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
教會教育機構的教師在二十一世紀的機會和責任


教會教育機構的教師在二十一世紀的機會和責任

與羅素‧培勒長老一夕談

對教會教育機構宗教教育者講話‧2016年2月26日‧鹽湖大會堂

我親愛的弟兄姊妹,感謝你們非凡的努力去祝福我們教會年輕成員的生活。

最近我讀到一本新書 By Study and Also By Faith: One Hundred Years of Seminaries and Institutes of Religion. (藉著研讀也藉著信心:福音進修班和福音研究所一百週年)。這是個出色的故事!當我翻閱這本書時,我留意到我外曾祖父約瑟F‧斯密和我祖父密文J.‧培勒在創建和擴展教會教育上所擔當的角色。

由於我和你們的交往,今天我也在從事他們曾從事過的服務。自1985年起,我有幸在教育理事會服務過14年之久,當中有7年在執行委員會裡服務,亦擔任了差不多4年的主席。

在理事會服務時,令我越發感激教會教育機構。今晚我是代表所有在教會中的父母、祖父母,甚至曾祖父母,感謝你們這些教師、行政主管,以及你們家人的忠信服務。教會教育機構在過往100年成就非凡。但是我更關注的是,你們如何在往後的100年裡幫助學員迎接21世紀層出不窮的挑戰 。

在一個總會持有權柄人員訓練會上,戈登‧興格萊會長教導有關「保持教義純正和教會在正軌上」這個題目。他說:「我們不能過於小心。但我們一定要留意我們沒有偏離〔正軌〕。當我們致力要原創、新鮮和與眾不同時,我們可能教導了一些不完全符合這個耶穌基督復興教會基本教義的事情。…我們最好提高警覺。…我們一定要成為塔上的守望人。」1

當教會教育邁進21世紀,如果你們要在我們寶貴的年青人的生活中建立堅定的信心,你們每位都需要想想在你們備課和教導的方法,以及教導的內容上該要作出何種改變。

一位班員誠實發問而教師回應:「不用擔心這個問題!」的日子已成過去。一位班員提出真誠疑慮而教師以其見證作回應來迴避問題的日子已成過去。 保護班員免受攻擊教會的人影響的日子已成過去。可幸,主已為你們教師提供了這個及時和永不過時的忠告:「既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信心,你們就要勤奮尋求並互相教導智慧的言語;是的,你們要從最好的書中尋求智慧的言語;藉著研讀也藉著信心尋求學識。」2

這段經文在現時尤其適用;因為不是你所有的班員都具有必須的信心去面對迎頭的挑戰,也因為他們當中許多人已經透過互聯網暴露在越發世俗的破壞力之下,而那力量與信心、家庭和福音標準是敵對的。互聯網正在擴張覆蓋至全世界,遍及差不多每個家庭和你班員的手中和意念裡。

你們可以藉著教導他們如何以研讀結合信心來學習去幫助他們。在班上向他們示範這種技巧和方法。

海樂‧李會長曾觀察到:

「我們要提醒你們,藉由信心獲取知識的學習途徑並不容易,需要靠著信心努力不懈,不斷奮力追求。…

「總之,靠信心學習不是懶人做的事。有人說過類似的話:這種過程需要投入整個靈魂、需要發自心靈深處,並且需要與神聯繫在一起——必須建立正確的溝通管道。惟有如此才能『藉由信心獲取知識。』」3

藉著信心獲取知識會產生單純的見證,而單純的見證有力量改變生命,就如以下三個小故事所說明般 。

第一個故事。菲碧‧卡特在1830年代離開她在緬因州的家,好與俄亥俄州的聖徒聚集。她回想:「我的朋友對我的這個決定都很訝異,我自己也是,但內心深處有個東西在催促我踏上這個旅程。母親很傷心我要離家遠行,她傷心欲絕的模樣讓我幾乎無法承受;要不是那在我裡面的靈,我最後應該會猶豫不決吧。」4

