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9
人生的競賽
2012年4月


人生的競賽

我們來自何處?為何來到這世上?死後又往何處去?這些古今中外皆然的問題已不再是不解之謎。

親愛的弟兄姊妹,今天早上我要和各位談談永恆的真理,這些真理會充實我們的生命,讓我們平安返家。

無論何處,世人總是來去匆匆。噴射客機上滿載旅客,橫越浩瀚海洋、跨過遼闊陸地;有人要出席會議、履行職責,有人要度假、探親。各式高速公路四通八達,每一天,當我們來去匆匆洽商辦事,車水馬龍的車輛就載著成千上萬的人們,為各種不同的理由在這些公路上川流不息。

在這步調快速的生活中,我們是否曾暫停下來沉思片刻,思考永恆的真理?

與永恆真理相比,日常生活裡的問題和擔憂多半已變得微不足道。晚餐吃什麼?客廳要漆成什麼顏色?兒子要不要參加足球隊?但是一旦危機發生,心愛的人受了傷,健康的人突然病倒,生命的燭火逐漸微弱、眼看著就要熄滅,這些問題和無數類似的問題都將變得無關緊要。這時候,我們的思想會更集中,輕而易舉地判斷哪些事確實重要,哪些事微不足道。

最近我探望了一位罹患重病的女士,她兩年多以來一直和病魔搏鬥。她表示她生病之前,每天總有忙不完的事,像是把家裡打掃得一塵不染,或是用精美的擺設布置居家環境。她每個星期去找美髮師兩次,每個月花很多金錢和時間添購衣服,但是卻很少邀孫兒女到家裡玩,因為她一直很擔心她的寶貝家具會被孩子粗心的小手打破或弄得面目全非。

後來,她得知那令她震驚的噩耗,她的生命岌岌可危,可能將不久於人世。她說,聽醫生說出診斷結果的當下,她立刻體會到不論剩下多少歲月,她都要盡量與家人、朋友相處,也要讓福音成為生活的中心,因為對她來說,這些才是她最寶貴的事物。

每個人不免會有這種了然於心的時刻,但不見得都要經歷這麼慘痛的情況。我們會清楚知道生活中哪些事才是真正重要的,我們應該過什麼樣的生活。

救主說:

「不要為自己積攢財寶在地上;地上有蟲子咬,能銹壞,也有賊挖窟窿來偷:

「只要積攢財寶在天上;天上沒有蟲子咬,不能銹壞,也沒有賊挖窟窿來偷:

「因為你的財寶在哪裡,你的心也在那裡。」1

在我們深切地思考或遭遇困厄的時刻,世人的靈魂總是向上天呼求,祈求神為我們解答人生最重要的幾個問題:我們來自何處?為何來到這世上?死後又往何處去?

這些問題的解答在課本裡找不到,在網路上也查不到。這些問題超越今生,關乎永恆。

我們來自何處?每個人,即使不說,也必定會想到這個問題。

使徒保羅在亞略·巴古告訴雅典人,「我們……是神所生的。」2我們都知道身體是塵世父母所生的,因此有必要探討保羅這句話的含意。主說:「靈和身體就是人的靈魂。」3因此從神而生的便是靈體了。希伯來書的作者稱祂為「萬靈的父」,4全人類的靈確實都是祂「所生的兒女。」5

我們注意到一些受靈啟發的詩人曾針對這個主題寫下優美動人的詩句,記錄了超然非凡的思想供我們思索研究。華茲華斯曾寫下這項真理:

世人出生不過睡眠、遺忘:

出生時分,靈魂猶如星辰,

亙古之前已另有居處,

乃是來自迢遙千里遠方:

不是完全遺忘,

亦非全然赤裸,

而是駕著榮耀雲彩而降,

來自神處我們的老家鄉。

嬰孩時期天堂仍在咫尺地方!6

父母會思考自己身負教導、啟發、指引子女、為他們樹立榜樣的責任。在這同時,子女,尤其是正值青少年時期的子女會問這個深刻的問題:「我們為何來到這世上?」往往他們靈魂深處要說的是:「為何來到這世上?」

我們應當多麼感激睿智的創造主,祂創造地球,差我們來到世上,藉著一層幔子讓我們遺忘前生,好使我們經歷一段接受考驗的時期,藉此機會證明我們有資格接受神已為我們預備好的一切祝福。

顯然,塵世生命的一個主要目的,是要獲得骨肉的身體。我們同時也獲得了選擇權的恩賜,有特權在千千萬萬的事物上為自己作選擇,從患難中記取教訓。我們分辨善惡,也區別苦樂。我們發現,行動之後,必有其後果產生。

我們服從神的誡命,就有資格住在耶穌曾提到的「家裡」,祂說:「在我父的家裡有許多住處;……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我在哪裡,叫你們也在那裡。」7

雖然我們出生時是「駕著榮耀雲彩而降」,但人生歲月仍舊毫不留情地向前轉動。童年過完進入青春期,曾幾何時,成年歲月也在不知不覺中來到。我們從經驗中學習到,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上時,一路上都需要祈求上天的幫忙。

我們的父神和主耶穌基督已指明通往完全的道路。祂們向我們招手,要我們遵從永恆真理,成為完全,像祂們一樣完全。8

使徒保羅將人生比作一場競賽,他敦促希伯來人要「放下……容易纏累我們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9

