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會會長的教訓
第19章:在人生的風暴裡堅定不移


第19章

在人生的風暴裡堅定不移

「神的聖徒啊,要堅定不移,再持守一陣子,人生的風暴就會過去,神必酬賞你們這些祂的僕人。」

約瑟·斯密的生平

在1832年3月24日晚上,約瑟·斯密熬夜照顧得了麻疹、11個月大的兒子約瑟。此時斯密一家住在俄亥俄州海蘭的約翰·詹森家裡。最後先知在一張附輪的矮床上睡著了,此時一群爲數十多人的酒醉暴徒闖進屋裡。先知後來描述那恐怖的一夜所發生的事:

「暴徒撞開大門,一下子就將床團團圍住,……在我搞清楚發生什麼事時,已被一位憤怒的暴徒拖出了大門。我奮力掙扎想掙脫束縛,卻只鬆脫了一隻腳,我用那隻腳踢了其中一人,使他跌在門口階梯上。我馬上又被制服,他們咒罵著說……如果我不安分點就要把我殺了,於是我便靜下來。……

「他們接著勒住我的喉嚨直到我昏過去。醒來後,他們押著我往外走,到了離房子約150公尺的地方,我看到雷格登長老平躺在地;他們拉著他的腳踝,把他拖到那裡。我以爲他死了。我開始懇求他們說:『手下留情,饒我一命吧。』他們回答說:『……求你的神救你吧,我們是不會手下留情的。』」

暴徒經過一番討論,「決定放我一條生路。」先知描述說:「但是他們還是把我痛打一頓,撕破我的衣褲,把我赤身留在那裡。……他們跑回去,拿了一桶焦油,其中一人口出穢言並說:『用焦油封住他的嘴;』他們企圖把焦油灌進我的嘴巴,我把頭扭過去,他們因而無法得逞;他們喊道:『……抬起頭來,我們給你喝點焦油。』然後他們企圖把一個小玻璃瓶塞進我嘴巴,結果被我的牙齒弄破。我的衣服都被撕掉,只剩下衣領;有個人壓住我,像瘋貓似的用指甲抓我。……

「後來他們離我而去,我試著爬起來,但又倒了下去;我把口中的焦油清開,使呼吸順暢一點。過了一會兒,我開始恢復一點力氣,便爬起來,同時看到兩個光點。我走向其中一個光點,發現是詹森老爹的家。我走到門口……滿身的焦油看起來像是斑斑血跡,內人看到我時以爲我受了重傷,便昏厥過去。……

「朋友一整晚幫我刮除焦油,把我的身體清理乾淨,好讓隔天早上能再穿上衣服。』

經歷這次的磨難,先知依然忠信不移地善盡他對主的職責。第二天是安息日。先知回憶道:「大家按平常的聚會時間聚在一起崇拜,那些暴徒也在場。……我混身是傷,卻如往常般對會眾講道,並在當天下午爲三個人施洗。」1先知和愛瑪的兒子約瑟在暴徒攻擊事件的五天後,因患麻疹加上那晚受了風寒而去世。

第四任總會會長惠福·伍說:「主告訴約瑟祂會試煉他,看他是否到死都遵守祂的聖約。祂確實試煉了他,儘管全世界都與〔約瑟〕爲敵,虛情假意的朋友環伺;儘管他的一生充滿紛擾、不安和焦慮,不過在經歷所有這些痛苦折磨、牢獄之災、暴徒攻擊及凌虐時,他對神始終眞誠不渝。」2

約瑟·斯密先知的教訓

跟隨耶穌基督的人會受到試煉,以證明自己對神忠信。

「除了在耶和華的臂膀中,沒有安全可言。除了耶和華,無人能拯救;除非能證明自己會在極度困難中忠於祂,否則得不到祂的拯救。要用羔羊的血把衣裳洗滌潔淨,就必須在大患難中〔見啓示錄7:13-14〕,甚至是最大的苦難中,忠信持守。」3

「全人類的命運都操在公正之神手中,祂不會偏待任何人;此事是可以確定的:凡在耶穌基督裡虔敬度日的都要受逼迫〔見提摩太後書3:12〕;按啓示者約翰所言,他們在用羔羊的血把衣裳洗滌潔淨之前,勢必經歷大患難〔見啓示錄7:13-14〕。」4