菲碧跟隨先知與在俄亥俄的聖徒聚集,最終到了猶他州。她在猶他州過世,死時是一位忠信的後期聖徒,以及是教會會長惠福‧伍的妻子,與聖徒們同負一軛。

下一個故事來自墨林‧羅慕義的傳記。

當墨林還是學生時,他因為家中的經濟情況而決定不能去傳道。有一次,他聽到密文J‧培勒長老講道。在傳記裡寫到:「〔墨林〕當時並不知道他人生的歷程將在極短的瞬間後完全被改變。」

故事繼續說:「〔墨林的父親〕告訴他的兒女…一位活在聖靈啟發之下的人,和一位沒有這種啟發的人有著天淵之別,其分別就如一棵成長中的樹和一截死樹樁那樣。這是墨林第一次…完全明白受到聖靈影響是什麼一回事。一種尖厲刺破的感覺充滿了他的靈魂。 聽著這位新任使徒的話,他…從未如此感動過。……

「年輕的墨林……如被當頭棒喝一樣。這位使徒面容散發著的光輝,以及他真誠的見證,使墨林充滿了對傳道不能抗拒的渴望。……他知道他繼續升學的計劃一定要延後。」5

不久之後,墨林啟程到澳洲,在那裡忠信地服務。之後,他成為一位偉大的使徒和總會會長團成員。

最後的故事來自培道‧潘會長。他講述有關一個年長的教師對威廉 E‧貝勒的影響。這位教師是個來自挪威的歸信者,他的英文說得不太好。儘管這位教師的缺失,潘會長回想道:「……曾多次聽到貝勒弟兄見證:『我們可以藉著他熱誠的信心來溫暖我們的手』」6

後來,威廉成為了福音進修班、福音研究所,以及教會學校的主管。

對菲碧、墨林和威廉來說,聽到一個單純的見證便成為永遠改變他們生命的原動力。同樣的事也可發生在你班員身上。但是,由於當今世界現實的環境,單純的見證未必一定足夠。菲碧、墨林和威廉是清潔而單純的,當他們在受靈啟發的傳教士、教師和領袖跟前時,他們沒有受到色情和世俗所影響。聖靈容易穿透他們溫柔純潔的心。

這個故事在今日大有分別,因為你部分的班員在進入你的課堂前,早已受到色情和世俗所污染。

只是在一個世代之前,我們的年輕人所能獲取有關我們教會的歷史、教義和文化資訊,基本上只限於教會印製的資料。只有少數班員曾經接觸另類的詮釋。我們大部分的年輕人都過著受保護的生活。

我們當時的課程雖然出發點都是好的,但卻沒有準備班員面對今日的情況— 班員可以隨時接觸到從所有可能角度來看的,所有有關教會的資訊。今日他們在流動裝置裡看到的事可以打擊也可提升信心。我們有許多年輕人熟悉Google搜尋器更甚於福音,受互聯網啟發更甚之於靈感,專注在Facebook更甚於在信心上。

面對這些挑戰,教會教育理事會最近核准在福音進修班推行一項名為精通教義的活動。建立在既有的精通經文上,這項新活動集中建立和鞏固我們班員對耶穌基督的信心,以及藉著提升他們在生活中應用福音的能力來鞏固他們。借用經文和先知的話,他們學習如何運用對基督的信心行事,以獲取靈性知識和了解衪的福音。同時,他們有機會去學習如何把基督的教義和福音原則應用在他們日常在朋輩和社交媒體中聽到和看到的問題和挑戰上。

這項活動既受靈所啟發而又合時,將會對年輕人有美好的影響。不過,精通教義以及教會教育機構所有其他計劃的成敗,將很大程度上仰賴於你的支持。

面對這些挑戰,你作為21世紀教會教育機構的教師會有什麼機會和責任呢?顯然地,你一定要愛主、衪的教會和你的班員。同時,你一定要時常真誠地作出單純的見證。再者,相比起我們歷史上的任何時刻,你的班員更需要藉著研讀和信心,以及單純的見證來學習教義或歷史的內容和背景,從而獲得祝福;以使他們能擁有對福音成熟而持久的歸信經驗,以及對耶穌基督終生的承諾。成熟而持久的歸信是指他們會終其一生都「留在船上牢牢抓緊」。7

