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9
基督的教義
2012年4月


基督的教義

今日的教會和古代的教會一樣,無論要確立基督的教義或是更正教義上的錯誤,都是經由神聖啟示而行。

我們要向貝克姊妹、歐瑞姊妹、湯普森姊妹,以及慈助會理事會表達最深摯的謝意。

最近,我們看到社會大眾對耶穌基督後期教會的信仰越來越感興趣。這是我們樂見的事,因為,畢竟本教會最根本的目的,是在世界各地教導耶穌基督的福音和祂的教義(見馬太福音28:19–20教約112:28)。但是我們必須承認,從過去到現在,始終都有一些人對於我們的教義以及制定這些教義的方式感到困惑不解。這就是今天我想談的主題。

救主在全盛時期教導祂的教義,而祂的眾使徒在錯誤的傳統和世人的學說不斷攻擊之下,費盡千辛萬苦地將祂的教義保存下來。從新約中使徒書信所記載的許多事情可看出,在使徒傳教時期,叛教的情形就已經非常嚴重而普遍。1

接下來的世紀偶爾有幾道福音之光透射出來,到了19世紀,世上出現了復興的燦爛黎明,基督圓滿而完整的福音再次來到地面上。當父神和祂的愛子耶穌基督在「一道……比太陽的光還亮」(約瑟·斯密──歷史1:16)的光柱中造訪年輕的約瑟·斯密後,有關神聖的能力和權柄的啟示便如洪水般滔滔不絕地湧來,這榮耀的日子於是展開。

在這些啟示中,我們發現堪稱為耶穌基督教會核心教義的這項真理已經再度問世。耶穌親自解釋了這項教義,祂的話都記錄在摩爾門經:耶穌基督的另一部約書裡:

「這是我的教義,也是父賜給我的教義;我為父作證,父為我作證,而聖靈為父與我作證;我作證父命令各地所有的人悔改並相信我。

「凡相信我並受洗的必得救;他們就是承受神國的人。

「凡不相信我的人,不受洗的,必被定罪。

「……凡相信我的也必相信父,父必為我向他作證,因為祂必用火與聖靈眷顧他。……

「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這就是我的教義;凡建立在這上面的,就是建立在我的磐石上,地獄之門不能勝過他們」(尼腓三書11:32–35,39)。

這是我們的信息,是我們建立在其上的磐石,是教會其他一切事物的基礎。正如源自神的一切事物,這項教義純正、清晰且容易了解,甚至對兒童而言也是如此。我們以喜悅的心情邀請所有的人接受這項教義。

在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裡,「我們信神已經啟示的一切,及祂現在啟示的一切,我們也信祂仍要啟示許多有關神國度的偉大而重要的事」(信條1:9)。這就是說,雖然我們還有許多不知道的事情,但是我們所接受的真理和教義,無論是已經來到或是將來會繼續來到的,都是藉著神的啟示而來。在一些信仰團體中,神學家主張教會的階層要有平等的教導權柄,有關教義的事可以讓這些人提出不同的意見,互較高下。有些人憑藉的是中古時代的基督教大公會議及其教條。還有些人主要強調後使徒時代神學家的推理,或是研究聖經解釋學和聖經註解。我們重視能促使我們更加了解的學術研究成果,但是今日的教會和古代的教會一樣,無論要確立基督的教義或是更正教義上的錯誤,都是經由主賜予權柄的使徒們所獲得的神聖啟示而行。2

1954年,當時擔任總會會長團諮理的小路賓·克拉克會長說明如何在教會裡宣講教義,以及總會會長的首要職責為何。克拉克會長談到總會會長團和十二使徒定額組的成員時,說:「〔我們〕都應該記得,有些總會持有權柄人員受指派執行特別的召喚,他們擁有特別的恩賜;他們蒙支持為先知、先見和啟示者,這使他們獲得一種教導人們的特別屬靈恩賜。他們有權力、能力和權柄向人們宣告神的意念和旨意,這些權力、能力和權柄僅次於總會會長的全部能力和權柄。其他的總會持有權柄人員在教導方面則沒有獲得這種特別的屬靈恩賜和權柄,他們因此在這方面受到限制;他們教導的能力和權柄受到限制的情形,也適用於教會其他的職員和成員,因為他們都不具有先知、先見和啟示者的屬靈恩賜。此外,我剛才提到,總會會長在這方面有更多的特別屬靈恩賜,因為他是整個教會的先知、先見和啟示者。」3