「世人必須受苦才能來到錫安山,並高升於諸天之上。」5

1838-1839年冬天,約瑟·斯密被監禁在利伯地監獄遭受極大的痛苦時寫信給教友:「親愛的弟兄,我們對你們說,由於神曾說過祂要有一個經得起試煉的民族,祂必熬煉他們像金子一樣〔見瑪拉基書3:3〕,現在我們認爲這次祂已選擇了祂自己的煉爐,我們在其中被試煉;我們認爲如果我們能安然熬過這試煉,並守住所信的道,這將成爲對這世代的徵兆,完全足以使他們沒有任何藉口;我們也認爲,這個對我們信心的考驗與亞伯拉罕所受的不相上下,使古代的人在審判日無法向我們誇示他們曾蒙召喚經歷更大的苦難,也使我們能在接受審判時能配與他們平起平坐。」6

「試煉帶給我們了解古人心思的必要知識。對我而言,我想如果我沒有受到欺凌,就不會有現今的認知。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見羅馬書8:28〕。」7

第三任總會會長約翰·泰來説:「我聽到約瑟先知有次對十二使徒說:『你們要經歷各種考驗。你們必須和亞伯拉罕及其他屬神的人一樣面對考驗,(他說)神會考驗你,祂會抓著你,試煉你的每個心弦,承受不了的人就不適合繼承神的高榮國度。」……約瑟·斯密自從接受眞理後,就沒有過過幾個月太平的日子,最後終於在卡太基監獄遇害。』8

神會支持並祝福那些在考驗中信賴祂的人。

「福音的力量讓我們可以耐心忍受並承擔從四面八方而來的苦難。……迫害越嚴重,神給祂教會的恩賜就越大。是的,萬事都互相效力,叫願意爲基督捨身的人得益處。」9

「我只對賜我生命的神懷有希望和信心,祂具有一切的力量,祂現在就在我面前,我的心一直毫無遮掩地呈現在祂眼前。祂是我的安慰者,絕不會遺棄我。」10

「我知道我所信賴的是誰;我站在磐石上;大水不能也不會沖倒我。」11

先知從利伯地監獄獲釋後,談到以下的經驗:「感謝神,我們獲救了。雖然我們一些親愛的弟兄必須以血印證他們的見證,爲眞理殉教而死——

「他們的痛苦雖難熬卻短暫,

他們的喜樂永無盡期。

「我們不要像『那些沒有指望的人』〔帖撒羅尼迦前書4:13〕一樣悲傷;我們與他們重逢、和他們一同喜樂、不再畏懼惡人的時候很快就要來到。是的,祂要帶著那些在基督裡睡著的人來接受聖徒的榮耀、接受信徒的崇敬,然後在祂的敵人和所有不服從福音的人身上施行報復。

「那時寡婦和孤兒的心要得安慰,臉上每一滴淚水都要被抹去。他們經歷的考驗要互相效力,使他們得益處,並預備他們與那些在大患難中持守並在羔羊的血中洗淨衣裳的人聚在一起。〔見羅馬書8:28啓示錄7:13-14,17〕」12

先知在1842年9月1日寫了以下致聖徒的書信,後來記錄在教義和聖約127:2「至於我被召喚去通過的危險,在我看來不過是件小事,因爲在我一生當中,世人的嫉妒與憤怒是常有的事;其原因非常奧妙,除非是我在世界奠基以前就爲了某些好的或壞的目的,隨你們選擇去稱呼它,而被按立。你們自己判斷吧。無論是好是壞,神知道這一切事情。不過,我已慣於在深水中游泳。對我而言,這一切已成爲我的第二天性;我覺得像保羅一樣,以患難爲喜樂;因爲到今日爲止,我祖先的神已救我脫離這一切,今後仍必救我;看啊,看,我必勝過我的一切仇敵,因爲主神已這樣說了。」13

忠信的人在苦難中不埋怨,卻感謝神的仁慈。

1833年12月5日先知寫信給在密蘇里州帶領受迫害的聖徒的教會領袖:「記住不要抱怨神對祂所造之物的作爲。你們尙未被置於像古代先知及使徒那樣的困難處境。想想但以理、三位希伯來的子弟〔沙得拉、米煞和亞伯尼歌〕、耶利米、保羅和司提反,還有許多其他的人,多得不可計數,他們被石頭打死,被鋸鋸死,受試探,被刀殺,披著綿羊山羊的皮四處漂泊,受窮乏、患難、苦害,他們都是這個世界不配有的人。他們在沙漠和群山間流浪,在獸穴及地洞中躲藏;然而都因信得了美好的證據〔見希伯來書11:37-39〕;他們處在所有的苦難中,卻仍舊喜樂,因爲他們以配爲基督受迫害而稱幸。