為了令了解經文和我們教會歷史的教義或歷史內容和背景,你必須跟從主的指示去研讀「最好的書」。「最好的書」包括經文、現代先知和使徒的教訓, 以及現有最好的後期聖徒學者的研究。透過你勤奮努力地藉著研讀和信心來學習,你便能幫助你的班員學會必須的技巧和態度,以分辨出那些是會提升他們的可靠資訊,以及那些是會把他們拖垮的,對教義、歷史和文化的不正確詮釋和似是而非的道理。

教導當他們依賴互聯網去解答具永恆意義的問題時,他們會遇到的挑戰。提醒他們雅各並沒有說:「你們中間若有缺少智慧的,應當求教Google搜尋器!」8

聰明的人不會依賴互聯網去診斷和治療情感、心理和身體健康的問題,尤其是那些攸關性命的問題。他們卻會尋求那些受過訓練和獲認可醫療及國家機關發牌的醫療專家的協助。謹慎的人甚至尋求第二個專家的意見。

如果那是解決情感、心理和身體健康問題時該採取的明智方法,那麼對攸關永恆生命存亡的事,豈不更甚?當有些事情可能會威脅我們的靈性生活、寶貴的家庭關係和我們在神國的成員身份,我們應當尋求深思熟慮又忠信的教會領袖來幫助我們。如有需要,我們應該向那些曾接受適當學術訓練、具合適經驗和專長的人求助。

這就是當我需要解決一個我自己未能解決的問題時,我會做的事。我會向十二使徒定額組的弟兄和其他在教會歷史和教義上有專業知識的人求助。

除班員的家人外,你該是首位就那些鮮為人知或具爭議性題目,向班員介紹具權威的經典的人。因此,無論他們其後聽到或讀到任何與你的教導相違背的事,你的班員也可自行判斷。

在委派寶貴的傳教士到傳道地區前,我們會讓他們接受防疫注射,以保護他們免受疾病的侵害或甚至死亡。同樣地,在你們送班員到這個世界裡去之前,請先針對福音教義、經文、教會歷史,以及那些有時被誤解的題目,向你的班員提供忠信、週全和準確的詮釋,好為他們「防疫」。

舉例來說,鮮為人知或具爭論性題目包括多重婚姻、先見石、不同版本的第一次異象、翻譯摩爾門經或亞伯拉罕書的過程、有關性別的議題、種族和聖職,或是天上的母親。

為我們年輕人「防疫」的工作通常落在教會教育機構教師的身上。 請花點時間想想你在此事上的機會和責任。

今日的教會領袖十分關注資訊毫無限制流通的現象。我們正格外努力地為復興的教導提供準確的背景和釋義。在這方面其中一個很重要的例子,就是在LDS.org網站上11篇福音主題文章,其為與教會有關、具爭論性和鮮為人知的題目提供了公正和可靠的詮釋。

你對這些文章內容瞭如指掌是相當重要的。如果你對這些文章有任何問題,請向那些曾經研讀和理解這些文章的人求教。換言之,要「藉著研讀也藉著信心尋求學識。」,好使你精通這些文章。

你同時也該熟悉Joseph Smith Papers website(約瑟‧斯密文獻集網頁)和在 LDS.org網站上教會歷史的部分,以及其他由忠信的後期聖徒學者所提供的資源。

藉著週全地研讀教義和歷史加上如火的見證,以 提供福音透明度和靈性上的「防疫」,是幫助班員在這資訊化時代避免及/或應付問題、疑惑,或是 信心危機的最佳解藥。

當身為教師的你為著更了解教會的歷史、教義和文化而付出代價時—比你現時更為了解—你將準備好為你班員的問題提供週全、慎密和受靈啟發的答案。

找出你班員有何問題的其中一個方法,就是專注地聆聽他們。

當我們首個女兒還是五歲時,趁我在閱報時爬上我的大腿上,告訴我一些對她來說很重要的事,但我沒有注意她。於是她舉起手把報紙拉下來,然後用她細小的手抱住我的臉,直望我雙眼對我說:「爸爸,你沒有聽我說話!」她說得對,我沒聽她說話是我的錯。所有好的教師都必定是位好的聆聽者。

