

李會長告誡說,這個世代普遍有另外一個更廣泛的試煉:「我們現在經歷的是另外一種試煉,也就是我們所稱的詭辯。在這樣的年代,很多聰明人都不願傾聽主謙卑的先知所說的話,這是相當嚴峻的一種試煉。」13

詭辯的試煉和昌盛與安逸的試煉是拜把兄弟。我們每個人都去觀察、學習並跟從總會弟兄是非常重要的。

圖像
總會會長團成員

照片©德撒律新聞

「誰站在主一邊?」神在這後期時代,召喚了活著的使徒和先知來監督並指導祂在世上的事工,現在就是我們聆聽並留意他們的忠告來表明立場的時候。我們現在必須表明,我們相信神的「話不會廢去,卻都要應驗,無論是藉著〔祂〕自己的聲音,或是〔祂〕僕人的聲音,都是一樣」(教約1:38)。現在必須表明,就是現在!

我們自己的錫安營

我們每個人在生命中的某些時刻,都會應邀走一趟自己的錫安營。這些邀請可能出現在不同的時間點,而我們在旅途中所遇到的阻礙也都是獨一無二、不盡相同的。但是,對於這項無法逃避的召喚,我們不間斷的、始終如一的回應,終將成為「誰站在主一邊」這個問題的答案。

表明的時候就是現在、今天、明天和永遠。願我們永遠都記得和試煉、篩選與準備有關的教訓,也記得和觀察、學習與跟從總會弟兄有關的教訓。

註:

  1. Brigham Young, in B. H. Roberts, A Comprehensive History of the Church, 1:370–71.

  2. 「誰站在主一邊?」聖詩選輯,第164首。

  3. The Discourses of Wilford Woodruff,ed. G. Homer Durham (1946), 306.

  4. 「誰站在主一邊?」聖詩選輯,第164首。

  5. Joseph Smith, in Joseph Young Sr., History of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Seventies (1878), 14; see also History of the Church, 2:182.

  6. See Alexander L. Baugh, “From High Hopes to Despair: The Missouri Period, 1831–39,” Ensign, July 2001, 44.

  7. Ezra Taft Benson, “Our Obligation and Challenge,” Regional Representatives seminar, Sept. 30, 1977, 2–3; unpublished typescript.

  8. Harold B. Lee, “Christmas address to Church employees,” Dec. 13, 1973, 4–5; unpublished transcript.

  9. Wilford Woodruff, in Matthias F. Cowley, Wilford Woodruff: History of His Life and Labors (1909), 39.

  10. Wilford Woodruff, in The Discourses of Wilford Woodruff,305.

  11. 總會會長的教訓:惠福·伍,第25-26頁;see also Joseph Smith, quoted by Wilford Woodruff, in Conference Report, Apr. 1898, 57.

  12. George A. Smith, “My Journal,” Instructor, May 1946, 217.

  13. Harold B. Lee, “Sweet Are the Uses of Adversity,” Instructor, June 1965, 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