「在錫安獲拯救並建立前,我們不知道將被召喚經歷些什麼;因此,我們極需在生活上與神接近,並要一直嚴格服從祂所有的誡命,使我們有一顆無愧於神和人的良心。……

「……我們信賴神,而且意志堅決,祂的恩典幫助我們維護那偉業,並堅持忠信到底,使我們得被冠上高榮榮耀的冠冕,並進入爲神的兒女所準備的安息。」14

五天後,先知寫信給密蘇里的教會領袖和聖徒:「讓我們爲了安然無恙而感謝,我們仍然活著,或許神已在這世代,爲我們預備上好恩典,並允准我們仍能榮耀祂的名。我很感謝不再有人否認這信仰;我奉耶穌的名祈求神使你們都能保持信心到底。」15

先知在1836年1月1日的日記中寫道:「這是新一年的開始,我的心充滿對神的感謝,感謝祂在一年過去後,仍保全我的性命,也保全我家人的性命。我們在邪惡倔強的世代中,即使面對人生必經的痛苦、試探和悲傷,仍得到支持和保護;爲此我覺得要在主面前,以塵土和爐灰般低微的心謙卑自己。」16

1837年6月先知病癒後,談到康復的事時説:「好幾次我突然從完全健康的情況瀕臨死亡,然後又突然痊癒,這次就是這樣的例子;爲此我的心洋溢著對天父的感謝,想重新奉獻自己和所有的力量事奉祂。」17

對神的力量、智慧和愛有信心,有助我們在考驗中避免沮喪。

「所有可能妨礙我們的困難都必須克服。雖然靈魂受考驗,心情沮喪,雙手下垂,但我們決不退縮;我們必須有剛毅的品格。」18

「因爲聖徒對神的力量、智慧和愛心有信心,因此能夠度過最困難的情況而向前邁進。經常在世人看來只有死亡一途、〔似乎〕劫數難逃時,神的力量開始展現,祂的榮耀得以彰顯,拯救也隨著到來;然後聖徒就像離開埃及地、通過紅海的以色列兒女般,高歌頌揚祂的名。」19

「我知道終有撥雲見日的一天,撒但即使用盡一切邪惡伎倆,他的國度必會毀滅;聖徒會像在火中煉過七次的金子,透過苦難和試探而成爲完全,天上及地上所有的祝福都會加倍臨到他們頭上;願神因基督的緣故如此祝福我們。」20

「神的聖徒啊,要堅定不移,再持守一陣子,人生的風暴就會過去,神必酬賞你們這些祂的僕人,祂必適切地感謝你們爲基督及福音的緣故所受的一切勞苦和憂傷。你們的名將傳到後代,你們必被稱爲神的聖徒。」21

喬治·斯密曾任百翰·楊會長的副會長,他有次遭逢重大困難時,得到約瑟·斯密先知如下的忠告:「他告訴我不論處境多險惡,決不可洩氣。即使我掉進新斯科夏最深的洞裡,即使整個洛磯山脈壓在我身上,我都不應洩氣,卻要堅持下去,運用信心,鼓足勇氣,最後必衝破難關。」22

就在先知殉教前幾天,那時他和聖徒都知道他命在旦夕,約瑟拉住亞伯拉罕·賀奇的手説:「現在,賀奇弟兄,該來的就讓它來吧;不要否定信仰,一切都會很好的。」23

研讀與教導的建議

閱讀本章或準備教課時,不妨思考下列要點。如需其他建議,見第ⅶ-ⅹⅱ頁。

  • 複習第227-229頁的記述。你認爲約瑟·斯密先知爲何能忍受所經歷的考驗?想像他「混身是傷」在教導會眾的情景,你有什麼想法或感受?

  • 閱讀第230頁第三段。你認爲承受苦難如何幫助我們預備超升?(例見第230-231頁)你從自己的考驗中學到了哪些事情?

  • 在本章中約瑟·斯密三次向我們保證:「〔我們〕經歷的考驗會互相效力,使〔我們〕得益處」(第232頁;亦見第231頁)。你如何體會出其中的道理?