除了聆聽你的班員外,也要鼓勵他們在課堂上或私下就任何題目向你發問。

你班員可能會問的其中一條最重要的問題就是﹕「為什麼?」

當發問的人有真誠的渴望去了解時,「為什麼?」會是一條很棒的問題。這是一條傳教士希望他們的慕道友都會去問的問題。為什麼我們在這裡?為什麼壞事會發生在好人身上?為什麼我們要祈禱?為什麼我們要跟從基督?通常那些「為什麼」的問題會帶來靈感和啟示。認識我們天父的救恩計劃幫助我們解答大部分「為什麼」的問題。我稍後會再多談這一點。

就著解答問題,我最後要說的是,教導你的班員雖然福音能夠為人生很多最重要的問題提供答案,在今生還是有些問題是我們無法解答的。那是由於我們缺少了獲取正確答案所需的資訊。這是相當重要的。我們在雅各書學到:「看啊,主的事工多麼偉大奇妙,衪的奧秘何其深不可測;世人無法探知衪一切的道。除非衪向世人透露,否則沒有人會知道衪的道。」9

現在我要提醒你,請注意,你或許像你許多班員所想的一樣,你可能會以為自己是個經文、教義和歷史的專家。最近一項研究顯示「當人們越認為自己對一個主題很熟悉,便會越趨向自稱自己了解的比其真正認識的多,甚至乎去到虛構不實的知識和揑造資訊的地步。」10

你們作為教會教育機構的教師必定要避免這種稱為「過度聲稱」的誘惑。說「我不知道」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不過,儘管如此,你有責任為你班員經過深思的提問找出最好的答案。11

在教導你的班員和回應他們的問題時,我要告誡你們切勿傳達一些看似增加信心,卻沒有事實支持的傳聞,或是一些對我們教義和文化過時的理解和詮釋。把研讀活著先知和使徒的話當成習慣是明智的;透過瀏覽mormonnewsroom.org LDS.org等網站以對目前教會的議題、政策和聲明獲得最新的資訊;查看有名聲、週全和忠信的後期聖徒學者的作品,以確保你不會教導不真實、過時、異常或奇怪的事。

研究「過度聲稱」的學者們指出「過度聲稱的傾向可能會實際阻礙人們在他們自以為學識淵博的範疇內學習特別對那些自以為是專家的人而言。」

楊百翰大學學術副校長觀察到:「成為一個學科的專家是會令人飄飄然的,學生和同事把我們說的每句話都記在心上。不過,如果我們沒有對繼續學習作出鄭重的承諾,便會成為過度聲稱者,而沒有人會喜歡一個扮作通曉萬事的人。」12

我重複興格萊會長的警告:「我們不能過於小心。但我們一定要留意我們沒有偏離〔正軌〕。」13

除了成為終生學習者外,你必須在個人生活中做一些能讓聖靈在你裡面工作的事。這些事情包括每天作真誠的禱告、忠信地禁食、定時研讀和沉思經文和活著先知的話語、使安息日成為可喜樂的、謙卑地領受聖餐和一直記得救主、盡可能經常到聖殿崇拜,以及向那些有需要、貧窮和寂寞的人伸出援手—無論遠近。

我親愛的教師同工們,為了正確地實踐你的機會和責任,你必須要做你所教導的事!