救主如何向先知、先見和啟示者透露祂的旨意和教義呢?祂會透過使者或由祂本人親自採取行動;祂會用自己的聲音或透過聖靈的聲音來說話──聖靈與靈的溝通,可以透過言語來表達,或是透過感覺來傳達言語難以說明的事(見尼腓一書17:45教約9:8)。救主會個別地對祂的僕人說話,或對祂僕人所組成的議會說話(見尼腓三書27:1–8)。

我要引用新約的兩個故事。第一個故事是給教會領導人的啟示。在使徒行傳較前面的部分,我們發現基督的使徒依循耶穌傳道的模式,只傳福音信息給猶太人(見馬太福音15:24),但是現在,根據主的時間表,改變的時候到了。彼得當時在約帕,一連三次作了同一個夢。他看見「一塊大布,繫著四角」(使徒行傳10:11),裡面各式各樣的動物從天而降,而且受到命令要「宰了喫」(使徒行傳10:13)。彼得不願意,因為根據摩西律法,其中至少有一些動物是「不潔淨」的,彼得從未違反誡命去吃過這些動物。然而,彼得在夢中聽到有個聲音告訴他:「神所潔淨的,你不可當作俗物」(使徒行傳10:15)。

這個夢境的涵義因為後來很快發生的事件而顯得清楚明白。不久,羅馬百夫長哥尼流派遣的幾個人到了彼得的住處,請彼得去教導他們的主子。哥尼流聚集了人數眾多的親友,這些人都很期待聽到彼得的信息。彼得說:

「神已經指示我,無論甚麼人都不可看作俗而不潔淨的。……

「……我真看出神是不偏待人。

「原來,各國中那敬畏主、行義的人都為主所悅納」(使徒行傳10:28,34–35;亦見第17–24節)。

「彼得還說這話的時候,聖靈降在一切聽道的人身上。

「那些〔和彼得同來的〕信徒,見聖靈的恩賜也澆在外邦人身上,就都希奇;

「……於是彼得說:

「『這些人既受了聖靈,與我們一樣,誰能禁止用水給他們施洗呢?』」(使徒行傳10:44–45,47)。

藉著這次經驗和賜給彼得的啟示,主修改了教會的這項作法,並且賜下了啟示,讓門徒更完整地了解教義。而福音傳播的範圍也擴大到遍及全人類。

在使徒行傳較後面的部分,我們發現一個和這個事件有點關連的另一個事件,說明如何在議會中獲得有關教義的啟示。當時眾人之中起了這樣的爭論:根據摩西律法所必須接受的割禮,是否應該當作一項福音誡命,在基督的教會裡實行(見使徒行傳15:1,5)。「使徒和長老聚會商議這事」(使徒行傳15:6)。我們所有關於這會議的記載當然並不完整,不過我們得知,「辯論已經多了」(使徒行傳15:7)之後,彼得這位資深使徒站起來,宣告聖靈向他證實的事情。他提醒議會,當福音開始在哥尼流家中向未行割禮的外邦人宣講時,他們也和行割禮的猶太歸信者一樣接受聖靈。他說,神「藉著信潔淨了他們的心,並不分他們我們。

「現在為甚麼試探神,要把我們祖宗和我們所不能負的軛放在門徒的頸項上呢?

