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019年
弟兄們,我們有事工要做
10月 2012


弟兄們,我們有事工要做

身為持有聖職權柄的男人,我們在社會、家庭及教會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

弟兄們,近幾年許多人已經提及並將男人和男孩會面臨的挑戰集結出書。舉例來說,此類書籍標題包括為什麼都沒有好男人了(Why There Are No Good Men Left)男人已逝(The Demise of Guys)男人窮途末路(The End of Men)男孩失敗的原因(Why Boys Fail)以及拿出男人的樣子(Manning Up)有趣的是,這一類的書大多是女人寫的。無論如何,這些分析普遍點出,在今日許多的社會中,大家對男性在社會中的角色與價值的看法眾說紛紜,令男人與男孩無所適從。

拿出男人的樣子(Manning Up)一書的作者如此描述:「各文明中普遍存在著一種共同的法則,意即女孩只要在生理上達到一定的成熟度就會轉變成女人,但是男孩則必須通過一種試驗。他們需要展現出勇氣、強壯有力的身體,或是精通重要的技能。這個目標旨在讓男孩證明,他們有能力擔任女人與孩子的守護者,而這一直是他們在社會中扮演的主要角色。然而,今日的女性在經濟上逐漸取得優勢,丈夫與父親不一定是供養家庭的提供者,過去男性扮演其角色所需的特質――剛毅、堅忍、勇敢、忠誠――現在看來不僅老舊過時,甚至令人感到有點難為情。」1

我們讚揚他們為女性爭取更多機會的熱誠,但是其中有人貶低了男性與他們的貢獻。他們似乎將生命視為男女之間的競賽,其中一方一定要征服另一方,而現在就是女性翻身的時機了。有些人主張事業才是一切,婚姻和小孩應當是可有可無的──因此,為什麼我們需要男人?2太多的好萊塢電影、電視及有線節目,甚至是廣告,都將男人塑造成不完美、不成熟或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人。這種削弱男性力量的文化已經開始產生了有害的影響。

在美國就有類似的報導:「從國小至研究所,女孩在各方面的表現已經比男孩還要優異了。舉例來說,到8年級的時候,只有20%的男孩能精通寫作,24%的男孩精通閱讀。2011年,年輕男性的全美學科評鑑考試分數是過去40年中最低的一次。根據美國國家教育統計中心的報告,男孩自高中或大學退學的機率比女孩多出30%。……根據預測,到2016年,女性將可達到60%的學士學位、63%的碩士學位與54%的博士學位佔有率。特殊教育的補救計畫裡,有三分之二的學生是男性。」3

有些男人與男青年將這些負面的信號作為迴避責任、拒絕成長的藉口。有一位大學教授提出一個許多時候確實如此的現象:「男人總是反戴著棒球帽、說出『文字處理軟體刪掉我的作業了』這種〔很爛的〕理由走進教室。與此同時,女人正檢查著她們的每日計畫表,請人為她們寫法學院的推薦函。」4一位女性影評家曾發表一個相當悲觀的論點:「若我們好運的話,我們可以指望男人──如果我們選擇要有一個伴侶的話──就是僅指望他們當個夥伴就好。他們有他們自己的空間,也尊重我們有自己的地盤。」5

弟兄們,我們不能成為這樣的人。身為持有聖職權柄的男人,我們在社會、家庭及教會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但是我們必須成為女人、小孩和神可以信任的男人。身處後期時代的教會以及神國中的我們,負擔不起搖擺不定的男孩與男人。我們負擔不起欠缺自律、只想享樂的男青年。我們負擔不起沒有生活目標、對組織家庭興致缺缺,及對世界沒有實際貢獻的年輕成人弟兄。我們負擔不起不能在家中提供靈性領導的丈夫與父親。我們負擔不起那些在神子的序位裡持有並運用聖職的人,將他們的力量浪費在色情上,或將時間耗費在網路裡(諷刺的是,他們不身於世,卻屬於世)。

弟兄們,我們有事工要做。

男青年們,你們需要在學校裡有良好的表現,並且在高中後繼續接受教育。你們有些人會想接受大學教育,在商業、農業、政府或其他專業領域中求職。有些人則想要在藝術、音樂或教育方面有所成就。其他人可能會選擇從軍,或學習一項技能。這些年裡,曾有許多的工人來我的家裡進行工程與維修。我很欽佩這些人勤奮的態度和技術。無論你選擇的行業是什麼,重要的是要具備專業的能力來供養你的家庭,在社區和國家中作出正面的貢獻。

最近我看到一段影片,內容是關於一位名叫阿瑪的14歲印度男孩的一天。他很早就起床,每個星期工作六天半,他在上學前和放學後各兼了一份差事。他的收入是家庭生計的重要來源。第二份工作結束後,他在黑暗中匆匆忙忙地騎著他那輛老舊的腳踏車回家,想辦法擠出幾個小時來完成作業,然後在夜間11點左右倒在地板上的床舖,睡在熟睡的手足中間。雖然我從未見過他,但是我為他的勤奮與勇氣感到驕傲。他正盡全力來運用有限的資源與機會;對他的家庭而言,他是一個祝福。

