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歷史
覺醒與復甦


「覺醒與復甦」,教會歷史主題

「覺醒與復甦」

覺醒與復甦

約在1829年,13歲的南希·亞歷山大參加了衛理公會的一場大型聚會。她回憶道:「他們的帳篷遍布超過一英畝(4,000平方公尺),聚會一連進行好幾天,有許多人歸信了。」聚會期間,一位牧師邀請她到前面的「焦慮席」,讓她和其他人能夠獲得所有會眾的鼓勵,將自己的生命交給基督。她坦承說,我內心沒有體驗到任何變化。在她回憶裡,那些人的確高喊「榮耀哈里路亞,我歸信了。但我就是感受不到有什麼不同」。

圖像
描繪復甦聚會(營地聚會)的石版畫

描繪復甦聚會(營地聚會)的石版畫。

約瑟·斯密當時是一位青少年,他也參加了復甦聚會,他像南希一樣,渴望能「像其他人那樣感動而呼喊」,卻「什麼也感受不到」。像南希和約瑟這樣的求道者努力想要「歸信」,牧師們則是想極力爭取歸信者來壯大自己的教會,這兩種因素促使宗教復甦運動在19世紀初的數十年橫掃美國東北部。1

美國獨立戰爭結束後,新政府成立,肩負保護宗教自由的託付。在此同時,牧師們眼看著自己的會眾人數毫無成長;在大多數的州裡,教會出席率都滑落到百分之20以下。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許多教會的牧師想辦法鼓勵他們教區的成員更加活躍。若教會開始接受政府補助,將失去其特殊地位,因此各種教派的宣道者積極尋找歸信者。這類復甦聚會的擴散,日後歷史學家稱為第二次大覺醒運動,激發了許多美國新教徒嘗試不同的教派,志願參與社會工作,推廣他們的基督信仰。2

這樣的覺醒風潮席捲各個種族和各行各業的男男女女,聖公會、公理會和長老會等團體舉行更有組織的崇拜儀式,他們的復甦聚會一般包括正式的課程和星期日的講道,牧師會強化自己的演講,以鼓勵會眾更加活躍。相反地,衛理公會和浸信會則是到鄉下地區舉行課程和崇拜儀式,他們的傳道行程擴散深入邊疆地區,許多踏上行程的牧師,因他們把福音帶到偏遠地區的英勇行為而聲名大噪。在許多鄉下地區,傳道的方式是舉行過夜的營地聚會,一連進行好幾天,以吸引許多人前來。

這些復甦運動者宣揚的個人歸信,對於不滿意當時各個教派的求道者而言,成了吸引他們的特點。歸信的故事所強調的是,在良心上自知犯了罪,了解神基於公道將人的靈魂打入地獄,並且深刻見證基督的恩典已到來拯救世人。當朋友和鄰人見證這樣的經驗時,民眾對於教會和改革團體的興趣,以及這些組織的活躍程度都隨之高漲。

相關主題約瑟·斯密時代的基督教派約瑟·斯密時代的宗教信仰約瑟·斯密第一次異象的紀事

註:

  1. Nancy Naomi Alexander Tracy, “Life History of Nancy Naomi Alexander Tracy Written by Herself,” typescript, 2–3, in Nancy A. Tracy Reminiscences and Diary, 1896 May–1899 July, Church History Library, Salt Lake City; Alexander Neibaur, “Alexander Neibaur, Journal, 24 May 1844, extract,” in Alexander Neibaur, Journal, 5 Feb. 1841–16 Apr. 1862, 23, josephsmithpapers.org.

  2. 有大量的文學作品探討19世紀初美國的宗教復興運動。例如,Catherine A. Brekus, Strangers and Pilgrims: Female Preaching in America, 1740–1845 (Chapel Hill: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1998); Jon Butler, Awash in a Sea of Faith: Christianizing the American Peopl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Nathan O. Hatch, The Democratization of American Christianit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9); Whitney R. Cross, The Burned-over District: The Social and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Enthusiastic Religion in Western New York, 1800–1850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