我們除了滿腔熱誠之外,也不要忽視傳道書裡這句明智的勸告:「快跑的未必能贏;力戰的未必得勝。」10事實上,獎賞是屬於那些持守到底的人的。

我在沉思人生的競賽時,不禁想到小時候玩的另一種競賽。那時候我會和一些朋友用小刀將柳樹柔軟的枝枒做成小木船,立上棉布做的三角帆後,每個人便把自己粗糙的勞作放進湍急的猶他州普柔浮河中比賽。我們會沿著河岸奔跑,看著那小小的船兒時而在激流中載浮載沉,時而在幽深的水流中順暢地航行。

在一次特別的競賽中,我們注意到有一艘船遙遙領先,駛向我們指定的終點線。突然間,推送這艘小船的水流把它沖到一個大漩渦旁,船身於是傾斜、翻覆,不斷在漩渦裡打轉,無法回到主要的水流上。最後,小船狼狽地被青苔緊緊牽絆住,擱淺在滿是船隻殘骸的地方。

兒時玩的這種玩具小船沒有使船身穩固的龍骨,又缺乏控制方向的船舵,也沒有動力來源,勢必會順著阻力最小的水路漂流,下游處便是他們最終的目的地。

我們已經獲賜神性品格來指引人生的旅程,這和玩具船大不相同。我們來到世上絕非為了隨人生的潮流載沉載浮,而是有能力思考、論理、有所成就。

天父讓我們在這永恆的人生旅程中啟航,並非毫無預備方法,讓我們藉以得到祂的指引,確保能安全返航。我指的是祈禱,以及那微小聲音的低語。當然,我也不會忽略還有那記載了主和眾先知話語的神聖經文,都能幫助我們順利跨越終點線。

人生在世,難免有猶豫不決、強顏歡笑、病痛纏身的時候──就像人生的盛夏終必遠離,繼而深秋臨近、殘冬淒冷,體驗那我們稱之為死亡的時刻。

每個認真思考的人必定曾自問一個問題,而古代的約伯這樣道出他對這個問題的大哉問:「人若死了豈能再活呢?」11雖然我們會儘量將這個問題拋諸腦後,但它必定一再浮現。死亡必將臨到所有世人身上,它臨到步履蹣跚的老年人,召喚人生旅程尚未過半的青壯年,有時也會遏息稚齡孩子的笑聲。

人死後,生命是怎樣的一種景況?死亡是否即是一切事物的終結?羅伯·布契福曾在他的著作神與鄰居(God and My Neighbor)中強力抨擊公認的基督徒信仰,像是神、基督、祈禱,尤其是不朽。他大膽主張死亡是生命的終結,無人能夠證明事實不是如此。但後來發生了一件出人意料的事情,他築起的那道懷疑的高牆突然間垮了,他完全暴露在外,沒有任何防衛。他慢慢地開始回頭去感受他先前嘲笑、摒棄的信仰。是什麼事情如此深刻地改變了他的看法呢?他的妻子死了。他傷心不已地走進房間,他妻子必朽的身體躺在那裡,他再次凝視著那張他所深愛的臉。走出房間時,他對朋友說:「那是她,但又不全然是她。一切都改變了,曾經在她裡面的某件東西現在被取走了。她不一樣了。那不見的東西,除了靈魂,還會是什麼?」

他後來寫道:「死亡不是一些人所想像的那樣。死亡就好像走進另一個房間,我們會在那個房間找到……我們所深愛卻失去的親愛婦女、男士或可愛的兒童。」12

弟兄姊妹們,我們知道死亡不是結束,各時代活著的先知不斷教導這項真理,在我們的神聖經文裡亦俯拾皆是。摩爾門經裡的答案很明確,而且這些字句令人感到欣慰:

「談到靈魂在死亡與復活之間的景況──看啊,有位天使告訴我,所有的人的靈一離開這必死的身體,是的,所有的人的靈,不論善惡,都要被帶回家,到賜給他們生命的神那裡。

「於是事情將是這樣,義人的靈被接到一種幸福的狀態中;那裡叫作樂園,是一種安息的狀態,平安的狀態;他們必在那裡安息,不再煩惱、憂慮和悲傷。」13

救主被釘十字架而死,祂的身體放在墓穴裡三天後,祂的靈再次進入身體裡。石頭被滾開,復活的救贖主走出墓穴時已具有不朽的骨肉身體。

馬利亞和其他人來到墓穴旁,看見兩位衣服發出亮光的人物對他們說:「為甚麼在死人中找活人呢?祂不在這裡,已經復活了。」14這時候,約伯所問的問題:「人若死了豈能再活呢?」已經得到了解答。

由於基督戰勝了墳墓,我們因此都會復活,這就是靈魂的救贖。保羅寫道:「有天上的形體,也有地上的形體;但天上形體的榮光是一樣,地上形體的榮光又是一樣。」15

我們所追求的是高榮的榮耀,所渴望的是住在神的面前,所希望的是成為永恆家庭中的成員;我們必須經由一生的努力、尋求、悔改,才能在最後順利贏得這樣的祝福。

我們來自何處?為何來到這世上?死後又往何處去?這些古今中外皆然的問題已不再是不解之謎。我發自靈魂深處謙卑地見證,我所說的這些事情都是千真萬確的。

我們的天父非常喜悅那些遵守祂的誡命的人,但是祂也關心那些迷失的孩子、停滯不前的青少年、徬徨歧途的青年和失職的父母。對這些人以及世上所有的人,夫子溫柔地說:「回頭吧!上前來,進來。回家吧!來歸向我!」

再過一星期,我們將慶祝復活節。我們的思想會轉向救主的生命、祂的死亡和復活。身為祂的特別證人,我向你們見證:祂活著,等著我們勝利回到祂身旁,我們必將這樣回去。我這樣謙卑祈求,是奉耶穌基督,我們的救主和救贖主的聖名,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