勇敢地向你信賴的人尋求忠告和糾正——你的配偶、聖職領袖或上司。詢問他們你作為門徒可以改善的地方。這對於由教會神聖什一奉獻支持的全職員工尤其重要。你必須避免任何會令聖靈遠離的事。

此外,我建議你們不時與自己面談,重溫尼腓二書26:29–32阿爾瑪書5:14–30,和教義和聖約 121:33–46。這樣會幫助你認出我們每人也會面對的誘惑。如果你生活中有何事需要改變,就去解決和糾正它。

避免受引誘去質疑你同工的動機。反之,你該察看自己內心的深處,找出你的渴望和動機。唯有這樣做時,救主才能改變你的心,使你的渴望和動機與祂一致。

新興的世代需要知道、明白、接受和參與神的救恩計劃。了解這計劃會為他們帶來神聖的洞察力,使他們看清自己是神的兒子和女兒,為他們提供一個濾鏡去明白差不多每一項教會的教義、文化和政策。

身為今日教會教育機構的教師,你需要接受教導21 世紀的年輕人有關這個計劃的正確原則的機會和責任,包括在家庭文告裡說明由神所制定的婚姻以及家庭的角色。14

永恆婚姻和家庭的教義是神幸福計劃中重要的一部分。這包括我們自己在聖殿印證的家庭會成為在高榮國度中天父永恆家庭的一部分。由於這與衪的家庭和衪的靈體兒女有直接關係,因此創世紀教導我們「乃是照著他的形像造男造女」和衪指示父親亞當和母親夏娃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15

這說明幸福計劃是由家庭開始,亦已家庭結束。的確,在前生時我們就是天上父母的家庭的成員,這是家庭的開始。到最後,家庭的承諾和愛的關係不僅會繼續存在,而且會藉著繁衍後嗣而不斷增進。16

要連結這一切必要因素—神的計劃和我們永恆的命運,以及所有其他事情都得仰賴祂—就是我們的救主耶穌基督。衪的贖罪犧牲令萬事都可能,包括但不限於一個充滿愛、關懷和永恆的婚姻和家庭。

主教導我們,任何單獨的個人,不論多正義,都無法獲得天父要給衪兒女的一切。一位單身者只達到所需條件的一半,尚不能住在高榮國度的最高層。17

你的班員需要明白今生的目的是要透過獲得骨肉身體、運用選擇權和擔當以前只屬天上父母的角色—丈夫,妻子和父母,從而使我們變得更像神。

先知已向我們保證,所有配稱和依靠耶穌基督,但在今生未能與其伴侶印證,或未能生育的人,將會在來生得到這些機會。

教導我們的年輕人,主的教會永遠歡迎所有來崇拜、服務和一起成長的人,大家都是福音內的弟兄姊妹。提醒他們李海教導神對衪所有兒女的目的和希望可撮要如下:「亞當墜落,才能有世人;成了世人,才能有快樂。」18

天父希望我們接受衪對婚姻的定義和服從衪吩咐的第一條誡命去「生養眾多,遍滿地面」——不單是履行衪的計劃,也是在衪為衪的兒女設計的計劃中找到喜樂。

不只教會成員知道這個原則。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大衛‧布魯克斯觀察到:「人們被賦予最大的個人自由,為所欲為的時候,生活並不會過得更好。但是當他們被超越個人選擇的承諾,也就是被家庭、神、工作和國家的承諾所約束時,反而過得更好。」19

身為教會教育者,要幫助我們的年青人清晰地明白神的幸福計劃,以及這計劃能把真正的喜樂帶到衪的兒女身上。幫助他們知道、接受、參與和捍衛這個計劃。在我身為總會持有權柄人員40年的經驗裡,我對很多教會成員,不論老幼,搞不懂這個計劃是為了他們的永恆和神聖命運而設,感到憂心。

因此,我的教師同工們,我們要尋找和珍惜這些機會,去從教義和靈性上解釋為什麼我們相信對神偉大幸福計劃的知識可以解答我們大部分「為什麼」的問題。表達我們相信前生時我們是天上的父親和母親的靈體兒女,讓我們可以解釋創造這個地球的原因。今生其中一個必要的目的就是我們可以自己重溫那種家庭經驗,只是這次是以父母的身份而非孩子。珍惜你對為了我們永恆幸福而設的天父的計劃所包含的教義和目的的基本了解,並繼續教導它。

因此,讓我以金恩‧克拉克長老今晚上較早時所說的話來作結﹕你們是由神那裡來的教師,充滿信心、希望、謙卑和愛。20

我已與你們分享以下幾點:

  • 教導班員藉著研讀和信心來學習並結合單純的見證。教導他們要留在船上牢牢抓緊!