「我們得救乃是因主耶穌的恩,和他們一樣,這是我們所信的」(使徒行傳15:9–11;亦見第8節)。

保羅、巴拿巴,也可能還有其他人紛紛表示支持彼得的說法之後,雅各提議要發函,向教會全體成員告知這項決定,議會成員們都「同心定意」(使徒行傳15:25;亦見第12–23節),團結合一。使徒們在信中宣布這項決定,說:「因為聖靈和我們定意」(使徒行傳15:28),換言之,這項決定是神透過聖靈所賜的啟示。

耶穌基督復興的教會在今日也遵循同樣的模式。總會會長可以根據他接受到的啟示來宣布或闡述教義(例見教約第138篇)。教義上的詮釋也可以透過總會會長團和十二使徒定額組所組成的共同議會提出(例見正式宣言二)。議會在進行討論時,往往會考量標準經典的內容、教會領袖的教導,以及過去的作法。不過最後,就像新約時代的教會一樣,他們的目標不僅僅要在議會成員之間達成一致同意,也要得到來自神的啟示。這樣的過程,是同時運用理性和信心來獲得主的意念和旨意。4

同時,大家要記得,無論過去或現在,教會領袖作的聲明不一定都等於教義。教會中普遍的認知是,一位領袖針對某件事所作的談話,通常是他經過深思熟慮後所說出的個人意見,不代表教會的官方立場,對教會全體成員也不具有約束力。先知約瑟·斯密曾教導:「先知唯有在履行其職責時,才具有先知的身分。」5我先前引述過克拉克會長的話,他曾表示:

「在我小時候,我父親告訴我的一個小故事可以說明這點。我不曉得當時是藉著什麼權柄,但這故事說明了這點。父親的故事中提到,當大家因為〔詹斯頓〕軍隊的到來而情緒激動之際,百翰弟兄在某一天上午的聚會中慷慨激昂地談到即將來到的軍隊,並表示試圖要與他們對抗,將他們趕回去。他在當天下午的聚會中再度起身,說自己在上午已經說過話了,但是現在由主對大家說話了。然後他發表了一篇演講,演講的信息和當天上午的演講完全相反。……

「……教會能藉著聖靈賜給全體成員的見證得知,總會弟兄們所提出的看法是否『按照聖靈的感動』;最後,這項知識必將顯示出來。」6

先知約瑟·斯密說了以下這句很重要的話來證實救主是我們一切教義的核心:「我們宗教的基本原則是使徒和先知對耶穌基督的見證,見證祂死亡、被埋葬,第三天復活,而後升天;有關我們宗教所有其他的事都只是這見證的附屬部分。」7約瑟·斯密對耶穌的見證是,祂活著,「因為〔他〕看見耶穌在神的右邊,也聽到有聲音作見證說,祂是父的獨生子」(教約76:23;亦見第22節)。我呼籲所有聽到或讀到這項信息的人都能藉由祈禱和研讀經文,尋求對耶穌基督的神聖品格、對其贖罪和復活有著相同的見證。藉著悔改、受洗和接受聖靈的恩賜來接受這項教義,然後在一生中遵守耶穌基督福音的律法和聖約。

復活節的慶祝活動即將來臨,我要作我個人的見證。拿撒勒的耶穌從古至今都是神的兒子,是古代所預言的那位彌賽亞。祂是基督,祂在客西馬尼園受苦,死在十字架上並被埋葬,並且確實在第三天再度起來。祂是復活的主,我們所有的人都將透過祂而復活,也將藉著祂,而在祂天上的國度中獲得救贖和超升。被帶到天上的這同一位耶穌將再來臨,以相同的方式在世上統治(見使徒行傳1:11)。這是我們的教義,證實所有先前已說過,並為了我們這世代而重申的對耶穌基督的證言。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註:

  1. 見尼爾·麥士維,「自太初起」,1994年1月,聖徒之聲,第19–22頁: 「雅各譴責教會『中間的爭戰鬥毆』(聖經雅各書4:1)。保羅哀嘆在教會中有『分門別類』的情形,而且『凶暴的豺狼』不愛惜『羊群』(哥林多前書11:18使徒行傳20:29–31)。他知道叛教將來到,於是寫信給帖撒羅尼迦人,說在耶穌第二次來臨以前,『必有離道反教的事』;並進一步表示,『不法的隱意已經發動』(帖撒羅尼迦後書2:3,7)。 「最後保羅提到叛離蔓延,說:『凡在亞細亞的人都離棄我』(提摩太後書)。…… 「淫亂和崇拜偶像的氾濫情形引起了使徒的警覺(見哥林多前書5:9以弗所書5:3猶大書1:7)。約翰和保羅兩人哀痛假使徒的興起(見哥林多後書11:13啟示錄2:2)。教會顯然四面楚歌。有些人不但叛離,還公然反抗教會。有一次保羅獨自一人悲嘆說:『所有人都離棄我』(提摩太後書4:16)。他也斥責那些『敗壞全家』的人(提多書1:11)。 「有些地方的領袖反叛了,就像那個好為首並拒絕接待弟兄的人一樣(見約翰三書1:9–10)。 「難怪百翰·楊會長說:『有人說聖職從教會中被取走了,但並非如此,而是教會遠離了聖職 (in Journal of Discourses, 12:69)。」 在這段期間,如麥士維長老所說的:「推理是希臘哲學的傳統特色。推理當道,進而取代對啟示的仰賴,這或許是熱心的基督徒急於把這信仰帶進當時的文化主流所造成的結果。…… 「……我們〔也〕要擔心的是,把由啟示而來的神學教義拿來順應時尚」(1994年1月,聖徒之聲,第19–22頁)。

  2. 眾使徒和先知,諸如約瑟·斯密,都宣告神的話,但除此之外,我們相信一般的男女,甚至兒童都可以從祈禱的回答和研讀經文而來的神聖啟示中學習,並藉此獲得指引。和古代的使徒時代一樣,耶穌基督教會的成員都已獲得聖靈的恩賜,這能使他們持續與天父溝通,或者換句話說,這能使他們獲得個人啟示(見使徒行傳2:37–38)。藉此方式,教會成為由忠誠、靈性成熟之人所組成的團體,這些人的信心並非盲從,而是根據親身經驗而來──經由聖靈而知道並且獲得證實。這不是說每位成員都能代表教會發言,或都能為其教義作解釋,而是每位成員都能獲得神的指引來因應自己生活中的各種挑戰和機會。

  3. J. Reuben Clark Jr., “When Leaders’ Words Entitled to Claim of Scripture?” Church News, July 31, 1954, 9–10;亦見教義和聖約28:1–2,6–7,11–13

  4. 議會參與者的必要準備和條件是「正義、聖潔,心中謙卑、溫順、恆久忍耐、信心、美德、知識、節制、忍耐、神性、手足親情和仁愛; 「因為那應許是,他們若充滿這幾樣,他們在對主的認識上,就不會不結果子」(教義和聖約107:30–31)。

  5. Joseph Smith, in History of the Church, 5:265.

  6. J. Reuben Clark Jr., “Church Leaders’ Words,”10. 關於父親告訴他的關於百翰·楊的故事,克拉克會長繼續寫道: 「我不知道這以前是否發生過,不過我要說這說明了一項原則,那就是即便是總會會長本人在對群眾演說時,也未必總是『受聖靈感動』。繼任的總會會長及群眾本身感覺宣布者在宣布有關(通常是具有高度推測性質的)教義的事情時未『受聖靈感動』,這樣的事以前發生過。 「教會成員要如何能知道這些弟兄針對具有高度推測性質的原則和教義的大膽教導,何時符合律法的條件,宣布者算是『受聖靈感動』?教會能藉著聖靈賜給全體成員的見證得知,總會弟兄們所提出的看法是否『按照聖靈的感動』;最後,這項知識必將顯示出來。」( “Church Leaders’ Words,” 10)。

  7. 總會會長的教訓:約瑟·斯密(2007),第4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