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歷史
伊莉莎·舒


「伊莉莎·舒」,教會歷史主題

「伊莉莎·舒」

伊莉莎·舒

伊莉莎·舒在1804年出生於麻薩諸塞州,後來在俄亥俄州長大。她的家庭十分受人敬重,家中除了教導她文學、宗教之外,也教導她自律。她學會寫詩、為父親記帳、縫紉,並和母親一起理家。

圖像
伊莉莎·舒的照片

伊莉莎·舒的照片。

教會歷史部門惠予提供

改革浸信會牧師西德尼·雷格登是舒家的朋友,在1831年介紹他們認識約瑟·斯密,伊莉莎的母親和姊姊立即就歸信了。1四年多以後,31歲的伊莉莎在慎審思考和研究後接受了洗禮。她搬到嘉德蘭,擔任斯密家的家教、寫了一首聖詩收錄在第一本後期聖徒聖詩選輯中,並將得到的一大筆遺產捐出來興建聖殿。2她和嘉德蘭的其他聖徒一同目睹了奉獻聖殿時發生的屬靈顯示。3

1830年代後期,聖徒在密蘇里州遭受迫害時,約瑟·斯密請伊莉莎代她的人民執筆,捍衛他們。4她接受這項挑戰,到了1850年代,已經被譽為「錫安女詩人」。她寫了不下500首詩,記錄了聖徒的歷史和信仰。這些詩詞很多成了膾炙人口的聖詩,在先驅者的營火旁、聚會場所及聖殿裡傳唱。她的詩詞保留了約瑟·斯密的重要教導(包括天上母親的教義),鼓勵後期聖徒善盡職守,並教導兒童福音原則。5

1842年在納府,伊莉莎充分展現領導能力,在約瑟·斯密指導下,她和愛瑪·斯密、莎拉·甘及其他婦女成立了納府女性慈助會。伊莉莎擔任祕書,在該組織的會議紀錄簿裡記下有關婦女在復興一事上扮演關鍵角色的重要教導。她帶著這些會議紀錄橫越平原,後來更用這些紀錄做為章程與模式,在百翰·楊指導下,在猶他各地組織慈助會。6伊莉莎擔任第二任總會慈助會會長,承接前任會長愛瑪·斯密的職責,講解經文,勸勉教會成員。伊莉莎和其他婦女攜手合作,組織並督導年輕女性協進會(成立於1870年),以及兒童的初級會(成立於1878年)。

身為教會三個婦女組織的創辦人及早期領袖,伊莉莎·舒四處奔波,經常對教會婦女演講,教導她們:「我們的立場和世上的女性不同,我們已經與神立約,明白祂的體制。」7她的講道不僅著重先驅者生活的各個實際層面,也談到福音的教義、聖職的復興、建立國度的責任,以及婦女需要擴展視野,看到個人更大的潛能。她在1870年時問道:「你們知道世界上還有哪個地方,能讓婦女擁有更多的自由,像這裡的後期聖徒一樣,享有如此崇高而且榮耀的特權嗎?」8

伊莉莎也因她在聖殿的服務著稱。她在納府接受了恩道門,並在鹽湖城的恩道門屋宇擔任教儀工作人員多年,引導婦女接受聖殿的教儀。9在那個年代,許多後期聖徒經由多重婚姻而連結在交疊的家庭網絡中,伊莉莎在多個家庭中扮演積極的角色。10她先是約瑟·斯密的多重婚姻妻子,然後是百翰·楊的。她雖然一直都沒有自己的孩子,卻是楊家孩子的導師,也促進了楊家和其他先驅者家庭間的關係。她在舒家七個孩子中排行老二,一直都和兄弟姊妹以及他們的家人關係親近,包括後來成為總會會長的弟弟朗卓。

伊莉莎在1887年12月5日去世。她的喪禮在聖殿廣場的會議廳舉行,唱詩班獻唱她廣為人知的聖詩「聖哉天父」。使徒、家人及朋友都以詩詞、講道、個人回憶,及堅定的見證,向她致敬。11她的訃聞登在紐約時報上,將她描述為「摩爾門社區中卓越出眾的中心人物」。12

相關主題:納府女性慈助會初級會女青年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