  • 閱讀第231頁第三和第四段。關於在考驗中得到主安慰,你有哪些經驗可與大家分享?對你而言,「站在磐石上」是指什麼意思?

  • 約瑟·斯密勸告聖徒不要埋怨或責怪神在我們身上的作爲(第232-233頁)。埋怨會對我們產生哪些影響?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態度面對考驗?(例見第232-235頁)

  • 面對困難時有「剛毅的品格」是什麼意思?(第234頁)

  • 閱讀先知給喬治·斯密的忠告(第235頁)。這忠告在你面對考驗時會有什麼幫助?

相關經文:詩篇55:22約翰福音16:33阿爾瑪書36:3希拉曼書5:12教約58:2-490:24122:5-9

註:

  1. History of the Church, 1:261-64; italics deleted; from “History of the Church” (manuscript), book A-1, pp. 205-8, Church Archives, The Church of Jesus Christ of Latter-day Saints, Salt Lake City, Utah.

  2. Wilford Woodruff, Deseret News: Semi-Weekly, Oct. 18, 1881, p. 1; punctuation and capitalization modernized.

  3. 約瑟·斯密給威廉·斐普和其他人的信,1833年8月18日,俄亥俄州嘉德蘭;Joseph Smith, Collection, Church Archives.

  4. History of the Church, 1:449;摘自約瑟·斯密給愛德華·裴垂治和其他人的信,1833年12月5日,俄亥俄州嘉德蘭。

  5. History of the Church, 5:556;摘自約瑟·斯密於1843年8月27日在伊利諾州納府的講道;惠福·伍和威廉·克雷頓報導。

  6. History of the Church, 3:294;摘自約瑟·斯密及其他人給愛德華·斐垂治及教友的信,1839年3月20日;密蘇里州利伯地,利伯地監獄。

  7. History of the Church, 3:286;摘自約瑟·斯密給裴仙蒂·布愛爾的信,1839年3月15日,密蘇里州利伯地,利伯地監獄;布愛爾姊妹的姓,Buell,在教會史中誤植爲Bull

  8. John Taylor, Deseret News: Semi-Weekly, Aug. 21, 1883, p. 1.

  9. 約瑟·斯密給威廉·斐普和其他人的信,1833年8月18日,俄亥俄州嘉德蘭;Joseph Smith, Collection, Church Archives.

  10. 約瑟·斯密給威廉·斐普的信,1832年7月31日,俄亥俄州海蘭;Joseph Smith, Collection, Church Archives.

  11. History of the Church, 2:343;摘自約瑟·斯密給威廉·斯密的信,1835年12月18日,俄亥俄州嘉德蘭。

  12. History of the Church, 3:330–31;摘自「小約瑟·斯密的私人日記節選」,時代與季節,1839年11月,第8頁。

  13. 教義和聖約127:2;摘自約瑟·斯密給聖徒的信,1842年9月1日,伊利諾州納府。

  14. History of the Church, 1:450;摘自約瑟·斯密給愛德華·裴垂治和其他人的信,1833年12月5日,俄亥俄州嘉德蘭。

  15. History of the Church, 1:455;分段改變;摘自約瑟·斯密給愛德華·裴垂治和其他人的信,1833年12月10日,俄亥俄州嘉德蘭。

  16. History of the Church, 2:352;摘自約瑟·斯密的日記,1836年1月1日,俄亥俄州嘉德蘭。

  17. History of the Church, 2:493from “History of the Church” (manuscript), book B-1, pp. 762-63, Church Archives.

  18. History of the Church, 4:570;摘自約瑟·斯密於1842年3月30日在伊利諾州納府的講道;伊莉莎·舒報導。

  19. History of the Church, 4:185;摘自約瑟·斯密和總會會長團副會長給聖徒的信,1840年9月,伊利諾州納府,刊載於1840年10月的時代與季節,第178頁。

  20. History of the Church, 2:353;摘自約瑟·斯密的日記,1836年1月1日,俄亥俄州嘉德蘭。

  21. History of the Church, 4:337;摘自約瑟·斯密和總會會長團副會長的報導,1841年4月7日,伊利諾州納府,刊載於1841年4月15日的時代與季節,第385頁。

  22. George A. Smith, “History of George Albert Smith by Himself,” p. 49, George Albert Smith, Papers, 1834-75, Church Archives.

  23. History of the Church, 6:546punctuation modernized; from “History of the Church” (manuscript), book F-1, p. 147, Church Archives.