身為成年男人的你──父親、單身成人、領袖、家庭教導教師──要成為配稱的榜樣,幫助新生一代的男孩成為大丈夫。教導他們社交和其他技能:如何參與一段對話、如何認識他人,並和他們互動、如何對待女人和女孩、如何服務、如何保持活躍,享受娛樂、如何培養嗜好卻不沈迷其中、如何更正錯誤,作出更好的選擇。

所以對正在聆聽演講的每一個人,無論你是在何處聆聽這項信息,我要對你們說,如同耶和華對約書亞所說的話:「你當剛強壯膽」(約書亞記1:6)。不管你的情況如何,要勇敢並盡己所能地做好準備。準備好成為一個好丈夫與好父親;準備好成為一名對社會有貢獻的好市民;準備好運用你所持有的主的權柄,來為祂服務。不管你身在何方,你的天父都很關心你。你不孤單,你擁有聖職與聖靈的恩賜。

在眾多需要你的場合裡,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你的聖職定額組。我們需要定額組在星期日為成員提供靈性滋養,也需要定額組提供服務。我們需要專注從事主事工的定額組領袖,需要他們支持定額組成員及其家人。

要認真考慮傳道事工。男青年們,你們沒有時間可以浪費,你不能一直等到17或18歲才開始認真準備。亞倫聖職定額組可以幫助自己的成員了解聖職的誓約與聖約,準備接受按立為長老;他們可以幫助定額組成員了解聖殿的教儀,並為聖殿做好準備;他們也可以幫助定額組成員成為成功的傳教士。麥基洗德聖職定額組和慈助會可以協助父母,使子女準備好成為了解摩爾門經、且全心全意投入此事工的傳教士。與此同時,在各個支分會中,同樣的這些定額組,則可以和當地全部時間傳教士建立更有效率的合作關係。

多馬‧孟蓀會長一再提到,聖職所肩負的相關事工中,其中主要的一項就是救主的呼召:去援助那些偏離福音、或是因任何理由而對福音產生敵意的人們。我們在這項努力上有許多卓越的成就,其中包括男青年的優異表現。新墨西哥州阿布奎基的里約格蘭德(西班牙語)支會中,亞倫聖職定額組一同商議他們可以帶哪些人回來教會,然後他們一起去拜訪每一個人。有一個人這麼說道:「他們來我家的時候,我覺得自己很重要。」另一個人透露:「有人真的想要我去教會的時候,我心裡覺得很快樂,這讓我現在想要去教會了。」當定額組成員邀請一位男青年回來時,他們也邀請他一起去拜訪別人,而他也這麼做了。他們不是只邀請他來教會聚會而已,他們立刻讓他成為定額組的一份子。

另一項具挑戰性但卻鼓舞人心的聖職事工,乃是家庭歷史和聖殿的事工。要留意總會會長團近期的信函,裡面將針對我們需做的這項重要事工提出新的呼籲及更高的願景。

我們的定額組也要形成一種互相支持的弟兄情誼。戈登‧興格萊會長曾說:「我的弟兄們,當每一個聖職定額組成為其每一個所屬成員的力量之錨時,當每一個定額組中的男人能夠肯定地說:『我是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中聖職定額組的弟兄。我準備好隨時協助我的弟兄們在各方面的需要,如同我相信他們也準備好隨時協助我的需要。……我們一起努力,抵抗任何無論是經濟、社會或靈性方面的險惡環境,絲毫不會感到難堪或恐懼。』」6

儘管我們已盡一切所能,但有時事情仍出乎我們的預料之外,某個可能出現在男人生活中的「險惡環境」就是失業。在教會早期的福利手冊中提到:「教會特別重視失業的男性,因為這剝奪了他工作的天性,讓他的正直經歷了和約伯一樣的考驗。當這樣的困境長達數週、數月,甚至數年,傷害就會越深。……如果教會在平日對其靈魂所受的痛楚袖手旁觀,便不能期望能在星期天拯救他。」7

在2009年4月,前總主教團諮理理查‧艾格利曾說過一個定額組的故事,這個定額組足為模範,他們動員起來協助一位失去工作的定額組弟兄:

「猶他州申特維的菲爾修車廠證明了聖職領袖及定額組能夠有何作為。菲爾是長老定額組的一位成員,原本在當地的一家汽車維修場當技師。不幸的是,他所任職的這家維修場的財務發生問題,不得不把菲爾解僱,這些轉變令菲爾幾乎崩潰。

「菲爾的主教里昂‧奧申一聽到菲爾失去工作,便和長老定額組會長團審慎思考能夠幫助菲爾重新振作的方法。畢竟,他是定額組成員,是弟兄,而且需要幫助。他們最後的結論是,菲爾有技術能力,可以自行創業。定額組有位成員表示,他有個舊穀倉,或許可以用來充當維修廠,其他成員則可以幫忙收集必要的工具和物品,為新維修廠提供配備。定額組裡幾乎每個人至少都可以幫忙打掃舊穀倉。