  • 教導班員要控制他們的流動裝置,更專注與聖靈連繫而不是與互聯網。

  • 以在耶穌基督的福音中找到與救恩計劃有關的真理來為班員「防疫」。

  • 精通福音主題文章的內容。

  • 記住「為什麼?」可能是一條帶領人了解福音的好問題。

  • 不要「過度聲稱」,也不要害怕說:「我不知道。」

  • 成為終身學習者。

  • 向你信任的人尋求忠告和糾正。

  • 考慮不時與自己進行個人面談,檢視你的靈性準備、勤奮和效率。

  • 教導幸福計劃是由家庭開始,亦已家庭結束。要時常記得救恩計劃。

  • 教導婚姻和家庭會帶來長久的快樂。

  • 記住,藉著結合研讀、信心和單純的見證去學習,會帶來真實和持久的歸信。

  • 更重要的是,對主耶穌基督贖罪的堅強信心,這對我們靈性的力量和成長是必要的。

現在,我親愛的教師同工們,願神祝福你們每一位。願你所背負的任何重擔都可得以減輕。,願你藉著得悉由於你的教導而感動過一個生命,在天父兒女的人生旅程上扶過他們一把,而使他們有天可再回祂的懷裡,從而找到喜樂和平安。我留下我的見證,我們擁有藉由先知約瑟‧斯密復興的圓滿且永恆的耶穌基督的福音。這圓滿的福音就在我們手中。我們定必要把這福音放進我們的思想和心中,並有力地去教導它。願神祝福我們每一位,這是我謙卑的祈求和祝福。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註:

  1. 總會持有權柄人員訓練會,1992年9月29日。

  2. 教義和聖約88:118

  3. Harold B. Lee, in Clyde J. Williams, ed. The Teachings of Harold B. Lee (1996), 331.

  4. Edward William Tullidge, The Women of Mormondom (1877), 412.

  5. F. Burton Howard, Marion G. Romney: His Life and Faith (1988), 63–64.

  6. 培道‧潘,「向教會的教友致敬」,1980年11月,聖徒之聲,第81–85頁。

  7. 見羅素‧培勒,「留在船上牢牢抓緊!」,2014年11月,利亞賀拿,第89–91頁。

  8. 雅各書 1:5

  9. 摩爾門經雅各書4:8;亦見教義和聖約101:32–34

  10. Brent W. Webb, “Quest for Perfection and Eternal Life”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annual university conference faculty session, Aug. 24, 2015), 10, speeches.byu.edu; see Stav Atir, Emily Rosenzweig, and David Dunning, “When Knowledge Knows No Bounds: Self-Perceived Expertise Predicts Claims of Impossible Knowledge,” Psychological Science, Aug. 2015, 1295–1303; doi: 10.1177/0956797615588195.

  11. 教義和聖約 101:32–34

  12. Brent W. Webb, “Quest for Perfection and Eternal Life,” 10, speeches.byu.edu.

  13. 總會持有權柄人員訓練會,1992年9月2日。

  14. 見「家庭:致全世界文告」,2010年11月 ,利阿賀拿,第129頁。

  15. 創世紀1:27–28

  16. 教義和聖約131:1–4132:19

  17. 哥林多前書11:11教義和聖約131:1–4

  18. 尼腓二書2:25

  19. David Brooks, “The Age of Possibility,” New York Times, Nov. 15, 2012, nytimes.com.

  20. 金恩‧克拉克,「由神那裡來的教師 」(與羅素‧培勒長老一夕談,2016年2月26日),broadcasts.ld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