「他們把這些想法告訴菲爾,再將計畫與定額組成員分享。穀倉於是經過打掃、重新整修,器械也收集齊全,一切就緒。菲爾修車廠經營得很成功,最後遷往更理想、可作長遠發展的地點──這一切都要歸功於他定額組裡的弟兄在危難的時刻伸出援手。」8

當然,就如同過往的先知一再提到的:「主的事工中,你們所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在自家的圍牆內。」9我們有太多的事工可做,能在這個輕忽婚姻價值及目的之社會中鞏固婚姻。我們有許多的事工可做,來教導我們的孩子「禱告,在主前正直地行走」(教約68:28)。我們的任務正是摩爾門經裡清楚記載的:幫助我們的孩子體驗內心巨大的變化,或是協助他們歸信主(見摩賽亞5:1–12;阿爾瑪書第26章)。聖職定額組可以和慈助會合作,鞏固父母和婚姻,定額組也能為單親家庭提供聖職祝福。

是的,弟兄們,我們有事工要做。謝謝你們的犧牲和所行的善事。繼續努力,主將會協助你們。有時你們可能不知道該做些什麼或說些什麼──就繼續前進吧!當你們開始行動時,主應允「會有一道有功效的門為〔你們〕打開」(教約118:3)。當你們開始說話時,祂應許「你們在人前必不至於挫敗;就在那時候,是的,就在那時刻,必給你們當說的話」(教約100:5–6)。我們的確在許多方面都很平凡且不完美,但我們有位完美的夫子成就了完美的贖罪,而我們已呼求祂賜下祂的恩典與聖職。倘若我們悔改、淨化我們的靈魂,我們就蒙應許,將獲得來自高天的教導與能力(見教約43:16)。

教會、這個世界和女人們都在尋找男人,尋找那些已經在培養能力與才能,願意工作和犧牲,願意幫助他人找到快樂與救恩的男人。他們都在呼喊:「奮起吧,屬神的男子!」10 願神幫助我們成就這些事。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註:

  1. Kay S. Hymowitz, Manning Up: How the Rise of Women Has Turned Men into Boys (2011), 16.

  2. 「當你問今日的年輕人,什麼可以讓他們轉變為成人,幾乎沒有任何人會提到婚姻。他們幾乎只會將那些與工作有關的議題視為成長與否的象徵――完成教育、經濟獨立、有份全職的工作」(Hymowitz, Manning Up, 45)。讓女人適應這個反婚姻道德的壓力更是格外沈重。一位倫敦的時代雜誌投稿人說:「在我的家族和老師中,沒有人曾經這樣說:『是啊,順便一提,你或許也會想當一位妻子和母親。』他們如此地堅決要走上一條新的、人人平等的、現代的道路,試圖要在他們對我們未來的展望中,拋棄上個世代的女性所追求的傳統目標,也就是結婚並成立家庭」(Eleanor Mills, “Learning to Be Left on the Shelf,” Sunday Times, Apr. 18, 2010, www.thetimes.co.uk; in Hymowitz, Manning Up, 72)。另一位四十多歲的作家曾寫下一篇文章,提及她沒有結婚的遺憾,她摘錄了幾個人給她的回應:「你對男人的需求真是讓我嚇呆了」、「有點自尊吧!」、「你是關係成癮最慘的詮釋案例」、和「如果我的女兒長大以後對男人的需要有你的一半,我就知道我在養育她的過程中一定做錯了什麼」(Lori Gottlieb, Marry Him: The Case for Settling for Mr. Good Enough [2010], 55)。好消息是,大部分的人,包括受過教育的年輕成人們,都不接受這種反婚姻、反家庭的信息。「根據賓州大學經濟學家的研究,美國在2008年有86%接受大學教育的白人女性在40歲前結婚,相較之下,並未取得大學文憑的比例則為88%。接受大學教育的白人男性結果也相仿:2008年有84%的人在40歲前結婚。同時,一般普遍認為(非研究結果)女性在婚姻關係中吃虧,但是具備大學教育程度的白人女性似乎並不相信這一點。他們這群人最有可能認同『結婚的人普遍比未婚的人更快樂』。……大部分的大一新生――70%――都認為家庭對他們而言是『必要的』或是對未來『非常重要』」(Hymowitz, Manning Up, 173–74)。

  3. Philip G. Zimbardo and Nikita Duncan, The Demise of Guys: Why Boys Are Struggling and What We Can Do about It (2012), e-book; see the chapter “Behind the Headlines.”

  4. Barbara Dafoe Whitehead, Why There Are No Good Men Left: The Romantic Plight of the New Single Woman (2003), 67.

  5. Amanda Dickson, “‘Hunger Games’ Main Character a Heroine for Our Day,” Deseret News, Apr. 2, 2012, www.deseretnews.com.

  6. 戈登‧興格萊,「聖職定額組的福利責任」,1978年2月,聖徒之聲第122頁。

  7. Helping Others to Help Themselves: The Story of the Mormon Church Welfare Program (1945), 4.

  8. 理查‧艾格利,「這是找你的電話」,2009年5月,利阿賀拿

  9. 總會會長的教訓:海樂‧李(2000),第134頁。

  10. “Rise Up, O Men of God,” Hymns, no. 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